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長,有人善於觀察,有人善於推理;尺,有所短,有人拙於心計,有人拙於表達。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擅長領域,亦有不同的薄弱之處。高中生經常會有偏科的現象,這本來很正常,人有所短,亦有所長。但是即將來臨的高考能扭轉命運,於是扭「偏」為「強」就成了父母最關注的問題!
高中生偏科哪一門最難補?看到第2個,網友怒:不可能逆襲
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三年級,學生的壓力可以說是有生以來最重的。一邊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一邊是模擬測試成績不如意的痛苦,還有每天做不完的題海和青春期躁動的心,難免會出現偏科現象。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偏科現象,無非就是這幾門: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要問哪一門最難補,網友一定異口同聲「數學」,且只要偏科,就不可能逆襲!
其他三科補救相對比較簡單,但是數學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要問高考難度,涵蓋了小學到初中、高中所有的小細節,而且數學公式多、題型複雜,相對來說,補課最難!又剛好在即將高考的關鍵時刻,靜不下心去鑽研數字,想要逆襲更是難上加難!
數學不好是因為笨嗎?教育學家這樣解讀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實驗,將20對雙胞胎從出生就分開領養,讓他們在不同的環境中接受教育,20年後發現,長相相同的雙胞胎智力卻不同。以此為基礎,中國科學家又做了一項實驗,發現跟父母在城市長大的孩子比跟爺爺奶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智商要高,尤其是數學偏科很厲害。兩項實驗證明,智力不僅跟遺傳有關,還跟後天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孩子小時候的這幾個錯誤方式,可能是造成數學偏科的原因:
1)不求甚解,死記硬背
很多孩子小學剛學數學比較困難,所有的知識都死記硬背,解題時套用公式,套不中就不會,這種死記硬背的防範是錯誤的,應該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學會靈活運用。
2)基本概念混淆、記錯
小學學習乘法口訣時,記不下來的同學,往往長大後數學成為短板,「底部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數學知識是互相關聯的,基本的概念不牢固,對後期的學習造成很大影響。
3)父母動腦,孩子動手
很多爸爸媽媽教孩子寫數學作業時,一邊念答案,孩子一邊寫,這種方法孩子智力得不到鍛鍊,不僅數學偏科,其他成績也會受影響。
採用心理幹預法,僅需三步教你扭」偏「為」強「
付出與收穫是成正比的,除非你使錯了勁!數學偏科是可以逆襲的,只是大家沒有掌握正確有效的方法,這三步教你幫助孩子克服數學偏科:
1)調整心態
挑戰心態是第一步,很多大師名匠也有短板,牛頓童年時6門不及格被認為智力障礙;錢鍾書曾經數學15分,險失清華;高智商的馬雲高考時數學也曾1分,眾多的案例證明偏科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戰勝偏科的勇氣。
調整心態、相信自己,是偏科逆襲的重要一步!
2)培養興趣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你要對它產生興趣,它才會為你開啟大門,如果你從內心抗拒數學,那永遠不可能糾正偏科。就像你越喜歡的學科,越願意鑽研,理解的越透徹,一定要培養興趣!
3)步步為營
」一口吃不成個胖子「,面對像數學這樣複雜的學科,應該由淺入深,逐個擊破,不要看遠方,走好腳下的路,遠方終會到來!
今日話題:你曾經偏科最嚴重的是哪一門,?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推薦一:班主任經常「表裡不一」?這三種學生喜歡的不行,卻總是態度冷淡
推薦二:孩子的「作業難」究竟如何解決?權衡利弊後,這個方法更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