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免疫 守衛健康: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雲」聚寧波

2020-12-20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寧波11月29日電 (記者 張玘雲)11月28日,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香港科學工作者協會、寧波市科學技術協會、寧波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在寧波舉行。來自內地和香港的免疫領域專家學者圍繞「呵護免疫、守衛健康」這一主題展開對話,就免疫評估、免疫治療和老年免疫健康等領域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2020內地、香港青年科學家對話: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高峰論壇暨寧波老年免疫健康研討峰會」現場。張玘雲 攝

免疫學是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免疫狀態的全面評估和免疫治療,更是健康管理、疾病治療以及疫情預防的關鍵。在本次論壇上,內地和香港的相關領域專家以「雲會議」的形式,圍繞免疫評估、免疫治療和老年免疫健康等免疫學領域的重要問題開展學術交流,推動免疫評估、免疫治療的學術發展,老年免疫健康專業領域的科研轉化以及技術普及;促進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的轉化,並促進建立國家級別免疫資料庫,為未來重大老年疾病治療,突發疫情防控,開發免疫藥物和精準個體化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作為中國科協批准的內地與香港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項目,本次對話論壇匯集了十餘位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醫學精英,大家圍繞免疫學的研究分別做了主題報告。與會專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內地與香港在醫學等科技領域的交流與協作,共同推動中國的醫學事業發展,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來自內地和香港的青年科學家們也在本次論壇上發表了在免疫學領域的研究成果。青年科學家們表示,非常喜歡這樣的學術交流平臺,他們可以碰撞思想、交流理念,提升自己學術視野和科研能力。

線上參加本次研討峰會的香港科協主席萬鈞非常看好青年一代:「信息化時代,青年人對新技術的掌握更快,他們是我們的未來。」她表示:「這次峰會只是一個開場,後續會從多方面跟進,繼續開展對話交流,培養更多的傑出青年科研人才。」

曾獲2015年中華醫學科技一等獎、2016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藍輝耀教授表示:「科學對話是兩地青年科學家互相學習、共同討論科學的機會。通過對話,可增加兩地青年科學家的學術交流,利用學術交流平臺,增強兩地青年科學家的相互了解。」

與會的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李先亮談到這次會議時表示:「這次會議與學者們碰出很多火花,希望未來能夠擴大交流範圍,讓更多的學者參與進來,也讓更多人了解到免疫評估與免疫治療,推動建立國家級別免疫資料庫。」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更新和老齡化時代的趨近,未來免疫健康管理和免疫為核心的疾病防治模式以及老年免疫健康新理念都非常值得進一步探討和思索。

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緊跟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先後成功創建成為全國首批老年照護師培訓基地、浙江省唯一一家老年專科護士實踐基地,2020年7月成立老年醫學中心,有效地整合內部資源,培養老年醫學相關人才隊伍,推動了學科的發展。並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了寧波大學老年病研究所。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書記劉琳表示:「希望能夠將寧波市的老年醫護康養體系做到全國領先,我們也將努力為之奮鬥!」

