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死了30年,其侄子還憑藉他的威望成為法國皇帝

2020-12-19 勇哥讀史

1821年5月5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病逝於孤懸海外的聖赫倫那島,時年54歲。

拿破崙雖然已經死了,但法國人依然對他尊崇有加。1840年12月,當拿破崙的靈柩從聖赫倫那島運回到巴黎時,有90萬巴黎市民冒著刺骨的寒風,前來迎接他回家。

拿破崙有哪些後代呢?

根據記載,拿破崙的兒子叫弗朗索瓦·約瑟夫·夏爾·波拿巴,即我們熟知的拿破崙二世。拿破崙死後,拿破崙二世有望繼位,但在俄國、普魯士、奧匈帝國的幹預下,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登上王位,是為路易十八。拿破崙二世與皇位擦肩而過,被流放到國外,之後一直在外漂泊,1832年病逝於奧地利維也納。

拿破崙二世沒有完成的任務,由拿破崙的侄子完成了。

拿破崙的侄子叫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生於1808年4月20日。1815年,當拿破崙被趕下皇帝寶座時,路易·拿破崙才7歲。路易·拿破崙沒有嘗到拿破崙當皇帝的好處,卻因為拿破崙退位而流亡國外,在普魯士、瑞士等國流浪。

1830年,22歲的路易·拿破崙在瑞士參軍,成為了一名炮兵軍官,後來又加入瑞士國籍。

路易·拿破崙沒有遺傳波拿巴家族的軍事才能基因,軍事才能乏善可陳,卻頗具政治頭腦。當拿破崙二世去世後,他立下志願,繼承伯父的事業,復興波拿巴王朝,成為法國新的皇帝。

然而,這談何容易。路易·拿破崙的身份僅僅是一名流亡海外的落魄者,絕大多數法國人連他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所以,路易·拿破崙的志願看起來像是天方夜譚。

路易·拿破崙自己卻不這樣想。很快,他就將之付諸實踐,並先後幹了兩件事情。

1836年10月,路易·拿破崙悄悄回到法國,在幾個擁護波拿巴王朝的老兵的支持下,潛入法國東北部城市斯特拉斯堡,在法國防軍的兩個炮兵團發表演說,鼓動官兵們跟著自己推翻七月王朝——幾分鐘後,官兵們就把路易·拿破崙逮捕起來,送到了警察局。法國國王菲利普一世不願意審判他,將他流放到國外。

1840年8月,路易·拿破崙再次回到法國,這次他的隨行人員多了一些,有50個僱傭兵。他們興致勃勃地來到法國北部城市裡爾,卻被一小隊憲兵給滅了。路易·拿破崙在交戰中受傷,隨即被捕。接下來,路易·拿破崙被囚禁了6年。他的囚禁生活看起來並不糟糕,以至於他能夠在監獄裡寫一本《論消滅貧困》的書。

監獄的管理也不嚴格,這樣,1846年5月的一天,路易·拿破崙稍微喬裝打扮一番,就叼著菸斗,大搖大擺地從監獄裡逃出來。

路易·拿破崙的兩次軍事行動荒誕不經,卻讓他在法國民眾裡面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法國民眾從路易·拿破崙的名字上想起了拿破崙,因而對他產生了「愛屋及烏」的好感。路易·拿破崙經過兩次失敗後,也感覺到這樣的方式走不通,便改變方式,參加了議員選舉。

1848年6月,路易·拿破崙成功當選巴黎、榮納、科西嘉、下舍朗特議員。這一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制憲會議對此表示不滿,路易·拿破崙以退為進,大大方方地辭去了議員。可是當年9月,路易·拿破崙再次當選為巴黎、榮納、科西嘉、下舍朗特議員。這下子,制憲會議就沒啥說的了。

嘗到了民主選舉甜頭的路易·拿破崙,打算「百尺竿頭更進一步」。1848年10月12日,路易·拿破崙報名參加總統選舉。在這次選舉中,他獲得了法國社會各階層的普遍支持。人們受夠了30年來法國動蕩不安的局勢,迫切需要一位像拿破崙這樣的強勢人物來率領國家,重振聲威。最終,路易·拿破崙以560萬票對150萬票的絕對優勢,贏得了選舉,成為法國總統。

路易·拿破崙實現了從流亡者到總統的巨大飛躍,堪稱奇蹟。然而,路易·拿破崙的野心當然不僅僅是當一名總統。他利用自己在民眾中的巨大威望,逐步限制議會的權力,擴大總統的權力。

