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家中的孩子往往很多也都是獨生子女,受盡父母爺爺奶奶的寵愛。所以,從現實角度講,現如今嬌生慣養的孩子可謂不在少數。有的孩子可能有一點點事情不如他心意,他就會出現極度不滿,任性,目中無人,憤怒,暴躁的不良情緒。
匪夷所思,只是上錯地鐵,女孩竟然「以下犯上」
前不久,有個事件讓人唏噓不已。在武漢地鐵2號線的一個地鐵站上,一個女孩居然很瘋狂地用腳飛踹另外一個女子。如果對方這個女子只是一個陌生人,或者普通朋友,或許大家只是認為不過是簡單的兩人矛盾,但是沒想到這個女子竟然是她的媽媽。
原來這個女孩的媽媽只是因為帶著孩子上錯車,結果下車後就遭到女孩的用腳猛踹。旁邊的路人勸阻,女孩還直接動手打人,後經媽媽勸阻兩人才上車離開。
很多網友不禁搖頭嘆息,這樣的孩子真是不孝,這樣的孩子遲早會被社會教訓的。當然也有網友有不同的聲音,認為這個女孩還處於叛逆期,家長們需要好好的教育才行,女孩可能存在一定的暴力傾向,要加強疏通和管教。
孩子稍有不滿就發脾氣是什麼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三歲的孩子稍有不滿就伸手打父母,但是父母卻從來捨不得動孩子一根指頭。孩子和家長玩遊戲時,孩子只能贏,不能輸。孩子喜歡什麼,家長就想方設法送到他們的身邊。
孩子逐漸地從小在家中養成「唯我獨尊」的習慣,變得自私慾膨脹,絲毫不懂得感恩。再加上現在網路遊戲、宣揚暴力的圖書、影視等的不良影響,還沒有學會對自己負責的孩子,往往會選擇以暴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當孩子試圖用打人的方式解決問題或者發洩內心的焦慮、憤怒時,父母必須儘快制止其暴力行為。
孩子稍有不滿就發脾氣,存在暴力傾向,應如何教育?
第一,改變教育方式,立規矩,講道理,進行引導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正是教育的好時機。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和孩子商量定好家庭教育規矩,有獎有罰。按照制定的規矩,監督孩子的行為習慣,孩子的行事準則,自然會以規矩為準繩,慢慢的養成好習慣和自主能力。
孩子犯錯,必須要抓住孩子犯錯的原因,進行引導教育。不僅要改進孩子的行為,還要糾正孩子的心理變化。
第二,身正為範,做好家長的榜樣,給孩子的前進指明方向
俗話說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孩子受家長的影響也會慢慢向家長模仿學習!如果家長遇到家庭矛盾,講道理,不武斷。孩子在遇到類似的事情,處理之時也會模仿家長。所以,家長的個人行為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長用打罵來教育孩子,雖然這是一種無奈的做法,但也可以說是「無能」的表現。因為你沒有別的辦法應對孩子,只能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最後,你會發現,打罵不僅不能解決孩子問題,反而激化親子關係,增加家庭矛盾。
第三,教給孩子溝通的技巧,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方法
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和方法,就會引發孩子直接的矛盾。這個時候,父母就要放下身段給孩子嬉戲的場景。和別人的溝通方法,以及遇到問題的正確的處理辦法,讓孩子比較理性的去看待問題。而不是簡單粗暴用暴力來解決。
麥太優品的育兒專家表示:當孩子出現這種容易情緒化、脾氣急躁、易怒等心態問題的時候,父母必須高度重視,這絕對不是小問題,必須和孩子進行及時的溝通,這樣才能儘可能扭轉他走向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