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下月起,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將損失大筆利息
備受儲戶青睞的靠檔計息產品,即將迎來終點。12月14日,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均發布公告,自2021年元旦起,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靠檔計息產品為何會被叫停,產品持有者該如何避免損失?
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產品
所謂「靠檔計息類」存款產品,是指定期存款引入定期存款收益權轉讓機制後,提前支取時不按活期利息計算,而是按照最近一檔的定期存款利率計息。比如,原本存3年期的大額存單,只存了1年支取,仍然可按1年期計息。此類產品的特點是可以兼顧活期存款流動性和定期存款高利率,因此備受儲戶歡迎,成為銀行的攬儲利器。
2019年起,網際網路銀行、民營銀行、城商行大規模推出此類創新存款,在京東金融、度小滿金融等網際網路理財平臺上風靡一時。不過,好景不長,此類創新型存款產品很快引起監管的關注。2019年底,監管機構以窗口指導形式、在全國範圍內對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叫停」。
據了解,網際網路銀行、民營銀行等中小銀行的「靠檔計息」產品主要是智能存款,國有大型銀行的「靠檔計息」產品則主要是大額存單。
在公告中,六大銀行均表示,調整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利率和計結息管理的有關規定。據了解,今年3月,央行下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明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違反了《儲蓄管理條例》中「提前支取按活期計息」的相關規定。
業內人士表示,此前監管部門進行窗口指導時,要求在2020年底前將靠檔計息的定期存款產品壓縮至零。如今大限將至,因此近期各家銀行紛紛發布調整公告。
短期有資金需求建議儘快取出
從六大行的公告來看,計息規則的調整是從2021年1月1日起執行,如果用戶是在調整日後提前支取,那麼將按照支取日該行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如果是在調整日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計息;如果未提前支取,則利息不受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靠檔計息」叫停後,若儲戶提前支取這類產品,利息損失會非常嚴重。比如,儲戶辦理了一筆3年期限的20萬元大額存單,利率是4.125%,存滿2年後,需要提前支取,舊規下銀行是按2年期限的大額存單利率3.15%來支付利息,而一旦新規實施,提前支取將按0.3%的活期存款利率來計息,算下來會損失超過1萬元的利息。
那麼,銀行叫停靠檔計息產品,持有此類產品的儲戶該怎麼辦?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儲戶可根據自身資金需求的情況來做不同的安排。短期有資金需求的儲戶,要根據銀行給出的時間截點,及時取出個人資金或進行轉存,以避免計息方式變更導致收益縮水;如果短期沒有資金需求,並且自覺能持有至產品期滿的,建議繼續持有。
(文章來源:三湘都市報)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