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北京未來設計園共享辦公大廳,工業機器人現場展示數字建造技術,列印異型模板。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銅牛廠老工業大院內初步呈現出歷史與現代並存、設計與科技交織的活力場景,成為新興網紅打卡地。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本報記者 趙語涵 趙瑩瑩
昨天下午,張家灣設計小鎮一片喜慶,創新中心和北京未來設計園一期雙雙舉辦開園儀式,將分別吸引科技創新企業和國際設計與文創類企業聚集,打造城市副中心的「高精尖」產業新高地。
創新中心入駐企業現場「炫技」
建築垃圾「變廢為寶」成為迅速滲水的海綿生態磚,機械臂靈活擺動成為生產線上的一把好手,能夠識別乘客體溫、分析車廂擁擠度等情況的地鐵AI「監督員」……未來,更多這樣的酷炫新科技將在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誕生。
創新中心開園儀式上,首批入駐企業代表接過了象徵入駐的鑰匙。這裡已經吸引106家城市科技和創新設計企業落戶,其中2020年新註冊73家,首批入駐辦公企業10家,主要集中在5G研發、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創新設計等領域。「先期具備辦公條件的兩棟樓宇將於明年5月前滿額入駐。後續隨著其他樓宇投用,企業將陸續入駐。」創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設計小鎮創新中心是中關村管委會和城市副中心聯合打造的首個創新設計和城市科技特色產業園,因此,不少優質企業是從中關村吸納而來。昨天,部分入駐企業代表在現場搭起展示臺,各自展示創新「絕活兒」。「您看,這是咱們傳統的室外地磚,水倒上去一下就流走了。但如果倒在我們研發的海綿生態磚上,水會被瞬間吸收。」來自北京新城綠源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一邊介紹,一邊演示起來。生態磚不僅具備超強滲水性,還是建築垃圾再生產品,體現了綠色循環的理念。
城市副中心設計小鎮位於張家灣工業區,毗鄰城市綠心和環球主題公園,是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而創新中心則位於設計小鎮西北部,項目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約24萬平方米,包括26棟辦公及配套樓宇。截至11月底,創新中心註冊企業已累計實現稅收近2800萬元。
銅牛老廠房變活力設計「家園」
距離創新中心不遠處,昔日的銅牛老廠房正式變身為活力設計「家園」。昨天,北京未來設計園區一期正式開園,未來設計院、北京城市建築設計與科技聯盟、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室、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和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智能建築與建造聯合實驗室、北京城市學院數字建造實踐平臺、中央美術學院就業創業孵化中心7家機構揭牌,成為首批入駐機構。
大跨度的空間內,簡潔的裝修、透亮的玻璃、成排的綠植,一切都是現代化辦公空間該有的模樣,只有仔細觀察頭頂的鋼梁和立柱,以及門前的大煙囪,才能看到工業歷史的痕跡。
這裡,曾是北京銅牛廠的老廠區,中國紡織業昔日的一塊「金字招牌」。織、染、印、縫、繡……曾經,上百臺機器在敞亮的廠區內轉動,一件件精工細作的成品內衣從這裡誕生。開園儀式上,老式的織布機還被擺了出來,讓第一次來這裡的人了解它的過去。
2013年,伴隨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北京銅牛主動轉型,將產業鏈上的製衣環節外遷,北京只保留研發總部、訂製中心等部門。空置下來的舊廠房幹什麼?2020年,張家灣設計小鎮啟動區綜合規劃實施方案完成,昔日銅牛廠確定升級為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其中,一期改造建築面積約1.3萬平方米,包括原成衣車間、食堂、辦公樓。
「共享辦公大廳就是原成衣車間,所有鋼結構都是舊材料,只是在局部做了加固。車間穹頂兩側還特別設計了兩個『牛角』,以紀念老『銅牛』的歷史。」施工方負責人孫博介紹,不搞大拆大建,尊重現狀園區規劃格局、建築空間和工業建築特徵,對老廠房進行保護性利舊,是改造全程都遵循的核心理念。
「張家灣鎮是千年漕運古鎮,要堅持古今交融,突出設計特色,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打造一流的特色小鎮。」這是北京市對張家灣鎮規劃建設的要求。
自規劃伊始,張家灣設計小鎮就堅持「承接副中心控規,打造國際設計與文創產業聚集區」的規劃原則,構建「雙軸引領、一核驅動、聯動拓展」的空間結構,並採用「毯式街區」的老工業更新模式,把公共空間像毯子一樣打開,實現建築室內空間與城市開敞空間的有機融合。
北京建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全勝介紹,北京未來設計園區將主要聚焦設計產業前端研發與創新,融合創研工作室、大師工作室、設計博物館、設計交流與展示中心等功能。
「高精尖」企業入駐有落戶獎勵
設計小鎮園區硬體投用的同時,軟體政策也在配套跟上。在昨天的開園儀式上,通州區政府還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張家灣設計小鎮設計與城市科技產業發展若干措施》。辦法從入駐獎勵、辦公用房、企業影響力、配套服務、人才服務等方面為入駐企業提供政策支持。
其中,新遷入的全球工程設計公司150強、世界建築設計公司100強、中國工程設計60強企業,一次性可給予30萬元落戶獎勵。新遷入的知名設計機構(公司)分支機構、知名設計大師工作室,也會獲得不同額度的入駐獎勵。對新遷入設計小鎮且在轄區內租用商業用房的連鎖服務企業,給予房租獎勵。對新開辦的實體書店,也會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不僅如此,符合設計小鎮功能定位的100家重點企業可獲得租金獎勵、裝修獎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獲得三年累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租金獎勵和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一次性裝修辦公用房獎勵。《措施》還對「高精尖缺」外籍人才設立了便利措施和「綠色通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