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退伍季,想對老兵說點什麼?

2020-12-19 業餘軍迷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又是一年退伍季,又是一朝離別時。現役的戰友們轉眼就要各奔東西,陪伴了數年的戰友,生活了數載的營區,都將會做個告別,這一別往往都很難再相見。

最後一個軍禮

每當這個季節退役的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回想起那段時隔多年的往事,一切時光倒轉,往事歷歷在目;從宣布命令下軍銜到聚在一起吃餃子;再到一起相擁淚別,一首《駝鈴》或是小曾的《送戰友》結束這短暫而漫長的軍旅生涯,再和戰友踏上離別的火車,軍旅生涯從此畫上了句號,即使與戰友再次相聚那可能也是多年後的事情了。

淚別

寫到這裡我依舊思緒萬千,不知道我的特種兵老班長怎麼樣了,也不知我那老單位還在否,時隔多年,我不得不承認短暫的軍旅生涯使我得到了「重生」,改變了原本的我,就像網絡上說的一樣:「當過兵的人,就像土燒成了陶,永遠回不到土的狀態,即使後來破成了碎片,每個碎片依然」。

踏上離別的火車
避坑指南

1、退伍費大部分存起來或者是給父母

2、不要相信各種「朋友」說的存他那邊利息高,容易血本無歸

3、合理分配退伍費,做好未來的職業規劃

4、條件允許的戰友讀個大專或者是拿一個大專證,有證後面找工作方便

5、走正道,不要相信那種高昂利潤報酬的又輕鬆的工作,搞不好是傳銷

6、找工作注意正規渠道,不要在朋友或者說所謂的戰友通過介紹去,容易被割韭菜

7、創業加盟被割韭菜,血本無歸

8、老戰友拉你去境外超高薪資的工作,多半是傳銷騙子

9、借錢給八竿子打不著,距離但半個中國,關係又不好的「戰友」

10、戰友喝酒鬧事,打電話叫你去打群架幫忙,不要去(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法治社會!)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歡迎老班長評論補充)

