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紹:
國臺酒業成立於2001年,專注於醬香型白酒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三個釀酒基地均位於仁懷市茅臺鎮,是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產品定位高端客戶群體,包括國臺主產品和系列酒、定製酒及封壇珍藏酒,國臺主產品包括面向高端市場的國臺國標酒、國臺十五年和國臺龍酒等,國臺系列酒包括面向中高端市場的國臺國禮壇酒、國臺好禮和國臺醬酒等。
2019年,公司營收18.88億,在已上市的18家白酒企業裡,排第15名,淨利潤4.11億,在已上市的18家白酒企業裡,排第14名。
投資要點:基本面得分6.6分
1、醬香型白酒稀缺標的,目前A股醬香型白酒只有茅臺一家,茅臺熱或會帶來市場對醬香型白酒的追捧。
2、茅臺引領了醬香型白酒的消費,醬香型白酒的市場空間還在擴大,國臺過去三年增速非常快,IPO融資後或打破公司資金瓶頸,未來頗具增長潛力。
3、公司為家族企業,IPO前實際控制人家族持有84%,IPO後預計仍將持有75%左右,警惕實際控制人風險。
4、白酒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體量小,知名度並不高,既不像全國性龍頭如茅臺五糧液那樣在消費者那裡擁有信仰,又不像地產酒龍頭那樣有歷史悠久的地域基本盤,在競爭中恐有落敗風險。
評級細項:
1、行業前景(佔比20%) 8分
公司屬於白酒行業,2016年以後我國白酒的銷量持續下降,但伴隨消費升級,中、高端白酒銷售佔行業比重不斷提升,白酒行業呈現分化發展的特點。同時,茅臺的一騎絕塵地位帶來了醬酒熱,推動醬香型白酒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市場佔有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公司產品定位高端,佔營收比重80%以上的高端產品定價在500元/500ML以上,這一價格帶受益於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白酒擴容以及醬香型白酒擴容。
2、市場地位(佔比20%) 6分
白酒市場,儘管競爭格局相對分散,但卻明顯的,擁有市場影響力的龍頭企業。濃香型有全國性龍頭如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地產龍頭有洋河、今世緣、古井等,均在各自市場上擁有一定的影響力,醬香型白酒茅臺一騎絕塵,習酒、郎酒也頗具知名度,清香型有龍頭山西汾酒。
國臺酒業體量小,與已上市的18家白酒企業相比,營收規模排在第15名,在行業裡話語權相對要弱。
3、成長潛力(佔比20%) 7分
2018年,國臺營收增長了105%,淨利潤增長了406%;2019年國臺營收增長了60.46%,淨利潤增長了70.87%。
增長如此快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把握住了2017年以來的白酒復甦與消費升級,公司通過加強銷售體系管理、廣告品牌宣傳等,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推動了國臺的放量。
同時,公司不斷提價,高端酒噸酒價格由2017年的30.58萬元提升到2019年的42.68萬元;中高端噸酒價格從2017的的12.66萬元提升到了2019年的21.13萬元。
當前,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相對較高,IPO後,公司擴大產能,或能推動持續放量,並且受益消費升級,有望獲得量價齊升。
但是,該行業競爭激烈,公司知名度並不高,在競爭中恐有落敗風險。
4、財務質量(佔比20%) 7分
公司的毛利率逐年提升,從2017年的71%提升到2019年的75%,淨利潤率2019年為21.75%,顯示出很好的盈利能力。
從現金流看,公司的銷售回款良好,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超過了營收,經營現金流淨額常年大於淨利潤,顯示出公司的淨利潤含現金量非常高。
資產負債方面,公司基本上無應收帳款,卻有不少的預收款項,主要是因為公司多數情況下採取先款後貨的方式,這也顯示出公司對經銷商擁有一定的議價權。
2019年公司有息借款上升比較大,短期借款2.02億,同比上升了1.5億,長期借款由零增加到3.75億。這顯示公司在滿足業務發展中,資金有些吃力,IPO之後或會緩解。
5、公司治理(佔比20%) 5分
公司控股股東為國臺集團,閆希軍、吳迺峰、閆凱境和李畇慧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閆希軍和吳迺峰是夫妻關係,閆希軍、吳迺峰與閆凱境是父母子關係,閆凱境和李畇慧是夫妻關係,可見,國臺酒業實為家族企業。
發行前實際控制人共持有84%,發行後預計實際控制人持股仍在75%左右。
另外,公司第一大客戶為實際控制人控制,2019年佔公司營收比4.26%,需要警惕實際控制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