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過一夜的饅頭切薄片,平底鍋加少許的油,把饅頭片,煎至兩面金黃,不用蘸蛋液,隔壁小孩都饞哭了……
北方喜歡蒸饅頭吃,尤其是用當年的新麥,用老面引,蒸出來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咬上一口,非常香。但是蒸饅頭比較麻煩,蒸一次饅頭加上發麵的時間,冬天差不多要一整天,夏天也要幾個小時。所以說常常一次蒸很多,然後放在冰箱裡保存。
想到缺吃少穿的時候,要是能吃個饅頭,那簡直美的要上天,現在天天吃饅頭,反而覺得吃不出什麼新花樣,所以說就想辦法倒騰各種樣子吃。有的時候會拿饅頭切碎,然後放上雞蛋在鍋裡煎成饅頭雞蛋餅,我小時候家裡經常給做這個吃。
最簡單不過的就是煎饅頭,煎饅頭不能用新蒸下來的饅頭,剛剛出鍋的新蒸下來的饅頭不好切,太軟,切出來沒有形狀,煎的時候油和切面接觸不均勻,不好吃。一定要用放過一天,或者是在冰箱冷藏過的饅頭,涼透了的饅頭會比較容易切,切出來以後切面是非常整齊的。
切面非常整齊的饅頭,在煎制的時候,才能夠讓油接觸均勻,出鍋後自然就會兩面都是金黃色,酥脆好吃。怎麼煎饅頭才能夠用油少還很酥脆呢?有人說蘸蛋液,蘸蛋液以後,也是挺好吃的,但是和直接用油煎饅頭不是一樣的口味。我們今天說的是,直接用油來煎饅頭,不加雞蛋液的那一種,加雞蛋液的是不酥脆,但是有雞蛋香的口感。不加雞蛋液的主要是,油煎過的的麥香,加上酥脆的口感。
還有的人喜歡把饅頭泡一下水,道理是一樣的,想用它來把饅頭和油隔離一下,但是絕對不能夠蘸水,饅頭是蜂窩狀的,吸水太快了,一蘸水饅頭中間馬上就泡了,煎出來不好吃,也就是說,水只能有多薄就多薄的一小層,一蘸水水分被饅頭吸進去了,自然難吃。那應該怎麼樣才能夠保證饅頭片上的水只有薄薄的一層呢?
現在開始揭秘吧,別看只是一個小改動,煎饅頭出來之後的口感相差是很大的,不信你下次可以試一試。那就是用小刷子,蘸上一點水,往饅頭兩面輕輕的塗,薄薄的一層,然後再去煎,這樣保證用油很少,而且做出來很酥脆,賣相也相當好看,總體來說,步驟就是:
第一,饅頭切片,用小刷子,兩面刷薄薄的一層水。
第二,平底鍋放上少量的油,放饅頭下去煎。
第三,饅頭翻面之後,如果鍋裡沒有油了,要再稍微加一點油。兩面都煎到金黃,就可以出鍋了,直接吃,或者是放其他的佐料都可以。
這個方法適合喜歡吃煎饅頭,又不願意吃油太多的人!
靠譜的美食每天發布!歡迎大家關注【美不美美食】,關注我,下次才能找到我!人生,唯有愛與美食不可辜負!歡迎您點讚,留言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