與會專家表示,本次論壇聚焦免疫評估和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加強了學科領域內的交流,這將有力推動國內免疫健康和免疫為特色的疾病研究發展,為人們打開未來健康之門奠定基礎。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港澳青年內地「雲實習」收穫多
    座談會邀請相關專家圍繞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青年就業主題開展專題講座,實習生、實習機構代表以及港澳青年機構代表交流分享了活動感悟和對港澳青年工作的建議。首次以線上形式開展「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是由文化和旅遊部倡議舉辦的內地與港澳青少年交流品牌項目,旨在促進港澳大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加深他們對中華文化和祖國國情的認知與了解。
  • 香港青年暑假內地交流忙
    探訪內地歷史古蹟,感知當地風土民情,領略華夏山河如畫,了解國家發展歷程……這個暑期,形式多元的香港青年內地參訪活動如約而至。凸顯人文特色,注重交流體驗,主題活動讓香港年輕人受益良多。恰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循藍圖有序鋪展,走訪內地的香港青年,在開闊視野、增廣見聞之外,又對把握新時代國家發展脈搏、謀劃自身未來發展,擁有了絕佳的契機。有助於培養國家觀念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青年發展工作是本屆特區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
  • 恆天然安滿ASSURA香港上市 從母體建起免疫屏障
    香港2019年2月1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全球領先的乳製品加工和出口企業 -- 紐西蘭恆天然集團旗下專業母嬰營養配方品牌安滿™在香港市場推出了一款升級版孕婦奶粉產品ASSURA™,通過突破性科研技術,從母親懷孕伊始便幫助建立免疫力,給予母親和寶寶領先一步的溫暖呵護。
  • 香港中國商會:《施政報告》激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出一片天」
    中新社香港11月27日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了其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香港中國商會認為,該份《施政報告》內容全面,讓不同群體從中受惠,亦配合國家發展方向,為香港青年提供了就業及創業的支持政策,激勵他們到內地「創出一片天」,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香港大學7位年青科學家獲2020年度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020-09-2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青年成都「初體驗」:和內地青年攜手「一加一大於二」
    香港青年成都「初體驗」:和內地青年攜手「一加一大於二」 2019-08-23 20:01: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香港4000多名青年2019年獲得內地實習機會
    新華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王茜)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18日在回答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2019年民政事務局通過實習計劃已為4000多名香港青年提供到內地實習的機會。徐英偉認為,赴內地實習將有助於加深香港青年對內地就業市場、職場文化及發展機會的認識,協助他們訂立未來工作方向、累積工作經驗和建立人脈網絡,繼而有助於他們日後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 「持香港特區護照,你就是中國人!」香港青年,回內地看看
    香港特區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早前就《國歌法》本地立法舉行公聽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香港青年「敵視祖國」或涉教育制度問題,他強調即使說自己不是中國人,都不會改變是中國人的事實,「你持有香港特區護照,你就是中國人!」
  • 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 獲2020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2020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樂清籍青年科學家陳擎獲此殊榮。陳擎,1986年出生樂清市樂成鎮,2016在結束哈佛大學博士後研究之後,加入香港科技大學,在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和化學系任教,同時也是該校能源研究院執行委員會委員。他的研究一貫秉持基礎科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方針。陳擎在香港科大領導和參與了多個儲能材料相關的大型項目,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學術界的好評和工業界的青睞。
  • 廣大內地青年寄語香港攜手解決問題上下一心共謀發展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團結一致 匯聚力量——廣大內地青年寄語香港攜手解決問題上下一心共謀發展  新華社記者  「願香港繁榮穩定。」「內地與香港血濃於水,應攜手努力,為美好的未來拼搏!」……  連日來,廣大內地青年心繫香港,針對香港當下局勢,通過多種方式紛紛表達心聲。
  • 田學軍:香港學生報考內地高校熱情高漲
    2020年上半年,兩地高校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發「雲課堂」「雲遊學」「雲會議」,不僅體現出兩地師生的交流熱情,也成為對交流新形式的探索,「線下+線上」的交流模式使距離更近、更便捷。  記者:2019年,教育部辦公廳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申請中小學教師資格有關問題的通知》,請問目前是否有香港居民成功獲得在內地中小學任教的資格?
  • 內地青年赴香港考駕照 送500元紅包被捕
    陝視新聞:【港媒:內地青年香港考駕照,送500元紅包給考官被捕】一內地來港青年考客貨車路試時,以500元塞予綽號「李小龍」的考官,青年考試後被捕。九龍汽車駕駛教師公會董事長衛守勳稱,香港社會很廉潔,怎麼會容許這樣的事發生?別說500元,即使5000都不會收。
  • 香港啟動「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助青年拓展視野
    新華社香港2月18日電(記者 郜婕)香港特區政府18日啟動「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計劃2019」,攜手18家大型企業為香港大學生提供赴內地或海外實習的機會。  啟動禮在特區政府總部舉行,為去年參與這一計劃的學生頒獎,並公布今年計劃詳情。
  • 「雲上中國內地館」亮相第19屆香港國際授權展
    故宮博物院展示頁面的部分授權產品1月11日,第19屆香港國際授權展在線上開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指導、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主辦、中傳創展(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雲上中國內地館」同步亮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情況下,香港貿易發展局首次將國際授權展首次移師線上舉行。「中國內地館」組織方充分響應國家對文化和科技融合提出的要求,採取「雲展示、雲洽談、雲配對」+「線下藝術展」的「線上+線下」形式,打造全新的「雲上中國內地館」。
  • 一個香港青年看"香港青年"
    「香港青年」這個群體因而成為了社會焦點。 有不少內地學者對香港青年作出分析,嘗試探索他們的思想及其來源。雖然當中不少是青年學者,但畢竟他們不在香港生活,無可避免會多少帶點紙上談兵的味道;亦有「港漂」(在港讀書或工作的內地人)嘗試分析,但由於他們並非在香港土生土長,留港時間亦未必很長,觀察往往帶點片面,尤其是暴徒毆打內地旅客、打砸內地企業商鋪後,更會激發他們對香港青年的怨恨,分析可能出現偏差。
  • 內地青年香港考駕照包500紅包給考官被捕
    據參考消息網2月12日報導,港媒《明報》稱,何文田天光道駕駛考試中心發生學生涉嫌行賄考官案件,一名內地來港青年考客貨車路試時,以500元塞予綽號「李小龍」的考官,青年考試後被捕,11日被轉送廉政公署北角總部接受調查。
  • 香港教育界:青年易被「妖魔化內地」誤導,該強化愛國主義
    來源:中國新聞網5月4日,香港金紫荊廣場氣氛莊嚴。超過2000名來自香港和內地的青少年及各界人士會聚於此,參加隆重的升旗儀式,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中新社洛陽7月26日電多位在河南洛陽參加交流活動的香港教育界人士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希望香港青少年全面看問題,避免被別有用心人士和有些媒體誤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總幹事陳陸安表示,隨著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群組的興起,很多假新聞及妖魔化內地的漫畫充斥其中,加上香港一些媒體的誤導,令年輕人容易受到影響。
  • 香港青年談居住證新政:更放心去內地工作
    中新社香港8月17日電 (記者 殷田靜子 王姝 香企容)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的《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辦法》)為長期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香港居民提供多項便利。多名香港青年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法》的出臺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機遇和可能性。
  • 90後香港青年的感悟:要了解內地,就得親自去看看
    新華社香港11月28日電 題:要了解內地,就得親自去看看——一位「90後」香港青年的感悟  新華社記者 李豫川  李佳斌是一位土生土長的「90後」香港男生,看上去很潮,也很陽光,他喜歡讀中國歷史,研究中國古詩。過去幾年中,他頻繁穿梭於香港和內地之間。
  • 香港特區政府為本地青年提供約250個內地及海外暑期實習機會
    中新社香港6月14日電 (記者 阮曉)香港特區政府14日推出「企業內地與海外暑期實習先導計劃」,16間企業代表將為香港青年提供約250個內地及海外的實習機會。當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及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出席計劃啟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