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45歲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2020-12-12 文藝範兒的Jennies

對於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後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對大眾理想的懦弱回歸,是隨波逐流,是對內心的恐懼。

——赫爾曼·黑塞

從30歲到44歲,中間看似一片空白、無所作為,但暗湧、混亂、撕裂、痛苦和成長是不足為外人道的。樸樹從特別光明而又特別混亂的名利場,突然跌入一個特別黑暗特別深邃的窟窿:努力呼喊,卻無人應答;想要攀爬,卻發現使不上勁。沉淪著,頹廢著,掙扎著,努力著,在旋渦底部隨著暗湧的激流打著轉。直到某一天,他「回來」了。只有那些到過特別黑暗的地方,認真思考過死亡的人,才明白這種「回來」意味著什麼。而這時,距離上一張《生如夏花》,已經14年過去了。

「軸」和「擰巴」

有時候,連經紀人都會偷偷管樸樹叫「軸逼」。他就是這樣一個愛鑽牛角尖又反覆無常的人。他的天性想要照著自己的意思來,他的教養又希望讓別人舒服,二者一旦發生衝突,他就特別容易走極端。這種「極端」,放在北京話裡就叫做「軸」、「擰巴」。

2014年錄《平凡之路》的時候,當天晚上九點鐘進棚,早上六點要交歌,後面還有100多人的宣傳團隊在等著,錄音師也扛不住了,但樸樹就能因為一軌鍵盤的音色不夠滿意,糾結到最後一刻還不肯走。經紀人一看不行,趕緊拔了U盤。

如果在《魯豫有約》採訪史上找出一個最難採的嘉賓,樸樹大概也會名列其中。節目組與他的經紀人約了多年,前後溝通過數次之後,才有了觀眾們前一晚看到的節目。負責這期節目的主編後來發朋友圈,說從錄製到剪輯,讓她們對樸樹的認知無數次推翻、重建。

從很年輕的時候起,樸樹就開始遭遇這一類的困惑——一個藝術家到底應該怎樣去生活?是讓自己爽更重要,還是讓別人舒服更重要?是自由更重要,還是愛和憐憫更重要?是堅持自己的標準更重要,還是顯得隨和可親、不給別人添麻煩更重要?

說到底,怎樣在超我和本我之間安放一個穩定又平衡的自我?很多藝術家處理不好這件事,要麼早早喪失了創造力,陷入平庸,要麼加速奔赴死亡和毀滅。我們可以想到很多人,梵谷、尼採、高更。

「少年」

這可能是樸樹身上最為人稱道的標籤。有趣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對他的「天真做少年」表示欣賞、羨慕和認同,竟無一人好奇,一個45歲的男人要「天真做少年」,這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這個代價,可能是雖萬千人吾往矣的孤獨,可能是「一事能狂便少年」的勇氣,還可能是在反覆的自我懷疑中接受自我的拷問和淬鍊。

這些年,樸樹到底經歷了什麼?

2000年,樸樹正當紅。有差不多一年多的時間,他讓自己完全沉浸在聲色犬馬的生活裡,使勁兒瘋,使勁兒玩。他覺得,這就是搖滾藝術家該有的範兒——我要垮掉的那種生活,我要毀掉自己的生活。直到有朋友說他已經迷失自我,他才下意識地清醒過來。但這種「清醒」並未維持多久。2003年,樸樹出了人生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這張專輯之後,他長達十年未曾再發表新歌。有那麼一段時間,他認為自己已經失去創作能力,又重新回到從前暴烈的生活裡,任由自己沉淪。「零五零六年之後,玩得更狠了,那時候真的完全是精神空虛了。」從2006年開始,樸樹覺得自己已經不能再享受這種生活了,因為他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從少年時代開始,樸樹就被情緒困擾。這些年,他的情緒起起伏伏多次,一直到2009年,他感覺自己已經變成另一個人了。

工作的壓力、情緒的崩潰,讓他的身體和心理同時垮掉。他曾經病了很久,長期抑鬱,常年都是看什麼都不順眼。那段時間,他不見任何人,試圖自我救贖。他不斷說服自己、安撫自己:你現在想的一切都是錯覺,你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安安全全地把今天晚上都過去,等明天早上你醒來時,你會是一個新的自己,你會看到新的東西。

那段日子,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就是「生不如死」。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樸樹不止一次想要放棄生命。但他從未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告訴給家人。