1851年12月2日,即拿破崙登基47周年之際,路易·拿破崙發起了一場政變,解散國民議會和國務會議,建立了獨裁統治。1852年12月2日,路易·拿破崙宣稱為皇帝,是為拿破崙三世。他所建立的帝國,又被稱為法蘭西第二帝國。

相關焦點

  • 為了打破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圍堵,拿破崙三世卻促成了德國的統一
    為了使德意志保持分裂,同時又不太弱,維也納體系將德意志境內的300多個邦國,組成了大約30多個國家,號稱德意志邦聯。這一設計的目的很明顯,德意志邦聯並非一個國家,其強大到法國不敢輕易攻擊,同時有足夠分散而不會危及到鄰國,完美!
  • 戰爭皇帝拿破崙 慘遭滑鐵盧後為何沒有被殺害?反而被囚禁?
    而法國的老百姓在拿破崙滑鐵盧戰敗之後,也為拿破崙高聲痛哭,可見他的影響力有多麼的大,可見他的將士是有多麼的尊敬於他。 縱觀拿破崙這一生,在政治上,在軍事上皆是一個手握乾坤的人。 拿破崙在法國人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拿破崙在退位之後。
  • 法蘭西極簡史:為何法國會有五個共和國,兩個拿破崙帝國?
    由於各種矛盾導致的內訌讓拿破崙迅速通過法國大革命而崛起,1793年他還是一個名不經傳的少將,1795年時卻已經成為陸軍準將兼巴黎衛戍司令。共和國內部的矛盾讓拿破崙意識到法國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統治政府,或者說領袖,於是他發動了「霧月政變」。
  • 法國君主拿破崙三世,一個帝國的悲喜劇,婚姻的致命傷害
    法國拿破崙三世,也就是拿破崙的侄子,在1808年至1873年曾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及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擔任皇帝期間,他依靠工商業與金融資產者的支持,大力促進法國工業革命。1870年法國與普魯士發生普法戰爭,在戰爭中他親臨前線,同年9月2日在色當戰敗被俘投降,法蘭西第二帝國隨之被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取代,1871年被釋放,釋放後前往英國度過餘生,1873年1月9日在英國去世。這樣一位戎馬一生的帝國皇帝愛上了全世界最美麗的女人特巴女伯爵瑪利亞. 尤琴,並且和她結婚。
  • 俄羅斯帝國將軍,拯救了法國皇帝拿破崙,改變世界歷史
    拿破崙,於1814年籤署退位聲明本文對俄羅斯帝國將軍,拯救了法國皇帝拿破崙,改變了世界歷史,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1815年春,一、失落的皇帝在拿破崙向楓丹白露宮的忠實守衛告別後,於1814年4月下旬開始流放。他的旅程將橫跨法國,預計到達弗雷瑞斯(Fréjus)港口。那裡有一艘船,正在等待將這位過往的強大英雄運送到厄爾巴島。
  • 拿破崙:我是全民公投的皇帝,我為自己加冕
    他並非僭主,而是法蘭西帝國的合法皇帝。為什麼需要一場加冕禮?       然而,也許皇帝太過驕傲、太有野心,想建立法國歷史上的新王朝,想名正言順地躋身歐洲王族之列,也許他對於帝國的正當性仍懷有不安全感,尤其是俄國沙皇或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還不太願意承認這位「篡位者」。
  • 拿破崙橫掃歐洲,為什麼兩次敗戰都是被流放,而沒有被殺?
    我們發現拿破崙用兵速度十分之快,經常通過各種穿插戰術繞到敵人後方,在他第一次主持的對奧地利戰爭之中,就是不斷迂迴把敵人繞的暈頭轉向,最後迫使他們向法國臣服,從這以後,拿破崙在法國的軍政事業便水漲船高,通過與法國貴婦約瑟芬·博阿爾內結婚,他獲得了法國一些古典君主派系的支持,使得他後面能夠成為法國皇帝,代表法國對外發動復興戰爭。
  • 30歲就成為了法國第一執政官,「霧月政變」對拿破崙有何重要意義?
    拿破崙為了最大程度的限制英國,不惜一切代價,遠徵埃及。在金字塔下維護著法國的利益,然而此時的他,卻沒有意識到法國本土上早已是危機重重。1798年底,俄、英、奧、西班牙、土耳其等國組成了第二次反法聯盟,乘虛而入。再加上法國內部由於督政府的腐敗,階級矛盾已經日益尖銳。
  • 拿破崙為何兩次退位,都沒被殺?
    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露面法國,剛一露面,老近衛軍將士們頓時眼睛都紅了,眼見曾經的皇帝陛下回來了,無不歡欣鼓舞。一場集體敬禮之後,復闢的波旁王朝,悲催的成為了歷史。法國風雲色變,一時間歐洲眾多國王皇帝們,面對曾經的死對頭居然起死回生。
  • 竟讓拿破崙與希特勒都如此崇拜?
    法國著名軍事家拿破崙曾經非常高度的讚譽一個人:「他是那種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刻,就越能表現出自己偉大的一面。」拿破崙對此人的崇拜可謂溢於言表,拿破崙是何等心高氣傲,何等意氣風發,能讓拿破崙如此高度讚譽的人物,絕對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不會比拿破崙弱。此人是誰?
  • 究竟是誰打敗了拿破崙?
