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

2020-10-18 觀威海


《走千裡岸線 看攻堅突破》專欄,我們今天來關注北部岸線上的「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2015年,隨著中韓兩國《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籤署,威海成為中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寫入自貿協定的城市。為進一步提升對韓經貿合作的規模層次,去年年底,威海決定在經區規劃建設一個24平方公裡的「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為招商引資、科技合作、經貿交流提供一塊更加具體的承載區域。今年3月份,產業園指揮部正式成立了。眼下,指揮部裡正在忙些什麼?產業園又建設得怎麼樣?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記者孔祥勇:「我現在是在經區的世紀大廈,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的指揮部就設在這裡。為了推進產業園的快速建設,指揮部下設了規劃建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政策法規、綜合協調五個專班,我們一起去看一下。我現在來到了位於三樓的指揮部辦公室,三月份成立之後,它的主要職能就是對五大專班的具體工作進行綜合協調推進。自從產業園揭牌之後,他們的工作更加忙碌了。」

「從這個地方做步道的噴漆,這個位置從崮山路,你這個位置,有個什麼問題?規劃的路網和現實的路網有差的問題,規劃的路網在這。」

在指揮部辦公室,許志國正在跟道路工程人員調度路網施工。他告訴記者,建設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不僅是威海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他們每個人都感到擔子很重。

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指揮部辦公室許志國:「這不是以前畫在圖上,而是正式要落到地上,所以大家都覺得壓力比較大。怎麼落?怎麼才能更好的落?大家都在想這一塊。」

桌上的這份產業園規劃圖,3個月時間裡已經修改完善了四版。上個月,產業園揭牌啟動,按照「一核、四區、濱水布局」,開始建設。

記者孔祥勇:「我現在是來到了疏港路,這裡是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的西南端,也可以說是整個產業園的入口,沿著北部岸線,產業園囊括了威海港和崮山鎮。從我手裡的這份示意圖,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部分就是產業園的地理位置,它是一個三區的「交匯點」——向西,就是中心城區;向東,就是東部濱海新城;向南,就是綜保區北區。可以說,它就像是一個水管的「三通接頭」,從大發展的規劃上,把這幾個區域連為了一個整體。」

在空間布局上,產業園劃分為先進位造、港口物流、高端服務、文旅休閒四大功能聚集區,這其中,對韓貨物大進大出、快進快出的威海港,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記者孔祥勇:「整個產業園的地理位置不僅特殊,而且優越,其中,威海港就是最為關鍵的一個要素。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站在威海港,整個產業園剩下的區域就變成了港口的腹地,在威海和仁川「四港聯動」的影響下,從產業園到威海港,從威海港到產業園,兩者之間就形成了最快只要5分鐘」的一個黃金國際物流通道。」

以威海港為核心,向外輻射發展。距離威海港5分鐘的車程,就能到達產業園中的智能製造園區,這也是產業園揭牌後最先啟動建設的一個區塊。在工地上,記者見到了建設單位的負責人趙學武。

建設單位負責人趙學武:「組織了6臺挖掘機、30輛工程車,從早上6點到晚上10點,不間斷地拉土,12天,完成了7萬方的土,這是一個比較快的速度。我們那個樓因為場地有限,我們現在就是最大能布置的6臺衝擊鑽,現在也是滿負荷布滿了,在不影響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我們在全力以赴地搶工期。」

智能製造是整個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三大主攻產業之一。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規劃工作的王銳告訴記者,智能製造園區最大的特點就是廠房強大的通用性。

威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指揮部辦公室王銳:「就是什麼樣的項目來,都可以在這個園區落地。我們是按照產學研一體化標準來建造,它是多層的、獨棟的,符合各種不同的智能製造這個產業的需求。」

對於起步階段產業園的建設來說,13條路網的改造提升是必須下好的先手棋。在園區三大主幹路之一的崮山路,經區市政局工程科的李小芹正在現場指揮調度,她告訴記者,13條道路中,有10條必須在今年年底前完工。

