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名學生被恐怖分子擄走!奈及利亞一中學爆發嚴重恐襲事件

2020-12-16 兵器世界

14日,經奈及利亞警方證實,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中學遭武裝人員襲擊,數百名學生失蹤。

卡齊納州警察發言人甘博·伊薩(Gambo Isah)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所位於坎卡拉的政府中學於12月11日晚遭多名持AK47自動步槍的武裝人員襲擊。

(圖為武裝匪徒襲擊後的該中學教室)

伊薩說,警方與襲擊者進行了槍戰,這讓部分學生有機會翻越學校的圍牆逃往安全的地方。在警方與該武裝分子交火時,一名警察中彈受傷。

伊薩稱,該學校共計600多名學生,其中約400人下落不明。「警方、奈及利亞軍隊和奈及利亞空軍正與學校聯合調查失蹤或被綁架學生的實際人數。」 伊薩表示搜救隊正在全力尋找並營救失蹤學生。

(圖為事發後人們聚集於校園內)

該鎮居民曼蘇爾·貝洛(Mansur Bello)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恐怖分子帶走了一些學生。」

據悉,奈及利亞近年來學生綁架事件頻發,大多為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所為。該組織所發動的最惡劣事件為2014年4月14日,博科聖地組織武裝人員在奈及利亞東北部博爾諾州奇博克當地學校宿舍綁架了276名女生,其中50多名逃脫,100多人先後獲釋,目前仍有大約100名女孩下落不明。

上月底,該極端組織大批武裝分子向奈及利亞博爾諾州一處村莊發起襲擊,據悉有數十名農民喪生,另有多名婦女遭到綁架失蹤。

奈及利亞民眾對頻發的恐怖襲擊怨聲載道,奈及利亞軍方及政府針對各地的暴力事件及恐怖活動多次開展軍事活動。軍方消息稱,在今年以來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消滅128名「博科聖地」武裝分子,其中包括15名高級指揮官。奈及利亞總統穆罕馬杜·布哈裡日前曾表示,聯邦政府向武裝部隊提供必要支持,加強打擊該極端組織力度。

今年早些時候,英國有消息稱,歐洲多國與包括奈及利亞在內的多個非洲國家舉行了一場線上會議。在此會議中,各國國防部及軍方代表就反恐問題達成共識。在隨後其發布的聯合聲明中各方表示,將儘快共同成立一支名為「塔庫巴」的聯合作戰部隊,共同對付以「博科聖地」為主的極端組織,這一聯合部隊有望於明年初加入到反恐行動中。

