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水母網11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攝影報導)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韓國詩人許筠筆下的詩詞,正是如今中韓兩國友誼的寫照,也是當下中韓(煙臺)產業園孕育生機、繁榮共生的美好願景。
設「服務專班」定「返崗包車」
扶持政策引韓資企業「點讚」
煙臺世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中韓(煙臺)產業園高新區片區山東國際生物科技園裡的代表韓資企業,致力於呼吸治療儀等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和銷售,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自主研發的代表性產品「HFT100高流量呼吸溼化治療儀」在國內各大醫院廣泛應用,在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2019年3月入駐,在產業園區的大力扶持和精心服務下,公司取得了快速發展,到目前公司銷售規模增長了5倍。」公司總經理高根錫說。
同樣為優質服務叫好的還有高新區韓資龍頭企業——艾多美中國總部公司。「目前艾多美項目二期工程主體建設已經全部完工,計劃於今年年底投入使用。公司已經帶領下遊供應商韓國科瑪和得皓齒、麥納提等三家公司一同來高新區發展,未來艾多美將藉助國際招商產業和中韓產業園建設契機,計劃引進韓國十餘家供應商,建設完整的生產流通產業鏈,共同合作打造艾多美產業園。」在艾多美中國總部副總經理李東奇看來,艾多美項目能夠快速發展,與煙臺高新區特別是中韓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的貼心服務密不可分。據悉,艾多美(中國)總部項目落戶煙臺高新區以來,高新區成立艾多美服務專班,幫助項目方打開新局面,採用「跨境電商+經銷商」模式,艾多美銷售平臺於7月10日正式上線後,銷售業績突出。
作為一家韓資企業,煙臺帕特侖電子有限公司自2003年3月在煙臺牟平經濟開發區成立至今,已歷經26次增資擴股,公司投資總額由成立之初的400萬美元增加到1.7億美元,註冊資本由230萬美元增資至目前的8,920萬美元。「韓國總部因勞動力成本因素把勞動密集型產品轉移到越南工廠生產,將中國煙臺工廠定位為生產技術含量高、生產工藝複雜的高新產品生產基地。」公司科長譚成廣表示,煙臺與韓國隔海相望、關係緊密,韓國總部把高精尖產品工廠設置在煙臺牟平區,既是對這裡人員整體技術水平的認可,也是對當地政府在扶持外資企業方面的信任。
今年疫情期間,帕特侖公司曾面臨用工短缺問題,只有本地200多名員工上崗,生產速度受到影響,平常一天能生產8萬個濾波器,當時只能生產6萬個。針對這一問題,牟平區推出「點對點、一站式」定製直達包車運輸服務,助力企業復產復工,「返崗直通車」直接從河南南樂縣接回35名公司員工,緩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韓資企業在中國的「家」,中韓(煙臺)產業園在助力韓資企業發展的同時,聚焦高端產業,助推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無人機略過湛藍天空,1500畝廣闊土地上,一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正在崛起。煙臺「藍色藥谷」,位於中韓(煙臺)產業園牟平片區,是牟平區傾力打造的海洋生物與醫養健康產業集聚區。圍繞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保健品和海洋健康產品、高技術醫藥研發和產業化服務外包四個方面,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努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巨大市場潛力,是極具成長力的朝陽產業,也是牟平區精心謀劃布局、實現從無到有歷史性突破的未來千億級產業。」中韓(煙臺)產業園牟平片區副主任曲福艦介紹,今年以來,牟平區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依託資源優勢,投資80億元全力建設「煙臺藍色藥谷」,成為開啟牟平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
豐金生物醫藥是「煙臺藍色藥谷」重點在建項目,企業擁有長效促紅細胞生成素注射液、腫瘤靶向藥等8個專利產品,對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和腫瘤化療引起的貧血有顯著療效。為給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牟平區委、區政府成立了「藥谷專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專班很給力,使我們在工程很緊急的情況下,加快了建設速度,沒有耽誤廠區設備的安裝。」山東豐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希強介紹說,豐金醫藥項目初步規劃了三個廠區,實現了從原料源頭、生物藥、到固體及液體製劑的所有醫藥種類的生產。企業規劃了現代化研發大樓,著眼建成以新藥研發為驅動的綜合性醫藥企業。
媒體團參觀石藥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園園
石藥集團煙臺生物醫藥高科技產業園,位於中韓(煙臺)產業園拓展區東區,總投資30億元,佔地500畝,是石藥集團在山東唯一的集創新藥物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高科技生物醫藥項目。企業主打產品「津優力」,是國家一類新藥,被列入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在非髓性惡性腫瘤治療方面具有顯著療效,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19年4月3日,牟平區政府與石藥集團籤署了項目合作協議,落戶研發投入超過8億元的國家一類新藥7個,成為石藥集團全國最大的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
「煙臺碼頭」打通海上貿易通道
「跨境電商」加快拓展出口業務
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中韓兩國的雙邊貿易更加頻繁,同時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中韓之間客箱船營運對於促進中韓(煙臺)產業園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深秋的煙臺國際貨櫃碼頭,一片繁忙景象。貨輪停靠在泊位裡,工作人員正操作岸橋設備把貨輪上的貨櫃卸下來,吊到依次排隊的拖車上,再轉運到旁邊的堆場裡。據了解,這裡每周共六班中韓客箱船密度是目前中國與韓國之間最高的,國際貨櫃碼頭成為助推中韓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與動力。關於國際碼頭助力中韓煙臺產業園發展的核心優勢,國際貨櫃碼頭公司總經理周波這樣評價:「兩條中韓客箱船航線,煙臺平澤每周三班『海藍鯨』號,煙臺仁川每周三班『香雪蘭』號,這是目前中國與韓國之間客箱船密度最高的。這兩個特色航線是煙臺市對韓國經濟貿易活動的大通道,為中韓煙臺產業園提供最順暢的門戶與舞臺。」同時,中韓純貨櫃班輪的航線網絡,煙臺到釜山,群山,光陽,仁川,平澤等每周13班船主導著煙臺與韓國經濟貿易活動,其中小商品業務一枝獨秀逐年增長,成為中韓貿易最有特色的兩點。
為促進跨境電商集聚發展,煙臺綜合保稅港區利用區內原有閒置廠房,改造了一個集展示、辦公、培訓、直播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跨境電商產業園。產業園從5月中旬開始啟動建設,僅用了一個月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大樓室內外裝修改造,目前先行啟動了一層商品展示和三層產業孵化功能區。
今年是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的開局和起步之年。跨境電商從無到有,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裡,煙臺綜合保稅區已引進20家跨境電商企業入駐運營,截止9月底,完成跨境電商1210保稅進口2.6億元,單項進口額在全省11個海關特殊監管區中排名首位。在開通保稅進口業務的同時,煙臺綜合保稅區加快拓展9610、9710、9810出口業務,形成跨境電商進口、出口雙向全模式的發展格局,打造優質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圈。
一衣帶水,情誼滿載。中韓(煙臺)產業園寄於著國家創新發展的厚望,承載著對外開放新平臺的期望,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示範區和中韓對接發展戰略、共建「一帶一路」、深化貿易和投資合作的先行區,真正打造成為中韓地方經濟合作和高端產業合作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