最後還是想說:「歡迎戰友回家,祝各位戰友在地方大展宏圖,前程似錦!」

相關焦點

  • 退伍季——老兵的「軍種符號」
    八年、十二年、十六年......總是說退伍遙遙無期,而今軍旅餘額已然不足。在軍營的大熔爐裡,從稚嫩到剛強,從逃避到擔當,歲月的磨痕給臂章增添了些許滄桑,領花被時光雕刻得愈發精緻,平凡的「軍種符號」見證了老兵們不平凡的軍旅生涯。
  • 退伍季來臨!老兵們最容易掉進去的3個坑,望各位戰友知悉
    又是一年退伍季,在部隊中,你們將最美好的青春交付給國家,你們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了人民,回到社會,你們默默無聞,卻敢於與歹徒搏鬥,保護人民的財產,你們是最可愛的人。今天筆者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思路,退伍老兵們最容易掉進3個坑,一旦掉進這三個坑,那必定是吃大虧。
  • 這個旅的退伍老兵 臨別前給部隊留下了「5件禮物」
    &nbsp&nbsp&nbsp&nbsp又是一年退伍季。即將離別,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的老兵們,在他們最後的軍旅生涯裡,依依不捨地為旅隊官兵留下了「五件禮物」,讓光輝傳承永續,讓強軍血脈永存。今天,讓我們走近他們,看看這群可敬的老兵,留下的禮物都是什麼。
  • 新聞特寫:火車站送別退伍老兵
    今天(9月6日),武警台州支隊139位老兵告別軍營,退伍返鄉。在台州火車站,退伍老兵與前來送行的官兵深情話別,現場溫馨動容。   武警台州支隊支隊長上官恆輝:「感謝大家兩年來辛苦的付出和奉獻,也希望大家回到地方以後,能夠更好地發揮部隊的作風和精神,為自己、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祝大家一路順風!」
  • 退伍不褪色 老兵劉金凡一年兩度捨己救人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訊(特約通訊員 胡祥勝)退伍老兵劉金凡,華容縣萬庾鎮塌西湖村村民。危急時刻,他退伍不褪色,不論嚴寒與髒臭,一年兩度捨己救人。2017年12月14日下午2點,劉金凡和其愛人騎摩託車回家,經過華石路至塌五路下坡時,他愛人發現路邊溝渠漂浮有包裝袋,溝渠中有光發出,便立刻減速查看。隨後劉金凡又發現附近有破損的摩託車後備箱,便心生警覺是否有人落水。
  • 入伍第一頓飯吃什麼,退伍最後一餐又吃什麼?老兵不禁落淚哽咽
    在中國,民以食為天,中國人對吃很講究,飲食文化豐富多樣,在不同的節日裡有著不同的食品,在特定的時間點普通的食物又有著特殊的意義。在我國,就算是軍隊也有著特殊的飲食文化,比如說對我國很多老兵來說,想起來就不禁落淚的兩頓飯,也就是入伍時吃的第一餐和退伍時吃的最後一餐。
  • 退伍不褪色,關掉燒烤店去抗洪的退伍老兵已經回來了!
    退伍不褪色,關掉燒烤店去抗洪的退伍老兵已經回來了! 前幾日,微博上一則 #退伍老兵關掉燒烤店支援抗洪#的話題 被火箭軍某部官兵刷屏
  • 讓退伍老兵不再受委屈!戰爭來臨老兵永遠不會缺席!
    ,在今天成為主角那一年,幼稚而青澀的少年郎這一刻,成熟又威武的「四有」軍人從十二月到十二月四季更迭,寒暑往來」冬季老兵退伍匯報演出,該旅「文藝輕騎兵」攜手共建單位用真情實意,為全旅退伍老兵精心打造文化盛宴,細數軍旅珍貴回憶、重溫軍旅芳華。
  • 老兵 上海市消防總隊楊浦支隊大連中隊7位戰士退伍
    又到一年一度的退伍季,武警上海市消防總隊楊浦支隊大連中隊的7位戰士就要脫下軍裝,告別他們幾年來朝夕相處的戰友。他們中不少是90後,還有服役了12年的老兵。在消防中隊大門口,老兵與戰友們緊緊相擁……  11月27日,陽光燦爛的上午,顏文斌、裴雪楓兩個即將退伍的上海小夥子正在日常清洗消防車輛。
  • 「紫牛新聞」退伍老兵關掉燒烤店赴江西抗洪
    這個場景剛好被路過的網友拍成視頻發布在短視頻平臺上,網友紛紛留言為他們點讚,並暖心祝福:一定要平安歸來!7月25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見到了剛從鄱陽縣回到蘇州的燒烤店老闆之一——退伍老兵李雷,他表示:「不盡這份力感覺過意不去。」被問及關店是否會影響收入,他直言並沒有想那麼多。
  • 退伍老兵再吹「集結號」南昌聚首敘舊話情深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王鑫報導:又是一年建軍節,近日退伍老兵洪先生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原來,他正策劃著和戰友聚會的事情,如今一切事宜都已經安排妥當,就差戰友們來了。    「我們是1993年入伍的兵,駐地就在南昌。」在等人的間隙,洪先生告訴記者,轉業後,不少戰友回鄉創業,自此就再也未見過。
  • 新兵入伍吃麵條,老兵退伍吃餃子,這裡面有什麼講究?