「我不會讓他們知道,而且我覺得他們不會給我任何的幫助,任何來自於外界的幫助,其實一點都幫不上。沒有任何人能幫助我,只有靠我自己,我覺得每個人的成長,其實無論別人給你說了什麼,你讀到什麼書都沒有用,必須你自己全經歷過才可以。」

後來,他慢慢地「出來」了:「我只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心安理得的,讓它們儘可能有趣。這一點愈發清楚。它對我很重要。後來,不知不覺地,你開始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一切減法,並樂於見到自己變得越來越少。有一天,你居然發現,在心裡的某個地方,你比最年輕的時候還要年輕。以至於認為,一切才剛剛開始。時間變得不再有意義。 各位,時間哪兒都沒有去。它是你的幻覺。它並不存在。」

所以,那個唯一的藥方其實就是:在時間中忘記「時間」的存在。

「清教徒」

直到現在,樸樹仍然過著一種清教徒式的生活。他正常的一天基本上是這樣度過的:早上四五點起床,不開燈,在客廳裡靜坐。到了六七點鐘,開始給經紀人打電話安排各種事兒。接著,他會用一上午的時間上網看新聞。到了中午,吃完午飯要睡上一個小時,睡不睡得著都得睡。下午的時間,他會用來工作,寫歌、練琴、排練或者讀書。晚飯他吃得更簡單,只有一點蔬菜和米糊。飯後他會出門遛狗,或者快走十公裡。回來之後,天色已經不早了,再看看書,寫寫日記,十點出頭,他就該上床睡覺了。

與妻子不同,樸樹已經習慣且享受這種荒無人煙的感覺,他可以獨自一人北京的別墅裡一直待下去,甚至有時候他會覺得自己已經跟這個世界沒關係了。他將樓下改成錄音棚,新唱片裡大部分歌曲的錄製都在這裡完成,也在這兒寫歌、搞創作。

對別人是無聊的困苦的生活,他安之若素,他像照顧孩子一樣,照顧著兩隻小狗「大海」和「小象」(可能已去世)當樸樹被問到「生活中什麼東西會讓你比較感興趣?」,樸樹回答道,「看書。以及我的狗。」甚至在問及想不想要小孩的時候,樸樹脫口而出「我有狗啊」。

(樸樹的微博頭像)

一般明星家的冰箱上都是各種便利貼、冰箱貼,而樸樹家的冰箱門上竟然是一張張裁好的紙條,上面記下的都是家裡狗狗不能吃的食物。所有關於狗狗的起居飲食,樸樹必定親力親為,這樣一個自己生活都需要靠別人打理的男人生活技能全都用在照顧狗身上了。

「天才」與「敏感」

樸樹身上有一些很明顯的文青特質:敏感、脆弱、孤獨、擰巴。這些特質從童年開始便伴隨著他,就像莫迪亞諾筆下那個孩子手中的氣球,不斷被流年充滿,不斷地膨脹。

也許未來某一天,他會變成一個開朗、堅硬、溫暖、隨和的可愛老頭兒,但在那一切發生之前,樸樹還是如你所見,掙扎在被氣球包裹的世界,無論拐過多少個街角,他的痛苦也不會迅速消失在夜色裡。

這些性格特點可能源自他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不自信,或者也可以說是他對自己客觀的審視。樸樹擔心他所創作出的音樂只是自嗨,擔心人們對他的批判是對的,擔心自己有一天「江郎才盡」,擔心那些可能都會是真的。此時此刻,他認為自己尚且還有一些才華,不希望它們到頭來只是自己的自說自話。

記得很多年前,陳昇接受《城市畫報》的一個採訪,提到說,他最欣賞內地的兩個音樂人,一個是左小咒,一個就是樸樹。我還記得他說,樸樹的詞曲都非常唯美,但他尤其擔心一件事情:這個靠感覺來創作的天才,假使有一天感覺沒有了,又該靠什麼呢?