相關焦點

  • 蘭臺說史•恐襲簡史:恐怖分子都有哪些襲擊手段
    而不到24小時,曼徹斯特警方又在當地一商場逮捕一名可疑男子,懷疑與恐襲有關,一時間人心惶惶。稍後,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英警方確認曼徹斯特爆炸案嫌犯身份,嫌犯名叫薩爾曼·阿比迪,22歲,出生於曼徹斯特,來自利比亞家庭。恐怖主義犯罪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頭等難題。自去年起,僅僅是被ISIS認領的發生在歐洲嚴重恐襲案件,就多達七件。而發生在戰火紛飛的中東地區的恐怖襲擊,更是多不勝數。
  • 奈及利亞一中學遭襲300多名學生失蹤
    12月12日,人們走在發生襲擊事件的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坎卡拉的學校內。新華社/美聯 阿布賈消息: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州長阿米努·馬薩裡13日說,該州一所寄宿中學日前遭不明身份武裝分子襲擊,目前仍有333名學生失蹤。 據馬薩裡介紹,襲擊事件發生在11日晚,遇襲中學共有839名學生。襲擊發生後,部分逃跑的學生返回學校。目前失蹤的學生中,一部分人遭武裝分子綁架,一部分人逃跑後不知去向。
  • 奈及利亞一中學數百名學生失蹤事件後續:至少17名學生獲救
    澎湃新聞12月17日消息 當地時間11日晚間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寄宿中學遭不明身份武裝分子襲擊,致數百名學生失蹤。奈及利亞一名官員表示,至少有17名失蹤的學生於當地時間15日獲救,已和家人團聚。半島電視臺16日援引奈及利亞當地媒體的報導稱,一名奈及利亞官員表示,目前,大多數被綁架的學生困在臨近的贊法拉森林中,已有至少17名學生於15日獲救,另外發現2名學生不幸身亡。事件發生當日,不明身份武裝分子騎摩託車衝進該學校,與安全部隊展開了激烈的槍戰,並迫使數百名學生逃到周圍的森林裡躲藏起來。據此前報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稱對該事件負責。
  • 奈及利亞300多個學生被擄一周後獲救
    奈及利亞三百多個學生被擄走一周後獲救,無人死亡,官方稱會安排他們儘快與家人團聚。伊斯蘭激進組織「博科聖地」承認責任,但政府指事件是當地幫派分子策劃。獲救學生在官員護送下進入政府大樓,部分人披著毛毯,他們舉行簡單禱告儀式,有官員到場慰問。
  • 倫敦橋恐襲後英首相放狠話:要恐怖分子每一天都在服刑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一場倫敦橋恐襲案,不僅將有關暴力犯罪者減刑話題推到了英國輿論的中心,也讓法律和治安問題佔據了英國大選前社會問題的首要位置。恐襲案發生後第3天,據多家英媒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度誓言:將加強監獄刑罰和治安,確保恐怖分子每一天都在服刑。英國路透社報導稱,談起日前發生的倫敦橋恐怖襲擊案,詹森1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他在即將到來的大選中獲勝,他將加大對監獄系統的投資力度,並加重刑期。
  • 美國研究員:沙烏地阿拉伯資助了9·11事件的恐襲分子
    13年前,美國國會就9·11恐襲進行調查並發表報告,其中有關沙烏地阿拉伯長達28頁的內容,引起軒然大波。但由於文件過於敏感,直到最近得以面世。 不同於廣為流傳的「28頁」,該文件實為29頁,涵蓋了美國國會9·11事件調查報告的第415頁至443頁。然而,如今放出的版本尚不完整:被刪改的詞句語段合計長達三頁,所以我們看到的仍然不是完全版本。
  • 巴黎恐襲第8個兇手是誰?恐怖分子資料背景照片曝光
    法國警方掌握的線索表明,阿卜杜勒-薩拉姆在比利時租用至少兩輛汽車,前往巴黎後,於13日晚與同夥在巴黎多處地點發動襲擊。他的4名同夥引爆炸彈背心自殺,另有3人在與警方對峙中死亡。  調查顯示,恐怖分子分3個小組分頭行事。
  • 《查理周刊》恐襲案宣判,14名被告最高被判30年
    當地時間12月16日(周三),巴黎特別重罪法庭就《查理周刊》相關恐襲事件的14名嫌疑人作出判決。2015年1月,因刊登諷刺漫畫而出名的《查理周刊》編輯部遭遇伊斯蘭極端分子庫阿奇兄弟襲擊,造成12人死亡。
  • 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稱為奈及利亞校園襲擊事件負責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綜合消息:據外媒報導,極端組織「博科聖地」宣稱,對日前發生在奈及利亞西北部卡齊納州一所寄宿中學的襲擊事件負責。據法新社15日報導,奈及利亞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發表聲明稱,早前襲擊了該所寄宿中學並綁架了數百名學生。
  • 德國人只是打嘴炮,恐怖分子可是真要襲擊美軍,5名中亞人被逮捕