經區市政局工程科李小芹:「經過這麼多年的運行,道路的破損很嚴重,我們把整個的路網重新進行優化改造,我們現在在崮山路,就是我們要對它進行道路結構層的全部改造,又增加了它的城市道路的功能,我們這次增加了人行道,將各種管線配套完善了。」

包括路網在內,隨著園區建設的全面拉開,當前,產業園已吸引了14個項目籤約,涵蓋醫療器械、高端製造、科技研發、跨境電商等多個業態,這片24平方公裡的土地,正把先行先試優勢轉化出了更多發展新優勢。

相關焦點

  • 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原標題: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水母網11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賴皓陽 攝影報導)肝膽每相照,冰壺映寒月。韓國詩人許筠筆下的詩詞,正是如今中韓兩國友誼的寫照,也是當下中韓(煙臺)產業園孕育生機、繁榮共生的美好願景。
  • 打造高質量開放平臺載體,威海培育全新經濟發展增長極
    市委十五屆九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關於深化改革創新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開放工作繪就了這樣一張工作藍圖:要打造高質量開放平臺載體,做大做強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實體園區、綜合保稅區、服務貿易產業園、中歐中小企業合作區等平臺載體,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 威海打通中韓間物流瓶頸
    中國山東網9月16日訊(記者 孫杰)「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阻礙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關鍵。在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中,便捷的物流往往會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作為中國唯一一個中韓自貿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山東省威海市自中韓自貿協定完成草籤後就開始著手改善當地的國際物流環境。
  • 中韓人才交流合作金橋聯盟在威海成立
    本報訊2019年12月28日,由威海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主辦,威海市委組織部、山東大學(威海)、威海高新區管委會、威海人才協會承辦的2019中韓(威海)人才交流合作大會在威海舉行。會上,以山東大學(威海)、威海人才協會、迪尚集團和韓國湖西大學、韓中文化經濟友好協會、韓國蘭草亞洲創業投資株式會社為主要發起人,部分在威韓資企業和韓國機構等共同參與的「中韓人才交流合作金橋聯盟」成立。現場還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
  • 威海: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爭當城市國際化排頭兵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樹偉表示:「我們將堅持『海、陸、空』齊發力,致力把威海打造成國際物流中轉樞紐。」  劉樹偉說,我市「十四五」時期將以海鐵聯運為重點發展中韓整車運輸,開行威海至南方和中西部「無水港」的鐵路(冷藏)貨櫃班列、長距離貨運班列,構建東接日韓、西聯歐亞、輻射中西部內陸地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 對韓新闢「試驗田」,陸海平安「蹚新路」……本期《大眾日報·威海新聞》講述先行先試的故事
    ★2020年9月18日大眾日報威海新聞版>↓↓↓★更多威海新聞詳細報導請戳↓↓↓▶>作為首個、目前唯一一個被寫入自貿協定的中國城市,威海再闢對韓開放「試驗田」,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產業園近日啟用,園區怎樣建設?
  • 聚焦中韓合作高地!近30家中外媒體見證中韓煙臺產業園發展成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韓國中央日報、今日亞洲、韓國亞洲經濟新聞、韓文《金橋》雜誌、光明網、國際在線、中國網、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電視臺等近30家中韓廣播電視、紙媒及重點網絡媒體的記者齊聚煙臺,見證中韓煙臺產業園的驕人發展成就。市政府副秘書長、商務局局長、投促中心主任陳新姿主持推介會,並通過視頻宣傳片全面展示中韓煙臺產業園建設成果。
  • 【行走自貿區】廣東自貿區:秉軸持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
    光明網訊(記者 梁澤運)「打造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廣東自貿區自設立以來,持續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經過5年的建設,廣東自貿區如何高質量構建標杆樣本?
  • 中韓產業園宣傳片(韓文版)
    鵬程萬裡展英姿 中韓煙臺產業園建園紀實(韓文版) 2020-12-19 11:37:42
  • 中韓自貿區傳利好消息 買韓國化妝品不用再找代購
    中韓自貿區籤訂後,中國對韓國化妝品徵收的6.5%進口關稅將取消,不久的將來,在煙臺的超市或專賣店,就能買到質優價廉的韓國化妝品,不用再找代購了。購物方便只是一個方面,中韓自貿區生效後,煙臺與韓國的經濟貿易、人員往來、交通出行、文化交流都將有一個質的飛躍,最終得到實惠的還是普通百姓。
  • 仲愷高新區中韓產業園交流會舉行 惠韓企業合作邁入新臺階