素材來自《魯豫有約》採訪手稿、知乎穀粒多呀分享及Lens樸樹印度手記

整理編撰by Jennies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遲早會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價,摔跟頭之後,才會長大的星座女
    社會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其實也很複雜,人心隔肚皮,人與人相處的時候需要多留幾個心眼,不能夠對方說幾句好話,就跟對方有相見恨晚的念頭,你永遠不會知道在你面前的是天使還是魔鬼。有的女生可能是從小被保護的太好了,她們總是活在童話世界裡,對誰都掏心掏肺,學不會長大。
  • 硬漢張家輝:想要練成肌肉男的身材,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不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在《激戰》裡那一身壯碩的身材,僅僅用了9個月,就從一隻「小弱雞」變成了肌肉猛男,當時張家輝已經46歲了,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部影片也奠定了張家輝在影壇「硬漢」的地位。那麼,想要練成張家輝一樣的肌肉男,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 一定要告訴孩子,人總是要為錯誤付出代價的!
    3月的一天,4名少年聚一起時,都說手頭沒有錢了,得想辦法弄點錢花。在商議如何弄錢的過程中,其中一人提議說:要做就做個大的,反正咱們都沒到18歲,法律會從輕的,不能判死刑。於是他們就決定,綁架一名有錢的學生,殺死後再向家屬勒索錢財。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劃與觀察,他們把目標鎖定在16歲的「有錢」學生曉雨身上。
  • 【親親寶貝】一定要告訴孩子,人總是要為錯誤付出代價的!
    3月的一天,4名少年聚一起時,都說手頭沒有錢了,得想辦法弄點錢花。在商議如何弄錢的過程中,其中一人提議說:要做就做個大的,反正咱們都沒到18歲,法律會從輕的,不能判死刑。於是他們就決定,綁架一名有錢的學生,殺死後再向家屬勒索錢財。經過一段時間的謀劃與觀察,他們把目標鎖定在16歲的「有錢」學生曉雨身上。
  • 惡搞漫畫:男子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價?在東北不要造次!
    惡搞漫畫:男子為自己的天真付出代價?在東北不要造次!天氣晴朗萬裡無雲,整條街道吹著清涼的春風,大地一片綠色,在預示著春天的到來。楠一個小萌在路上相遇。他們聊得很歡。小萌突然問了楠一問題,有沒有什麼事在你心裡,是念念不忘的。
  • 和一個比自己小15歲的男人談戀愛是什麼感受:太傻太天真
    (情感主人公:吳雲 女 45歲)我45歲,男朋友30歲,我們談了6年了,但是近兩年才住到一起。當時在一起的時候,家人朋友都特別反對,說他太年輕,我們在一起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我同意了,但是從那時起,他對我總是忽冷忽熱的,好像要不要理我全憑他的心情,我不開心找他吵架,他就拿分手威脅我,說我太強勢,和我在一起太壓抑了。想來想去,我同意了和他分手。和他在一起六年,現在回頭想想,自己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 「聖地」甲子園背後是苦澀現實 感動的熱血青春也要付出代價
    顯然,過去的大半個月,在這甲子園的烈日酷暑之下,這個18歲的少年成長了許多。 甲子園,依然是那個王牌投手們最夢寐以求的完美舞臺。哪怕結局並不盡如人意,但是戰鬥到最後一刻的奧川恭伸心中了無遺憾,已經在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經歷了無數棒球少年最想要經歷的一切,作為棒球少年,能夠為了夢想拼盡全力,他已經是那麼的幸運。
  • 評論:要讓反中亂港分子付出代價
    評論:要讓反中亂港分子付出代價新華網  作者:  2020-05-06 黎智英之流的跋扈囂張,更在於其背後美西方反華勢力的大力栽培與扶植
  • 25到45歲的男人有多不容易?蘇軾一首詞,教你克服艱難生活
    要說男人到底有多不容易?恐怕只有25歲到45歲的男人最有發言權。這個年齡段的男人,出門要掙柴米油鹽,進門要畜妻養子;抬頭是步履蹣跚的父母,低頭是正需花錢的孩子。俗話說「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只是,男人戴的這頂「王冠」,未免也太重了些。這樣的生活,又如何能「容易」得起來?
  • 男性長期「禁慾」會怎樣?醫生提醒:可能要付出這三個「代價」
    男性長期「禁慾」會怎樣?醫生提醒:可能要付出這三個「代價」對於大部分男性來說,事業的成功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所以平時會將大部分的精力以及時間都投入到工作當中,平時可能沒有時間娛樂,沒有時間運動,就連身體健康都可以忽略,所以一直以來,雖然男性的身體素質天生比較強,但是平均壽命卻不及女性,這主要就是生活中有太多不良嗜好,而且不注意對身體的保養,但是有一種東西讓很多男性無力抵抗
