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正杰電器有限公司(簡稱「正杰公司」)生產的機芯板大量採用廢舊電子元件,更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家公司正常運轉時月產機芯板10萬塊左右,所需電子元件超過數千萬,誰在向其供應這些廢舊元件?
記者從市面上買來正杰公司生產的電視機,拆開機殼,發現裡面的做工很粗糙。開機不到20分鐘,機內的零件粘合處已經有熔膠的現象,並發出刺鼻的氣味。
從廢棄的電視機殼看,正杰公司的「產量」不低
佛山正杰電器有限公司(簡稱「正杰公司」)生產的機芯板大量採用廢舊電子元件,更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家公司正常運轉時月產機芯板10萬塊左右,所需電子元件超過數千萬,誰在向其供應這些廢舊元件?
追根溯源,記者調查發現,罪魁禍首是已經成行成市的拆解翻新電子元件交易。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分析中心曾提及:「混雜的電子元器件供應市場現狀,導致假冒翻新電子元器件泛濫。」
年產230萬噸電子垃圾
湖南人李旺發每天都會騎著他的板車在廣州市天河區東圃一帶的住宅小區裡轉悠,板車後面放著一個舊電腦殼,車上的擴音器不斷地重複:冰箱、彩電、電視機、電腦。不用多說,人們很容易就知曉他的職業回收廢品。
李旺發在廣州回收廢品已經10年。10年前他主要是走街串巷收購廢書、廢報、廢雜誌,但現在他的業務主要放在搜羅廢舊電器上,希望多收到舊電腦這樣的「大件」,「廢紙掙不了幾個錢,但廢電器好賣,錢也多些。」
而他的妻子則每天一大早就拿著一個寫著「電腦、電視機、冰箱、空調」的紙牌,坐在天河軟體園東北區一個角落裡,守株待兔地等著附近的居民和企業賣廢品。
李旺發夫妻倆的回收生意很好做,基本上每天都有斬獲。這是因為,作為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的中國,許多產品已進入淘汰報廢的高峰期。目前,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空調、計算機5類產品每年的廢棄量達數千萬臺,另外還有大量的手機、傳真機等電子產品報廢淘汰。
根據2010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回收化電子垃圾為資源》報告顯示,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據統計,目前全世界電子垃圾以每年3600萬噸的速度增長,其中中國年產230萬噸,僅比電子垃圾第一大國美國少70萬噸。
李旺發夫婦只是二手電器回收環節中的最低層,他們沒有能力和條件對回收來的廢舊電器和電子產品做任何處理,只是簡單檢查一下,還能用的就單獨存放起來,賣給經營二手貨的商家;不能用的,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就賣給一個跑運輸的老鄉。「好像這些廢品最後會一起運到汕頭那邊。很好賣的,他發了大財了。」
汕頭貴嶼鎮,是華南地區著名的電子垃圾集散地。除了貴嶼鎮,廣東清遠市的龍塘鎮、佛山市大瀝鎮,都是有名的「電子垃圾回收場」。
電子垃圾回收有正規與非正規之分,前者指交給專業回收處理機構及政府指定的固廢管理單位;後者主要是個體商販在居民社區回收廢品,往往容易流入到簡陋的拆解作坊進行處理。
電子垃圾的回收價值比較高,「產品」包括貴重金屬、塑料、玻璃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根據國外的研究,1噸電子板卡,可以分離出286磅銅、1磅黃金、44磅錫。復旦大學城市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星翼教授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大多數廢棄的電子垃圾,通過各種灰色渠道送到了地下拆解點。」
罕見原裝元件的華強北
「電子產品真正進垃圾堆、焚燒場、填埋場的,少之又少。它通過不同環節,已經實現了回流。」戴星翼指出,灰色渠道電子廢棄物最可能的出路有兩種:一是重新組裝,比如舊的電視機、手機拆解以後,重新組裝成二手機、翻新機,然後以便宜的價格出售。第二種,如果電子廢棄物已經沒有再利用的價值,就用強酸洗出電路板上的貴金屬。
記者在貴嶼鎮採訪時,看到街道兩旁遍布正在拆解各種電器、電路板、塑料的家庭作坊。工人們告訴記者,這裡處理電子垃圾的方法很簡單,第一步是分類,對成噸的各種電子產品進行簡單的功能測試,把尚能使用的分揀出來,簡單清潔翻新後,當作二手貨出售;第二步就是拆解,比如把電路板放在煤爐上烤軟了,用鉗子把上面的各種晶片、電容、管線等電子元件分離下來,對於含有貴金屬的元器件,通過酸洗提煉。
拆解出來的可用電子元件,經過處理後,或以拆機件或以翻新件名義流回市場。在貴嶼鎮及周邊地區,有很多電子商行,直接打出出售翻新、拆機電子元件的廣告。記者以顧客名義向汕頭市潮南區陳店鎮成發電子商行諮詢,對方一開始告訴記者是「散新」產品:「貨是原廠散裝新的,質量保證,有問題我們付來回運費包換或者全額退款。」進一步了解後,又直接說:「貨是翻新上機測試好的。」記者問能否看出翻新的痕跡,對方表示經過鍍腳,內行看得出來,批號也不一致。
深圳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在著名的華強北路,大型電子商城鱗次櫛比。當中很多商家主要就是經營翻新、拆機件。如深圳市光宇電子有限公司在阿里巴巴網絡上打出的招牌就稱:「專業供應翻新IC」,深圳華明電子商行聲稱「主營散新、翻新電子元器件。」