    當地時間4餘人15日,德國警方在德國西部的北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州突襲了多處恐怖分子窩點,行動中逮捕了4名來自塔吉克斯坦的恐怖分子,據悉,這一系列突襲行動的情報來自於此前已被逮捕的1名塔吉克斯坦恐怖分子。
  • 亡者與英雄:華人在海外遇恐襲,如何保平安?
    【恐怖襲擊:籠罩在歐洲上空的噩夢】資料圖:比利時警察戴面罩搜查布魯塞爾恐襲案嫌犯公寓。在過去兩年裡,歐洲大陸被恐怖襲擊的陰霾持續籠罩,安全形勢極其嚴峻。西班牙巴塞隆納貨車撞人恐怖襲擊事件再次為各國的「反恐」事業敲響警鐘,也說明了歐洲仍處於反恐鬥爭的最前線。
  • 【環顧】又是學生遭綁架!這是該國不到10天內的第二起
    當地時間26日凌晨,奈及利亞西北部扎姆法拉州塔拉塔-馬法拉地區一所公立女子中學遭武裝綁匪襲擊,至少317名女中學生被擄走。
  • 「查理」事件重演 丹麥咖啡館遭恐襲
    造成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瑞典藝術家為此次恐襲目標  丹麥咖啡館遭恐襲  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僅過去一個多月,類似襲擊事件在歐洲再次上演。據路透社今晨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下午,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家咖啡館發生槍擊案,造成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
  • 外媒對待俄羅斯恐襲的態度,讓我們再次看到了西方世界的雙重標準
    該名嫌疑人有著伊斯蘭背景。俄羅斯總檢察院已將這起爆炸案定性為恐怖襲擊事件(terrorist attack)。然而,在這場令人痛心的恐襲面前,部分西方媒體卻再次使用雙重標準進行報導,各種「陰謀論」迅速蔓延開來。
  • 全球恐怖組織排行榜,「帶頭大哥」竟然不是IS?
    貝魯特事件顯然沒有巴黎事件那麼大的「新聞價值」,而上周IS在自己地盤殺了166位平民,知道的人更加寥寥無幾。11月20日,發生在西非馬裡的事件,如果不是因為中國考察團遇襲,國內關注的人可能也不會太多。關於恐怖襲擊,我們知道的遠遠沒有真實發生的多。
  • 奈及利亞300多學生失蹤!女生遭割喉當性奴,男生被洗腦殺人
    然而在奈及利亞,每一天都像這一年一樣,跌宕且魔幻。12月11日晚,奈及利亞卡茨納州的一間寄宿學校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當晚,在夜色籠罩下,近百名武裝分子騎著摩託車,槍殺了校門口的一名警察後直接衝進學校。他們不管學生害怕與否,拿著手中的AK47向天空射擊,顯然是有備而來。
  • 奈及利亞300多學生失蹤!女生遭割喉當性奴,男生被洗腦殺人!
    然而在奈及利亞,每一天都像這一年一樣,跌宕且魔幻。12月11日晚,奈及利亞卡茨納州的一間寄宿學校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襲擊。當晚,在夜色籠罩下,近百名武裝分子騎著摩託車,槍殺了校門口的一名警察後直接衝進學校。他們不管學生害怕與否,拿著手中的AK47向天空射擊,顯然是有備而來。
  • 倫敦橋恐襲追問:被假釋者犯下血案,是政府缺錢還是監管疏漏
    事件在英國引起震動,人們不僅對兩名遇難的劍橋學生感到悲痛,還想要政府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為什麼這樣一個危險人物會提前出獄,還在倫敦街頭輕而易舉地實施一場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正值大選緊要關頭的各黨派打起了「口水仗」。英國首相詹森在恐襲事件發生後稱,是「左翼政府」頒布相關法律,讓嫌疑人被提早釋放。
  • 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原標題:法國恐襲事件時間線:浪漫之都的危情三日  視頻:法國恐怖襲擊事件:警方將嫌疑人圍困在建築物中 來源:中央電視臺   中新網1月10日電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法國《查理周刊》恐襲事件,當地時間9日傍晚以多名嫌犯被擊斃而告一段落。自7日雜誌社遭襲,到8日槍殺女警,再到9日雜貨店劫持人質,兩夥有關聯的恐怖分子連續製造襲擊劫持事件,讓「浪漫之都」經歷了「危情三日」。
  • 恐襲頻發 讓德國、法國迷失方向
    這是約5個月後,比利時再次發生恐襲傷亡事件。很多人對此已不感到吃驚,一是因為這個「頻度」遠比不上平均水平——一家美國著名防恐監測網站統計稱,敘利亞和伊拉克之外恐襲的發生頻率是84小時;二與歐盟兩大領導者法、德的遭遇有關:德國一周曾發生4起恐襲事件,但「受傷」程度仍不及法國。雖然7月底以來太平無事,但法國國內軍人出現在街頭已是常態,德國社會的相關爭論也趨於激烈。有人稱,歐洲的政治軸心在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