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年6月第一家10元快剪店進駐成都市八寶街家樂福超市,經過兩年的發展,「10元快剪」的理念已被眾多成都市民認可。據相關行業人士介紹,目前成都市區已有十多個「10元快剪」品牌,擁有110多家店鋪,而這100多家店鋪基本集中在市區內的各大商超等黃金口岸內。
來自浙江、目前在成都規模做得最大的快剪連鎖已擁有33家店鋪,幾乎全部位於大型超市內。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除了兩三個加盟連鎖品牌外,擁有四五家店鋪、小規模經營的成都本地自創品牌已經佔據了成都大半市場。同時,10元快剪的店鋪正在從超市延伸到居民區、商務酒店等區域。
10月18日,歐尚超市裡人流如織。位於超市出口處的一家10元快剪店裡,3位理髮師忙得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
客人幾乎都是男性,老中青都有,簡單修剪和剃平頭的最多。不吹不洗不燙不染,理髮師駕輕就熟,最快4分鐘就能理個平頭。很多小孩也被家長帶來理髮,給一個小孩理髮需要大概15分鐘。
也有顧客從手機上調出照片,跟理髮師交代「照著這個剪」。據店主介紹,年輕人來這裡理髮不僅是因為花銷小,更重要的是快剪提倡的快時尚、簡生活理念獲得了他們的認同。現場幾位客人都對10元快剪的價格、速度和質量表示比較滿意:「每個月花10塊錢來剪一次,一次10分鐘,太方便了。」
10元快剪的走紅,正是迎合了現代人追求簡潔、快捷的消費習慣。「我們需要的就是單純的理髮。」
記者駐足觀察了半個小時,這家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就沒斷過客流,三位理髮師服務了11位客人。這些客人只理髮,不洗頭,一根細細的管子吹出來的強風將碎發吸走。
隨後記者探訪了市區多家大型超市,發現快剪店幾乎成為大型超市標配。沃爾瑪、人人樂、家樂福、歐尚、華潤萬家等超市入口或出口處均能看到快剪店的身影。
位於高升橋沃爾瑪的快剪店店主彭先生告訴記者,這家店鋪面積不到15平方米,每月租金水電4000元,配備兩名理髮師,每名理髮師的工資在5000元左右。一個月能剪1500多單,每個月只有1000多元的盈利。「必須要上量才有得賺。」彭先生在成都還擁有5家店鋪,單店平均盈利在2000元上下。
記者從採訪中了解到,在成都,很多10元快剪店的單月利潤大多都是這個水平。由於快剪的經營模式易於複製,其核心工具和收銀系統都能直接從廠家購買,因此很多人選擇自創品牌,同時對優質地理位置的爭奪就成了重中之中。
目前,成都市的大型商超已基本被瓜分完畢,現在商業綜合體、居民小區、快捷酒店和一些人流量大的臨街位置也出現了快剪店。
李女士2016年進入快剪市場,自創了品牌。她在成都開設了4家店鋪,分別位於居民小區、立交橋臨街、城市廣場和商務酒店。選擇這些位置也是迫不得已,附近優質的地理位置都被佔據了。
吳女士夫婦在四川已擁有22家店鋪,作為最早一批進入成都快剪市場的加盟商,眼看著許多理髮師自創品牌單幹,他們認為,從經營的角度講,加盟與自創品牌的好壞不能一概而論。蛋糕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店開得越來越多,說明整個行業被消費者和市場認可。整個市場的開拓,連鎖加盟店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快剪模式太容易被複製,自創品牌的大量出現是必然的。
「快發」成都區域經理蔣先生則認為,快剪價格低廉,主要靠走量,自創品牌有一定影響,但相對較小。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這種本身低廉價格的服務,他們對價格敏感度超過對品牌的敏感度。但對超市而言,連鎖加盟店管理更為規範、技術相對更有保障。自創品牌佔據了很多優質地理位置,這是不可避免的。未來可能出現連鎖加盟店佔據大型超市,自創品牌駐紮在居民區的情況。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