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0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還記得兒時的夢想嗎?
它們如今實現了嗎?
那些一直做著「航空夢」的少年們
如今終於長大了
當年折的紙飛機
也飛回了他們手裡
深山「小軍迷」 逐夢航空人
小時候的我經常坐在草地上,痴迷地等待飛機從村子上空飛過,父母總是滿懷欣慰地說我是個「小小軍事迷」。帶著夢想,我選擇了嚮往的航空專業,並在畢業後來到航空工業西飛從事國產大飛機的相關工藝工作。
如今的「胖妞」,承載著幾代航空人的夢想,成為「大國之翼」。如今的我,也從大山裡熱愛飛機的「小軍迷」,成長為一名航空人,在追求「航空報國、航空強國」夢想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航空工業西飛 郝江華
長大後 我就成了你
1970年,姥姥和姥爺響應中央號召,支援西部建設,作為航空工業成都所第一批建所職工,從大東北瀋陽來到了大西南成都。媽媽在姥姥和姥爺的影響下,畢業後也投身到了成都所航空事業中。
而我,也已經在航空工業成都所工作了八年,是一個四歲小姑娘的媽媽了。我時常和孩子講起幾輩人的故事,不知她能記住多少,會不會沿著我的足跡,成為「航四代」走上航空之路呢?
@航空工業成都所 尹登宇
我的夢想長大了
或許是天生對機械和力量感的崇拜,每個男孩都有一個飛行員的夢。從記事起,我總會在聽到轟鳴聲時,抬頭尋找飛機的軌跡。那時候的我有一個信念——長大了一定要從事航空事業。
大學畢業後,我成為中國航空人中的一員,在功勳飛機園中,一幅幅畫面不斷在我腦海中閃過,面對激蕩的新中國航空史,面對長眠的先烈,我心中默念:先烈們,英雄的你們造就了英雄的時代,請你們放心,祖國未來的藍天,交給我們!
@航空工業凱天 蒲志勳
航空情和大國起飛
作為航空子弟,我從小就知道,我的父輩將他們的青春和激情融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一部分,融為了航空救生事業的一部分。從爺爺奶奶,到我的父母,掐指一算,我可以算得上是根正苗紅的「航三代」了。
畢業後,我回到家鄉,投身於我熱愛的航空事業,真正踏上了肩負「航空強國」使命的職業生涯。回想起孩提時的軍迷夢,依然心潮澎湃。願吾輩,雄姿英發,縱睨千古,橫越八荒,前程似海,來日方長!
@航空工業航宇 李一樊
航空夢 我的夢
我的家鄉遼寧義縣剛好位於民航航線上,童年的我經常仰望天空,對航空產生濃厚興趣,對飛機有著天然的親切感。高考填報志願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航空院校,並在畢業後進入特種所工作。
現在的我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設計員,但每當在電視中看到我親自參與設計的飛機飛躍祖國的大地海疆,自豪感油然而生,實現兒時航空夢的滿足感也會湧上心頭。
@航空工業特種所 張東亮
我的航空情緣
我是一名「90後」,或許是因為打小老爸就在我小床的正上方吊著一架架炫酷的充氣飛機,我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飛行員。大學畢業後我成為了一名聚焦外場保障工作的航空人,雖然沒有實現當飛行員的夢,但能夠作為飛行員的「天梯」,也算曲線達成願望。
回顧自己與航空的情緣,借用《士兵突擊》中李夢說過的一句話,「光榮在於平淡,艱巨在於漫長」。未來我將繼續自己的「軍迷」之路,用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強軍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航空工業上電所 王照霏
兒時夢 航空情
記得小時候的一天,父親把一枚飛機翱翔藍天的方形徽章戴在我的胸前,告訴我這個是紀念章,為了紀念我們生產的飛機飛上了藍天。那是1980年,我剛三歲,這大概就是我對航空最初的記憶吧。
畢業後,我回到了父輩曾經奉獻了一輩子的地方參加工作,繼續我與航空緣分。現在,我的女兒也喜歡航空,當她穿上我的迷彩服,端著飛機模型站在中國地圖前拍照時,我想,這也許就是我們一家三代人和航空的緣分吧。
@航空工業華燕 王健
看完了已經長大的航空人
現在再來看看還未長大的「小航空人」
當「航空夢」的種子遇到畫筆
會迸發出怎樣繽紛的色彩
佟裡薇伊(繪)
叢鶴沂(繪)
章語成(繪)
李茗嵐(繪)
馬睿祥(繪)
孟博涵(繪)
王語博(繪)
孫韻紫(繪)
劉雨桐(繪)
曾經的夢想
不管多遠都會到達
今天是兒童節
祝各位大朋友小朋友節日快樂
有夢的童年最美了
鐵粉必看
書香·航空:品讀《故宮六百年》
原標題:《童年的紙飛機,現在終於飛回我手裡》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