    作為惠州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發動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境外招商工作帶來了不少挑戰,但危機中也蘊藏著機遇——疫情催生了新業態、新模式,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和迴旋餘地,看到了仲愷抵抗風險的能力。10日,「攜手並進 合作共贏」中韓產業交流推介會在潼湖科技小鎮舉行。
  • 國內首條中韓海上EMS速遞郵路開通 韓國郵件直達威海
    原標題:國內首條中韓海上EMS速遞郵路威海-航線開通齊魯網7月22日訊(山東臺 趙國偉 李振利 威海臺 劉雲 王天澤)  山東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同時搶抓中韓自貿協定機遇,在經濟新常態下不斷創造對外開放新優勢。
  • 威海將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
    據悉,當前沿海各地圍繞海洋經濟發展,在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和實現路徑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其中,從整體上創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從局部上打造「海洋科技(科學)城」這兩種模式較為普遍。綜合比較這兩種模式,結合威海的實際情況,提出全域建設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設想,基本思路是在具有現實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重點區域,突出主導產業,集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生態,融合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實現海洋經濟空間布局的整體優化和高質量發展。國際海洋科技城的規劃布局總的思路是「一城三核、科技引領,多區布局、鏈式貫通,條塊聯動、全域覆蓋」。
  • 威海與仁川建立消費者維權聯盟 消費者可跨國維權
    齊魯網濟南6月3日訊(山東臺記者 趙國偉 威海臺 於寧)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籤署後,威海與仁川建立起我國首個跨國城市間維權合作組織。   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的正式籤署,特別是威海仁川列為地方合作示範區,兩地民眾的交往將會越來越頻繁。
  • 抓住機遇、聚勢而強,展現威海擔當
    威海市新舊動能辦副主任於習文說:「把握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機遇,我們要突出自身產業現代化、城市國際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綠色化、治理現代化的優勢,重點推進圈內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互補協作和創新資源共享,加快威海海洋產業優勢與青島市海洋科技優勢結合,打造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
  • 哈爾濱中俄,長春中韓,大連中日,瀋陽:留給我的國家不多了!
    昨天,中日(大連)地區發展合作示範區被批覆,支持大連開展中日地方合作發展。建設健康產業合作功能區。依託自貿區「先行先試」政策,積極對接日本知名醫療機構合資合作,加強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京都風情文旅小鎮,布局在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這距離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總體方案被批覆沒過去一個星期呢。
  • 家家悅集團牽手韓國大象集團 打造威海對韓網絡平臺
    4月15日,家家悅(需求面積:2000-5000平方米)集團與韓國大象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拉開先行先試中韓自貿合作序幕。在中韓自貿區大戰略的背景下,家家悅集團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搶抓中韓自貿區建設機遇,強力推進「中韓自貿」戰略,先行先試積極行動。
  • 42秒丨威海市委書記張海波帶隊赴珠三角地區招商引資
    在招商活動中,張海波表示,近幾年圍繞七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威海市正全力打造「1+4+N」的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平臺體系,同時依託國家淺海綜合試驗場規劃建設海洋科技城,圍繞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範區打造實體園區,與韓國仁川開展
  • 中韓自貿區是什麼意思?
    中韓自貿區是什麼意思?中韓自貿區談判於2012年5月啟動,是我國迄今為止對外商談的覆蓋領域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區。目前中韓雙邊貿易規模已經達到3000億美元。中韓自貿區的建立將會極大刺激雙邊貿易,專家預計五年內貿易規模就會突破4000億美元。
  • 吉林省疫苗批籤發實驗室落戶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
    昨日,吉林省藥品檢驗所與吉林亞泰國際醫藥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籤訂疫苗批籤發實驗室購置協議,進駐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標誌著吉林省疫苗批籤發實驗室建設進入全速推進階段。  吉林省是疫苗生產大省,目前有6家疫苗生產企業,數量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