喜多嫂:產前抑鬱?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這幾個方法也許能幫助到你
在生活中或網絡上,大家可能時常會看到一些關於產後抑鬱的消息,無一例外的是,這些事件的結局都不怎麼好。
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前在某網站上看到的一個帖子,結局令人毛骨悚然。大概內容是一個寶媽訴說自己的產後生活,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冷落。在生了寶寶後,老公的妹妹就搬過來一起住,但讓人氣憤的是,妹妹和老公親密無間,吃飯要自己的老公喂,甚至旁若無人地摟摟抱抱,一起睡覺……
帖子的最後是她拿著刀走向了正在熟睡中的「妹妹」,這個帖子發出後,下面的評論多不勝數,罵聲一片,有勸她離婚的、有讓她報警的。但最讓人深思的,卻是:你有沒有想過,你所謂的老公的妹妹,實際上有可能是你的女兒。
在生產過後,有很多的媽媽會在不知不覺中患上產後抑鬱症而不自知。產後抑鬱症對於產婦以及家庭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要及早預防和治療。其實,除了產後抑鬱症,孕媽咪也有可能患上產前抑鬱症。
產前抑鬱症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的孕期心理疾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孕婦無法控制自己的煩悶情緒,常發生於6-10周或開始為分娩作準備的孕媽媽。
有調查顯示,有98%的女性在產前會有一些症候群出現,這些症候群大多是消極的。如果你在孕前有這些症狀,那一定要小心了。
1、對所有事情提不起興趣,認為所有東西都沒有樂趣,也很難集中精力;
2、孕婦很情緒化,極端易怒試或是煩躁,但是更多時候是莫名其妙的哭泣;
3、睡眠困難或是睡眠過多,而且過度或是從不間斷的疲勞;
4、暴飲暴食或是不想進食,總是覺得生活沒有希望,總是很沮喪,情緒的起落來得很快。
產前抑鬱不管是對孕婦自己,還是正在孕育中的胎兒,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產前抑鬱症可導致孕媽媽情緒波動激烈,進而通過血液循環、激素影響等將這種惡劣的情緒進一步傳遞給尚未足月的寶寶,這容易給寶寶後天的智力和情商發育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導致寶寶智力發育落後,不愛主動溝通交流、不和群,免疫力低易生病等;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過分恐懼、憂慮的緊張因素影響下,容易引起循環系統功能紊亂,導致胎盤早期剝離、兔唇等不良後果。
孕媽媽如果擔心自己患上或者已經患上產前抑鬱症,可以通過這些方法預防或者治療。
1、開誠布公
孕婦在孕期應將自己的任何想法、憂慮、恐懼都跟自己的丈夫亦或是家人交流出來,這樣才不會壓抑在自己的心裡。
2、保持輕鬆
孕婦在孕期可以嘗試著各種方法來讓自己達到放鬆的狀態,比如看看書、散散步、養養花等等,對於產後要準備的事情可以讓丈夫幫忙即可。
3、配合治療
對於不能自行調解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解決產前抑鬱的問題。
另外,孕媽媽還可以多聽些音樂以調節心情,許多古典鋼琴曲在舒緩情緒的同時,還具有胎教的功效。經常聆聽不僅可促進胎寶寶的右腦發育,對調節孕婦情緒、改善睡眠、減輕妊娠反應、預防產前抑鬱症的效果都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