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存在著兩種情況,一是在犯罪預備階段或者在實行行為還沒有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放棄犯罪。另一種是在實行行為實行終了的情況下,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那麼犯罪中止會被無罪釋放嗎?
接下來施霽律師就來為大家解答。
從我國刑法的規定來看,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顯然,我國刑法也同許多國家的刑法一樣,對中止犯,是「應當」從寬,並且,從寬的內容也差異極大,中止犯至少可以得到減輕的待遇。各國對犯罪中止的處罰均遠輕於對犯罪未遂的處罰。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東西方文明的激烈衝突,各國法文化傳統以及刑法價值觀的巨大的差異,在這一點上都煙消雲散。各國立法者莊嚴宣布:對中止犯罪應大幅度從寬處理。尤其在中國刑法中,犯罪中止不僅比犯罪未遂、犯罪預備的處罰輕,而且與整個刑法所規定的其他法定從寬情節相比,也是獨一無二屬於最輕的。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是否會無罪釋放還要根據案件事實情況來具體分析。
行為人主觀上具有終止犯罪的決意。行為人在客觀上能夠繼續犯罪和實現犯罪結果的情況下,自動作出的不繼續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結果的選擇。首先,行為人明確認識到自己能夠繼續犯罪或實現犯罪結果;其次,中止行為的實施是行為人自動作出的選擇;再次,終止犯罪的決意必須是完全的、無條件的、徹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條件的或暫時的。中止犯罪的主觀原因,有的是懼怕受到刑罰的懲罰;有的是由於他人的勸說而改變了原來的犯罪意圖;有的是良心發現,幡然悔悟,改變了自己的犯罪意圖;有的則出於對被害人的憐憫,轉而防止犯罪結果的出現。犯罪中止的主觀原因,不影響犯罪中止的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中止也是一種犯罪,因為在中止之前的行為屬於犯罪。
以上就是施霽律師為大家解答的關於犯罪中止會被無罪釋放嗎問題的相關法律知識內容了,綜上所述呢,我們可以了解到從我國刑法的規定來看,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諮詢施霽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