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深圳老字號」家庭又有新成員加入!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評選評審會,評出方大、門老爺、鳳凰樓、香蜜軒等20個企業品牌為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深圳市委原副書記莊禮祥、深圳市人大原副主任邱玫、深圳市政協原副主席李連和,以及深商會、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廣電集團財經生活頻道三家主辦單位領導,歷屆獲評老字號、行業協會、媒體代表出席評審會。
第十一屆深圳老字號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2020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和國際局勢令世界充滿不確定性,未來依然撲朔迷離。這一年也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是深圳繼雙區建設後肩負實施綜合授權試點、在新起點推進改革開放新使命的開局之年。40年來,深商秉承著「大膽地闖」、「大膽地試」的改革精神,以「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在改革開放探索中砥礪前行。
疫情下,老字號的挑戰與機遇
今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影響。深圳老字號企業普遍面臨著勞動力短缺、成本上升、需求減少等諸多難題,大家紛紛走上自救之路,使出「十八般武藝」,謀求數位化、零售化的提速,以尋求資本的更多關注。
疫情成為老字號企業發展過程的一次「大考」,面對嚴峻挑戰,老字號如何實現突圍?一方面,既要傳承老手藝,也不排斥新技術;另一方面,運營模式也要與時俱進。唯有主動接受新的市場洗禮,駛入「數位化」快車道,才能讓老字號既老又「不老」。
深圳老字號評選,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老字號企業引入社會資本,讓資本為疫情之下的老字號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促進老字號企業的轉型升級,為深圳這座城市增添新的商業力量。
第三屆「深圳老字號」獲評企業面點王董事長張和平在會上表示:「老字號的品牌非常值得珍惜,它不僅僅是一個牌子,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是一種激勵企業不斷克服困難的動力。現在深圳老字號普遍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創新,二是傳承。老字號要思考在社會不斷變遷、市場不斷變化的過程中,怎麼樣不斷的創新,把基因更好的發揮出來,挖掘出來。從傳承的角度講,固然規模、效益非常重要,但是品牌、精神、文化可能更加重要,老字號做好傳承要有一種定力,要在社會中抵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
與時俱進,老字號迎「潮」轉型
沉澱多年的精湛工藝和設計是很多老字號傳承下來的瑰寶,但只靠經典款走天下還不夠,抓住消費新浪潮,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老字號」變成「新國潮」,煥發新生機。評選聚焦繼承傳統到創造新潮,通過強化品牌的產品品質、文化傳承、匠心精神等屬性,助力深圳老字號出圈「回潮」。
老字號走上國潮之路,展現出了勃勃生機,這條路如何走得更好,更長遠,成為了許多人不斷探索的課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新時代下,越來越多「老字號」品牌開始融入新的消費潮流,以更前沿的方式觸達及擁抱年輕消費者。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邱玫在會上表示,深圳老字號作為深圳的商業記憶,見證了深圳的發展和變化,跟隨深圳成長,同時也構成了深圳歷史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一個「深圳老字號」都是解讀深圳發展與歷史的最好教材,蘊含了一代代企業家奮鬥與堅持的創業故事,閃爍著企業家創業過程的才華與智慧。
創新與傳承,老字號逆勢發展
在創新與傳承間,深圳老字號如何取捨?不管傳承還是創新,老字號的經營之道,值得重視和借鑑,特別是老字號重視自主智慧財產權和講求誠信經營,都為現代企業謀求百年大業所尊崇。
得益於深圳有的放矢的支持政策,深圳老字號企業通過線上營銷,結合線下活動,堅守產品的質量和誠信經營,並實現了企業的逆勢發展。40年的深圳,深圳老字號在堅守中升華,在挑戰中歷練。正是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老字號才留住了精華。老字號之所以能夠成為老字號,老味道之所以能夠保持住老味道,正是它堅持和傳承的背後有著令人回味的故事和記憶。
深圳老字號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極品,代表著勵志、奮鬥、創新的商業精神。這些企業在市場化競爭中存活並日益壯大,他們在發展中不斷轉型升級,運用現代技術、工藝手段不斷改進產品品質,以適應消費者和市場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