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映的電影《被光抓走的人》或成「百億票房先生」黃渤的個人滑鐵盧——標籤化的人設,令觀眾選擇性忽略了黃渤超強的可塑性。
更意外的還在後頭。那個曾經貢獻了無數笑料的王大錘回來了,這次,顛覆以往的角色和略微用力過猛的演技,給人的印象就是——脫胎換骨。
當初,還是中傳媒學生的白客,幸運地趕上了屌絲文化的風口,在自我嘲諷、揶揄搞怪的表象下,自譽屌絲的年輕人欣賞著暢快淋漓的苦中作樂,白客也和《屌絲男士》的大鵬、《絕世高手》的盧正雨一道,一躍成為類似文化旗手式的人物。
當電影《萬萬沒想到》狂攬3.22億票房,釋放了屌絲文化最後的一絲熱情,精緻的利己主義漸成主流。
甚至連最專業的影評人,都解釋不了臺版《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前任3:再見前任》這類三觀不正、過度煽情的影片,憑什麼能拿到超出想像的票房成績。
用一個時代的謝幕來理解這個文化現象,似乎更為恰當。
成於屌絲文化,困於喜劇人設,在迷茫中尋求轉型的白客,看到了大鵬等人的努力、叫獸易小星等人的沉淪。
或許,《被光抓走的人》或許並不能一蹴而就地讓觀眾忘記,那個一臉面癱的屌絲代表王大錘,卻給出了白客更多的可能性。
從模仿者到創造者
觀眾都知道白客,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他的本名叫羅宏明。
當初,還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學生的羅宏明,專業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因興趣使然和宿舍哥們義氣,他加入了名為cucn201的配音聯盟。
用純正、專業的配音腔,去配極度不正經的日本動畫片《搞笑漫畫日和》,顛覆以往、妙語連珠的國語版《日和》,在口口相傳中被推上了網絡流行文化的巔峰。
「加了個油」、「給力喲」等網絡熱詞,至今仍時不時被提起,這種自我娛式的非主流文化,一直延續至創造了「奧利給」的抖音大神。
平心而論,白客等草根大學生放出自己配音的《日和》,更像是自娛自樂的自我展示,卻因屌絲文化的興起而備受關注,白客迎來了人生的新機遇。
籤約萬合天宜,趕上搞笑視頻短片的風口,白客與同樣懷揣影視夢的劉循子墨、張本煜、孔連順等人,在不正經的叫獸易小星執導下,拍出了純惡搞迷你劇《萬萬沒想到》,進而引發了現象級的傳播度和關注度。
讓一個屌絲去演屌絲,這是個笨辦法,又是個絕妙的主意。
王大錘這個形象,更像是屌絲文化的具象化自我畫像,簡單直接、屢受挫折,卻又享受著如夢似幻的不經意。白客聰明地用一張呆若木雞的面癱臉,幾近完美的詮釋了這種逆來順受式的亞文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一窩蜂般冒出來的各類大爽文中,本來資質平平的現代人主角,在穿越之後變得披荊斬棘、無所不能。
從瓶頸中走出來
哪怕是之後的《報告老闆》等網劇,白客極盡誇張、也與搞笑的原生態表情,依然是最大的賣點。
即便客串韓寒的處女作《後會無期》,以及《大話天竺》和偶像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這種煞有介事的原生態依然如故。
明面上,是急於尋找更多贏利點、轉型升級為正經視頻播放平臺的優酷,與萬合天宜這類靠著搞笑迷你劇起家的萬合天宜不再那麼緊密。
實際上,一代觀眾有一代觀眾的審美與精神追求,當屌絲文化漸漸退去,精緻的利己主義成為主流,一個時代戛然而止。
白客有些懵,雖然還有平臺定製劇《名偵探狄仁傑》、《西涯俠》、《鮮肉老師》的大量戲份,但人往高處走的古訓告訴他,這些並非長久之計,正劇才是正道。
《萬萬沒想到》的小夥伴中,拍過網大《不良街區》的張本煜先行一步,靠著《飛馳人生》中的秀肌肉,贏得不少曝光度。
下一個就是白客了。
實主義題材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裡,白客一改人來瘋的銀幕形象,演了一個外表粗狂兇狠、內心細膩敏感的小混混筷子,聲稱不相信愛情的他,沒被那道匪夷所思的光帶走,只能一個人面對孤獨。
片中,白客通過角色表現出來的迷茫,是如此的真實,仿佛是他發自內心的人生感悟。都說,他靠著本色出演火了,實際上,誰又能脫離生活的本色?
白客還年輕,王大錘這個角色為他積累了足夠多的粉絲,這是他厚積薄發的籌碼,卸下過往、渴望嘗試是他的動力,下一步,就是如何在影視劇中證明,一個非科班出身演員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