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10年的時候,我們中國全國總人口大概為十四億人。在那次統計中也得到了其它許多具體數據。比如中國人數最多的五個姓氏是李姓、王姓、張姓、劉姓、陳姓——這五個姓氏加起來大約有4億。而張姓人口約84800000人,大概佔漢族人後的百分之七,僅次於李王二姓。張姓同時也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當然後來歷史發展又出現了許多源流。目前主要來源源自周朝定鼎天下時分封的姬姓以及歷史上其它姓氏依附改成張氏等。張姓始祖「揮」是是弓箭的創始人,是黃帝孫子,弓箭在古代狩獵採集活動中意義重大,所以被黃帝封為弓正,賜姓張,是為張姓始祖。
張姓作為如此大的姓氏,歷史上更是群英薈萃眾星璀璨。就以歷史上姓張姓的名人來說,戰國時期有著名縱橫家張儀,到了漢朝有丞相張良、出使西域的張騫、道教天師張道陵、發明家文學家政治家張衡,到了三國更有有大將張遼、張飛、張郃等等。此後歷史中出現張姓的則更多,如此種種不一列舉,哪怕現在,姓張的明星仍然是電視屏幕上出現最多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張姓沒有出過一位真正的大中國的皇帝?當然,很多朋友們會說,張家歷史上確實做過一些小國皇帝,但這些皇帝要麼在位極短時間,要麼是極小國家自立為王,因此這些皇帝不被計算在內。
那麼張姓為什麼就是出不了一個皇帝呢?倒是民間流傳了一個說法,說是管理仙界大事的玉皇大帝已經姓張,因此這人間皇帝,張姓做不得。為什麼玉皇大帝姓張呢?其中一種說法是,玉皇大帝原來名叫張友人或者張友仁,又有個外號稱張百忍。他樂善好施,善於管理,作為一方富豪卻不允許管轄地有慘事發生。後來,天上散仙眾多,缺乏領導,於是太白金星下凡變身成為乞丐,到了張家灣,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大善人張友仁。因為張百忍勤勞能幹,又慈悲為懷,加上他把所在地欣欣向榮,所以太白金星就請他舉家升天,讓他在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另外一種傳說是在姜子牙準備在封神結束後,給自己留了個「玉皇大帝」的位置,統帥群仙。但是他秘而不宣,許多神仙前來詢問這個職位。姜子牙說道「玉帝的位子,當然是有人(友仁)坐,你們不必操心。」然而他沒料到,一個叫張友人的立即拜叩姜子牙,激動地感謝姜子牙封神。就這樣,啼笑皆非的,張友人當上了玉皇大帝。因此,因為玉皇大帝姓張,所以人間的皇帝就不允許姓張,即便做了皇帝也做不長久,因此人間鮮有張姓皇帝,特別是沒有大統一帝國的皇帝。總不能不能天上和地上的皇帝都姓張吧,這也未免太過分了。
當然了,這些傳說可能是張姓族人為了自我安慰而設計的傳說,表達了某種美好的心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張姓不僅是現在的中國第三大姓氏,早在宋朝時期,張姓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就已經是宋朝第三大姓。現在張姓存在的第一大省是山東省。而張姓在全國的分布範圍,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兩省,大約佔張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