  • 是什麼樣的仇怨,讓這個男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要幹掉他?!
    沒有人知道對手們的背景,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危險的關卡和對手,拿到最終的勝利。但殊不知,這種需要提防對手的神經,竟然延伸到了遊戲之外。夏馳是一個被「困」在了遊戲中的人。每個參與到這個遊戲中的人都有著各自的原因。有的是需要錢,有的是需要地位,但夏馳卻是為了尋找突然如人間蒸發般的女友。
  • 「想睡你的男人會套路,真愛你的男人會付出」
    她不是真的傻,真的笨,真的蠢,只是在遇到了那個讓自己一見傾心的男人時,瞬間失去了所有的防備,這就是所有女性的共同軟肋。在愛情面前,女人心甘情願做俘虜,哪怕是一輩子,也在所不惜。只有撞了南牆頭破血流後,才會收起真情,誰也不給。
  • 步入30歲前男人要做的10件事
    晨哥 最紳士Yuppie 每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少年,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但現在是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了,帶刀出門好像不太友善。所以,晨哥我盤點了一下男人在步入中年之前必須要做的10件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1、留一次長發,最起碼要留到高曉松那個長度!
  • 福建三大城市教育成本分析,讀好學校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如果沒有私立校,對於重視教育的家長們來說,想要讓孩子讀好學校,如果沒有祖傳的學區房,就只能付出巨大代價去買房。而在執行公民同招、私立搖號之後,學區房肯定面臨著衝擊,由於每座城市情況不同,衝擊力度也不一樣。那麼,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當前在福建三大城市裡,想要獲取優質教育資源需要付出怎樣的成本呢?
  • 天真的少年,渾濁的雙眼
    剛出生的嬰兒不停地哭泣,幾日後他們睜開了雙眼,但是你看到的眼睛卻不是天真和可愛,而是深邃和神秘。穿著黑白校服的少年清早在大街上奮力地奔跑,他們的眼睛裡不是單純和陽光,而是紅血絲遍布。讀高中和大學的學生,他們每天被題海和學海包圍,他們的眼裡不是希望和拼搏,而是痛苦和掙扎。
  • 靠打遊戲吃飯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摘要]在大家的常識中,總覺得玩遊戲比寒窗苦讀容易、快樂,但是當我們真正去深入了解那些以打遊戲為生的職業選手時,會發現,他們付出的代價並不小。《英雄聯盟》 給年輕人提供了一條考學之外的出路。「他們大多年紀還小,很多人來俱樂部的時候才16歲,還在長身體,需要良好的休息。何況訓練結束時已經很晚了,外出安全沒保障。再說,家長們把孩子送來,也希望他們能在一個好的環境裡,不會像在外面,染上社會上的惡習。」三少解釋,他當初之所以制定封閉式管理制度,是怕這些職業電競選手在這個年紀接觸到「社會上不好的人和事」。
  • 齊桓公九合諸侯,風光無限,但你可知他為此付出了怎樣代價?
    但諸位可知道,齊桓公為了成為天下第一霸主,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但齊桓公作為一個大國之君,受曹沫脅迫而不能快意恩仇,活著,卻處處要以更高的道德準則約束自己,不能隨心所欲,這也是他為了成為天下霸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還有一件事。多年之後,齊桓公認為自己為了維護周王室,勞苦功高,想要登泰山封禪。他說:「寡人南徵至召陵,望到了熊耳山;北伐山戎、離枝、孤竹國;西徵大夏,遠涉流沙;包纏馬蹄,掛牢戰車登上太行險道,直達卑耳山而還。
  • 「不就生個孩子嘛,矯情什麼」,一個月後,丈夫為這句話付出代價
    但是,很多男人就是理解不了,在他們看來,女人生孩子這件事,簡直跟母雞下蛋一個道理,簡單得很。 粉絲小燕的老公就是這麼想的。 今年小燕給婆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然而,孩子的降生帶來的並非是喜悅。 生產的時候,婆婆專橫,聽說順產對孩子好,所以堅持兒媳順產。
  • 非要讓孩子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喚醒父母麻木的愛嗎?
    這位母親用盡了各種方法想把孩子拉回到曾經的陽光和快樂中,期間有帶孩子進行心理諮詢,住過院,吃過很多抗抑鬱的藥,她在孩子的生活中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與耐心。那段時間她經歷過無數次的焦慮、失眠,甚至崩潰,直到後來不得不去面對現實。當不再逼迫孩子,讓孩子隨性而生時,孩子也慢慢地一點一點地向陽光靠攏了,雖然很慢,但是終究還是有了希望。
  • 蔡英文必須為「臺獨」付出代價
    編輯:淺陌 審核:樂一 蔡英文早在今年一月份接受BBC記者採訪時就揚言,臺灣地區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將自己稱作「中華民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