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馬上要生二寶了,她說要挑個好日子把娃生出來。我們笑她生孩子的時間哪能自己選,得看娃啥時候發動。閨蜜卻說:「其實我也不想自己選日子生,但是大寶是剖出來的,二寶也只能剖啊,反正是挨一刀,索性給娃挑個好日子。」
閨蜜的話讓我想起了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跳水女王」郭晶晶和演員吳辰君都是說自己一胎是剖的,但二胎寶寶卻是順產的新聞。比如吳辰君在2014年剖宮產下女寶寶,而2019年的時候,卻順產下一個男嬰。
這難道真的是因為她們是明星,所以有更多的選擇的原因嗎?我覺得未必,因為在評論區,也有不少寶媽說自己也是頭胎剖,二胎順的呢。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不是說「一胎剖,一生剖」嗎?也有人說因為自己是「瘢痕性子宮」,不能順產了。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阻擋」了你二胎順產的道路。
能不能順產還得看「前史」
《懷孕大百科》:最終能決定分娩的因素有三個,分別是產力、產道和胎兒。
每個人最後剖宮產的原因都不同,有的是在生娃之前,就知道自己需要挨一刀。而有的卻是在準備順產的道路上變成了剖宮產。因此,找到自己頭胎為什麼剖宮產的原因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方面要看,不可抗力因素。如果當初是由於一些身體上的客觀因素導致的剖宮產,比如:孕媽媽的子宮畸形、骨盆發育不正常、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原因或者患有長期的疾病。由於這些問題在短時間內不會消失,二胎還是要做好剖宮產的準備。
另一方面要看,可改變因素。是指孕媽媽身體本身沒有問題,而造成當時需要剖宮產的原因,在懷二胎的時候可以通過注意避免的。像我曾經護理過的一位媽媽,生第一胎時,由於在孕期沒有控制好飲食或者運動量不夠,造成胎兒過大,所以只能剖宮產。
到了生老二的時候,她非常注意飲食和運動,最終順產生下了7斤的老二。此外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的媽媽,如果二胎想要順產,就需要多注意孕期的事情。
吳辰君生大寶時選擇剖宮產的原因是因為胎位不正,而這個因素也許在二胎寶寶身上就不會出現。而事實也證明,她完全具備順產生二胎的能力。
不論是何種原因,媽媽在生大寶時剖宮產了,多少會對子宮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二胎最終能否順產,也取決於「瘢痕性子宮」恢復的程度。因此建議剖宮產的寶媽在懷二寶前對子宮做一次全面檢查,確保子宮已恢復完全再懷孕。這下就有準媽媽有疑問了:既然大家一胎是都剖的,為啥還是有人能順產二寶呢?
二胎順產的標準
杭州三甲醫院婦產科醫師潘醫生認為,只要沒有不適合順產的問題存在,一胎剖宮產的孕媽可以在二胎時嘗試順產。
記得姑姑家的表姐生大寶的時候是因為胎兒過大,體重有九斤,無法順產就剖了。生二寶的時候自然也就剖了,但二寶體重只有不到7斤。表姐身體素質很好,當時如果多諮詢一下,也許二寶就可以自然分娩了。所以,影響二胎能否順產的因素有哪些呢?
1、胎寶寶的指標
對於胎兒而言,體重不宜超過3.5 kg,且胎位要正。在拍B超時,有一項是胎兒的間頂距(BPD)(用來估測胎兒頭部大小),如果超過10釐米,順產會比較困難,一旦超過10.5釐米,順產幾乎就不可能了。
2、 孕媽媽的狀況
對於孕婦自身而言,應為足月的,沒有早產表現或者是產後出血的隱患,而且在上一次的剖宮產後沒有產褥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
同時也需要孕媽媽在孕期注重飲食結構,不能大吃大喝,也不能認為「一人吃兩人補」,而要適量的控制飲食,能滿足孕媽和胎寶寶的營養即可。尤其是血糖較高的孕媽媽,會使血糖進入胎寶寶的體內,造成胎兒過大。
3、子宮的恢復情況
孕媽需要通過產前的B超進行診斷,來確定其子宮下段是完整的、延續性良好。切口處的厚度不小於3mm,沒有出現新的剖宮產指徵,同時也不存在上一次剖宮產的指徵。
即使你孕前檢查良好,到孕晚期會時不時的宮縮,子宮瘢痕處也有可能會變薄。因此過薄的子宮是不適合順產的,如果有必要,甚至需要提前剖宮產,以防子宮被撐破。
4、兩次懷娃的時間間隔
按照常規醫學規定,妊娠間隔至少為18個月,最適合的間隔時間是2—5年。
妊娠間隔是指上一次分娩到下一次懷孕的時間間隔,過短過長都不好。
A . 小於12個月:剖宮產切口在短期內並沒有完全癒合,子宮就會不斷增大,子宮壁變薄,沒長好的切口就容易裂開;
B . 大於12個月,小於18個月:低重兒和早產的風險也會增加。如果妊娠間隔時間過長也不好;
C . 大於5年:子宮疤痕逐漸纖維化,彈性變差,子宮破裂的風險可能性也會增加。
由此可見,想要二胎順產,並不是完全不行。但需要孕媽媽找好時機,在保證自己和胎寶寶安全的情況下,根據醫生的專業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生產方式。
枕邊育兒寄語:
我作為一名二胎媽媽,深刻明白懷孕的不容易和艱辛。也希望大家能採用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下可愛聰明的寶寶,但這需要很多因素的支持。無論是順產還剖宮產,只要寶寶和媽媽都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剖腹產對寶寶不好?錯!順產還是剖腹產,對媽媽的影響更大些
一胎「剖腹產」,想生二胎該注意些什麼?做好這四點就妥了
二次剖腹產是啥體驗?寶媽:說了你可能不信,跟頭胎感覺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