    拿破崙形象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爆發,政局幾度混亂,拿破崙因軍功卓著,而步步高升,逐漸建立了自己個人威望,步入了法國政權的中心。大革命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公元1799年,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取得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政權,到了1804年,拿破崙改共和國為帝國,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
  • 普法戰爭戰敗,第二帝國瓦解,拿破崙三世毀掉了自己建立的王國?
    你知道拿破崙三世嗎?他可不是我們熟知的拿破崙,拿破崙三世名叫路易·拿破崙,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崙·波拿巴的侄子。可這個拿破崙三世也開創了一個帝國,這就是法蘭西第二帝國。路易·拿破崙想像他的伯父一樣,成為萬眾景仰的皇帝,但是不得不說的是,路易·拿破崙並沒有他伯父拿破崙·波拿巴那樣的軍事和政治才華。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
    拿破崙·波拿巴,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歷任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年-1804年),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年-1815年)。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
  •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皇帝
    上期我們聊到了通過霧月政變掌握軍政大權,成為法蘭西帝國的第一執政者,並修訂法典,出臺了許多政策來管理國家,他的政治生涯馬上到達頂峰。今天我們就來看拿破崙是如何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自我加冕為皇帝,然後打遍歐洲的。
  • 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率先拉開了歐洲反對王權的民主化進程,震驚了當時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西方世界。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革命中,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後世著名的戰神拿破崙,法蘭西人的皇帝。然而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那沒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 戎馬一生的拿破崙是如何成為傳奇人物的!
    這個人就是拿破崙·波拿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卓越的軍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拿破崙是迄今為止爭議最大的歷史人物之一。他曾被譏諷為「矮小的科西嘉人」。16歲從軍校畢業,成為拉斐爾軍團一個普通的炮兵少尉。
  • 拿破崙的兩次失敗,為何都是被流放,而不是被殺害?
    拿破崙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個人魅力的男人,在從厄爾巴島回到巴黎的路上,那些波旁王朝的法國士兵,他的舊部哭著抱起皇帝拋向空中,路易十八的將軍們倉皇的從軍營逃跑,以避免給自己的士兵俘虜,拿破崙在軍中巨大的威望是他人身安全的保證,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皇帝被害消息後的法國軍隊的暴走,那樣的場面一定是可怕的。
  • 198年前,徵服了整個歐洲的拿破崙,死於孤島
    1796年(27歲),拿破崙被任命為法國義大利方面軍總司令。他與貴婦約瑟芬結婚後,便匆匆奔赴前線。在義大利,拿破崙統率法軍多次擊敗奧地利帝國,將義大利收為附屬國。勝利的消息傳回國內,拿破崙威望高漲,成了法蘭西的英雄。隨後,他又被任命為法國埃及方面軍司令。他在金字塔下決戰,以2.5萬人大敗10萬馬穆魯克,佔領了亞歷山大。然而,由於海軍的失敗,部隊沒有補給,被困在了埃及。
  • 被打敗的拿破崙為何沒有被處決?落入敵人之手還能生還
    拿破崙在戰敗之後,他被反法同盟兩度流放,這位昔日橫掃歐洲的霸主,也到了不得不認輸的地步。最初被流放,他還具備重新奪權的能力,可隨著滑鐵盧的失利,他也徹底失去了扭轉局面的可能,不得不接受被流放至死的結局。拿破崙給歐洲各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他引領的革命浪潮,對於歐洲的封建勢力有著極大的威脅,各國都在他的手上吃盡了苦頭。
  • 1873年1月9日,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去世
    拿破崙三世,1808年出生時名為夏爾-路易·波拿巴。他的父親是拿破崙一世的弟弟路德維克,母親則是拿破崙一世的繼女奧坦絲·博阿爾內。因此,他是拿破崙的侄子,也是拿破崙的繼孫。路易-拿破崙的父母在拿破崙在位期間,成為拿破崙傀儡政權荷蘭王國的國王和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