    新兵入伍吃麵條,老兵退伍吃餃子,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其實很多人都有一種疑問,那就是新兵入伍的第一頓飯,到底吃什麼?那麼退伍的最後一頓又吃什麼?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其實小編也是非常好奇的,那麼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了解一下吧~其實入伍的第一頓飯是吃的麵條,並且麵條在中國眼中,被賦予各種含義的,第一方面是,很多人覺得麵條有著吉祥長壽的寓意,並且在新兵到來的時候,並且還有著象徵的意義,第二個方面就是,能讓新兵感受到家裡的感覺,並且一大鍋的粉,還能讓新兵感受到,從今以後,你們就是一家人,所以就想這一大鍋面一樣,同甘共苦。
  • 退伍老兵開了家軍旅主題餐廳
    今年31歲的高巍是這家主題餐廳的老闆,也是一個剛退伍的老兵。高巍告訴記者,小的時候,自己很喜歡在電視上看解放軍穿著軍裝。於是,在自己年滿18歲的時候,他報名當兵了,從那時候起,他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對於高巍來說,部隊的生活是他這一輩子也無法忘記的深刻記憶。  「剛進入部隊,我就被剃成了一寸頭,那時候真的是很不適應這糟糕的髮型。」
  • 朝陽郵政進軍營收寄包裹助退伍老兵輕鬆返鄉
    眼下,又到了一年退伍季,為更好發揮郵政企業的社會職責,全力做好「雙擁」工作,朝陽區郵政分公司部分支局,主動對接轄區內的部隊,又一次將臨時郵局開進了軍營,直接上門為即將退伍的軍人提供包裹收寄、郵政電商分銷產品品鑑、義務兵信件郵發等業務,做到了老兵返鄉、郵政拎包。
  • 退伍老兵路過老部隊下車敬禮
    鄭熙潤見狀詢問車主車主回答:這是他們曾經服役16年的老部隊今天出差路過這裡只想向曾經堅守的地方敬個軍禮哨兵了解情況後向退伍老兵敬了個標準軍禮老兵又向哨兵回禮雖是簡單的軍禮卻飽含哨兵對老兵的敬意老兵對曾經軍營的不舍
  • 軍人退伍後發的「光榮牌」到底有什麼用?對老兵意義非凡
    在軍人服役期滿退伍的時候,由部隊進行最後的教育,動員他們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繼續為國發光發熱,有些可以選擇參加民兵,履行自己服預備役的義務,隨時準備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國出兵,重返部隊,和隊友們一起並肩作戰,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從哪裡來, 回哪裡去」的原則,會對退伍軍人給予最優渥的對待和最妥善的安置。
  • 【特克斯+網絡公益】點亮微心願 情暖退伍老兵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大力發展網絡公益重要精神,進一步推動特克斯縣網絡公益事業發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教育活動,關愛退伍老兵,弘揚志願精神。結合實際,經網信黨工委研究,決定開展「點亮微心願·情暖退伍老兵」網絡公益活動。一、活動主題(一)徵集微心願。關注「特克斯網信」微信公眾平臺,廣泛徵集退伍老兵、困難老兵群體的微心願;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動「點亮微心願·情暖退伍老兵」微心願認領行動,廣泛徵集退伍老兵、困難老兵「微心願認領人」。在後臺留言或致電0999-6682599。
  • 新兵入伍第一頓,老兵退伍前最後一頓都要吃什麼?意義非常特殊
    因為那種味道是最難以忘記的,尤其是入伍第一頓,和退伍前最後一頓飯。一個開始,一個結束,意義很是特殊。中國是美食大國,天南地北都有極具特色的美食,來自不同地方的新兵口味喜好自然有區別,那這第一頓到底該如何抉擇呢?所謂眾口難調,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炊事老兵也難讓所有新兵都對胃。於是「麵條」成了我國軍隊新兵入伍後第一餐最佳選擇。
  • 75歲的養蜂退伍老兵的故事,感動了我
    實事報導75歲的養蜂退伍老兵生活,有每一種精彩。生活是枯燥的,日復一日,每天看似都是一樣的;生活是精彩的,每一天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生活也都不一樣。在上山的路途,偶遇一位75歲的退伍老兵。剛開始,我們並不知道他的身份。因為一個橘子結下了緣。開車沿著彎彎的山路慢慢行駛,路兩邊滿是橘樹、桂圓樹。由於已經過了採摘的季節,樹上的水果都採摘完了,一個都沒有剩下。想吃新鮮果子的希望眼看就要泡湯了。
  • 面對「只進不出」的石家莊,退伍老兵「逆行」捐血救人
    面對「只進不出」的石家莊,退伍老兵「逆行」捐血救人 2021-01-14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