記者在走訪深圳華強北都會電子城時發現,一些櫃檯打出的銘牌,一邊寫著「主營IC」出售,一邊寫著「回收」。新亞洲二期一個銷售IC晶片的老闆說,靠誠信買賣,散新貨就是散新貨,翻新貨就是翻新貨,如果是拆機貨,就會告訴你是拆機貨。
在深圳華強北經營多年「山寨」手機生意的劉先生告訴記者,深圳電子元器件經銷商很多都是潮汕人。「因為他們可以比較方便獲取貨源,在這裡你想要什麼電子元件,差不多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拆機、翻新或散新件,反而原裝的比較少見。」
正杰公司廢棄的車間內擺放著幾臺落滿灰塵的報廢電視機
正杰公司的工廠早已廢棄,工廠內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空箱子
舊件翻新的「一條龍」服務
記者通過淘寶網聯繫上名為「潮興電子元件批發零售部」的網店,其主營業務為「各類三極體、二極體、電容、IC集成以及其他DIY配件」的,給出的承諾是「拆機正品、質量保證」。記者向店主詢問拆機件有沒有經過處理,對方表示「如有需要可代客戶加工翻新」。該店主稱,「我們有專門加工的工廠,進行打磨、重新刻字」,並聲稱「加工之後,看不出翻新痕跡。」委託翻新加工價錢也相應提高,以行管為例,每個加工費是0.3元。
上述「山寨」手機商劉先生則告訴記者,對拆機件進行翻新加工只是其中一種模式,「還有專門收購倒閉工廠庫存電子元器件的公司,以極低成本收購,然後重新翻新或包裝。」這些公司通常有自己的翻新設備或封裝機械,可自己印刷標籤或標牌,甚至連包裝塑料盤或編帶都可自己製作,是一條龍服務。「把回收來的電子元件包裝成名牌貨,也就不足為奇了。」
以IC為例,在深圳寶安地區,就有很多「雷射科技」或「電子科技」公司,提供IC翻新服務。如位於寶安區西鄉深圳市豐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聲稱 「可打磨各種封裝的IC」,「把原來的標識去掉再打上所需的型號、批號或品牌。」該公司承諾「只要是您想要的效果,我們都能做到」,「客戶的信息及產品絕對保密」。
同樣位於寶安區西鄉的深圳市世紀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聲稱可對「IC、三極體、電容、電阻、電感、內存、晶片、SD卡、MMC卡等」進行「雷射刻字,精密打磨,雷射去字、翻新加工」。記者向該公司業務員諮詢時,對方說:「以前公司規模較小,只有一臺打字機,現在已經發展到2臺打磨機、2臺打字機、一臺蓋面機、一臺編帶機、一臺真空包裝機,可以提供IC加工一條龍服務。」記者根據廣告所留的地址,找到該公司所在地後,雖然發現確實有工人在加工翻新IC,但在現場沒發現任何公司標識,在工商部門也查不到該公司的註冊信息。
混亂無序的「再利用」
華南理工大學副教授姜小波在答覆記者的採訪時說:「二手翻新不一定就是壞事,如果控制得好,是資源的再利用,現在有個名稱,叫『綠色再製造產業』。」他舉例: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對平板顯示器的再製造就是先將液晶顯示器、印刷線路板、冷陰極螢光燈等關鍵零部件進行拆解,經檢測合格後進行再利用。
「關鍵的問題是要有個『變廢為寶』的規範。」姜小波說,電子元器件的壽命一般達到10年以上,如果只用了幾年,原則上應該可以再利用。「如果電子元器件壽命快到了,器件性能退化,就可能影響主板的性能,也可能引起安全問題。」
戴星翼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國外對舊電子元件再利用是比較嚴格的。一般都要先對這些零部件進行性能檢測。檢測顯示性能還是非常好的、與新的沒什麼兩樣的,允許進入生產線。生產企業則會在說明書上講清楚電器採用哪些二手電子元器件,並在價格上給予優惠;性能上不如新產品,則組裝成二手貨;檢測已經不好用的零部件,則把它分類後打碎,粉碎以後重新進入原料體系。
「中國當前電子垃圾產品的回收和再利用還只是一個自發的市場,門檻、環保標準都非常低,政府的監管也不到位,問題也就頗多。」戴星翼說,電子垃圾要再利用,實際上門檻很高,小作坊式的產業水平過於粗放。
「翻新電子元件,最好的情況是拆機件,由舊機拆下來的原型號,沒壞,還可以用一段時間;但現在市面一些翻新電子元件,雖然外形相同,但參數不同,裝上去肯定不行,達不到要求。」葉宇說。
機芯板堪稱電視機的「心臟」,一塊普通的電視機機芯板,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等電子元器件數目達數百個。在電子行業,電子元器件被視為電子產品的基礎和核心。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元器件可靠性研究分析中心在一封會議邀請函中提及:「電子產品在各階段的故障大多與電子元器件有關」,「元器件的質量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子產品的可靠性」。
「從行業規範來說,電子產品不允許擅自使用舊電子元件。因為每個電子元件有使用壽命,當在電子產品中使用舊元件,按照木桶原理,其整體壽命就由舊元件壽命決定了,但舊電子元件很難分辨它的壽命。」葉宇說。
類似電視機機芯板採用翻新電子元件的行為,實際上很隱蔽,一般很難發現。葉宇透露:「如果翻新技術好,又被組裝在電子產品裡,普通消費者沒有能力作出判斷,即便是專業人士,也未必能100%分辨出來。」
「目前電子元件供應商還是比較老實的,一般會告訴生產廠家其出售的電子產品是翻新還是舊的,但半成品及成品商則不會這樣做。」葉宇說,這導致的結果就是生產者知道元件性質,只有買整機的人蒙在鼓裡。「如果生產商跟元件商勾結起來,要發現造假難度很大。」
責任編輯:楊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