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茅粉事務所 (ID:maofen009),經授權轉載。
誰會是醬香酒第二大上市企業?
多年的追逐,目前還沒有結果,但近期兩家採取「傍茅臺」式營銷的IPO之路都傳出了新的消息。
一家是號稱「茅臺鎮第二大醬酒企業」的國臺酒,一家是自稱「兩大醬香型白酒之一」的郎酒。
近日,繼國臺酒業發布招股書,證監會網站又發布了郎酒股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目前的情形來看,儘管二者都有上市的隱憂,但郎酒的可能性更高。但不管誰上市,沉下心來做品質才是長遠的必經之路。
01
品牌度
茅臺酒作為中國白酒龍頭企業,品牌度顯然甩了郎酒、國臺酒、釣魚臺等好幾條街。
在白酒行業,如果做不了第一第二,就只能淪為區域性酒企。
得益於醬香酒上市企業只有茅臺作為代表,在茅臺酒帶動的這輪醬香酒的發展中,郎酒的品牌力也得到了提升,此外,郎酒本來就被稱為川酒六朵金花之一,再加上郎酒定位於高端和次高端的「青花郎」、「紅花郎」品牌系列產品被大力推出,推動了郎酒的品牌知名度,
有趣的一點是,郎酒拋棄了以前隱晦的「醬香典範」宣傳語,啟用「中國兩大醬香白酒之一」「碰瓷」茅臺後,讓更多人知道了郎酒的存在。
前段時間,一個不怎麼接觸白酒的朋友說:「因為兩大醬香白酒之一這句話,大家都說郎酒一年給茅臺免費做很多廣告。「
不管怎樣,反正郎酒是被人記住了。
反觀國臺酒,說到底還只是茅臺鎮的酒企,即使是茅臺鎮第二大醬酒企業,但與奔著千億去的茅臺,以及奔著百億去的郎酒相比,規模不到20億元,是典型的區域性酒企。
02
市場份額
根據貴州茅臺2019年年報,2019年營收888.54億元,同比增長15.10%;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2.06億元,同比增長17.05%。
中泰證券研報的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茅臺佔據了整個醬香白酒市場75%以上的份額,在醬香酒企數量激增的現在,其他醬香型白酒企業的廝殺相當激烈。
當然,拿郎酒、國臺酒與茅臺酒作為對比,肯定會有強烈的反差,畢竟在目前的上市酒企中,貴州茅臺一家的營收就佔據了三分之一,拿走近一半的淨利潤。
不過將國臺與郎酒來進行比較,也有巨大的差距。
從郎酒的招股說明書來看,2019年實現了營業收入83.48億元,淨利潤24.24億元,這一成績放在當前的上市酒企來說,居於山西汾酒之後,算是前列。
2017年至2019年,郎酒的營收分別是51.2億元、74.79億元、83.4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04億元、7.12億元、24.25億元。
而國臺酒的招股書顯示,其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73億元、11.76億元和18.8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7100萬元、2.47億元和3.74億元。
儘管近兩年增速明顯,但是體量、規模依然過小。
03
營銷體系
茅臺對於渠道,有絕對的定價權。
在這輪白酒的大牛市中,茅臺的利益鏈上不僅有茅臺,有經銷商,還有各種各樣的酒商、小黃牛,再加上茅臺渠道改革以來,不僅有原本的成熟的經銷商體系,還新加入了大量的商超、電商渠道。
以飛天茅臺酒為代表的茅臺酒市場,流動性很強,但其他白酒就不一定了。
郎酒的銷售網絡算是比較健全了,但長期因「向經銷商壓貨」而被詬病,不管是2013年白酒行業寒冬以前,還是2015年郎酒改革以後,都存在這樣的現象。
「郎酒經銷商向來壓力大,打款、壓貨、扣減費用等等,目前青花郎與紅花郎動銷一般般,叫好不叫座。」 「河南茅粉會王佔甫」表示。
在白酒行業,壓貨本來是一個常見的現象,但如果市場的消費力不夠,則很難迅速消化掉,也就透支了未來的市場銷量,同時也打擊了經銷商積極性。
而國臺,壓貨的形勢很嚴峻。國臺主要以團購渠道為主,但國臺品牌度有限,雖然近幾年進行了改革,但銷售網絡依然不健全,動銷緩慢。
數據顯示,2018年,國臺酒業存貨高達12.16億元,甚至要高於其2018年11.44億元的全年營收。
王佔甫分析道:「國臺的產品線也很不完善,沒有太低端的產品衝市場,大部分產品以團購銷售為主,雖然酒質還不錯,但品牌度不行,團購阻力挺大的,大家都只認茅臺;2010年前後又開始大規模擴張全國的專賣店,但基本上很難長期維持,很快就都消失了。」
04
長期看品質
郎酒與國臺酒,都是多年前就傳出要上市,但是至今還沒有上市的企業,國臺酒此前甚至還送出過不少股份,比如酒訂得多的客戶也有。
在這輪白酒的大牛市中,醬香酒的勢頭迅猛,這也撩動著醬香型酒企上市的心。
在上市這方面來說,郎酒品牌度、規模以及企業管理都比國臺酒更有優勢,而國臺酒儘管有貴州省茅臺鎮的醬酒產區的醬香酒品牌上市的強烈訴求,但在品牌度、規模、管理等方面劣勢明顯。
「第二醬香型酒企的上市,原來呼聲最高的是習酒,但是上市計劃泡湯了,這個機會就留給了郎酒。」王佔甫表示。「2016年白酒行業回暖以後,郎酒進行了品牌淨化,收縮戰線,砍掉了很多品牌,主做廠裡的主力品牌,2018年開始慢慢步入正軌。」
在他看來:「汪俊林的個人的魅力,包括他的團隊,以及近年來的一系列淨化行動,都給市場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再加上營收數字對於郎酒的上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反觀國臺酒,感覺近幾年上市無望,還需要時間。
誰會成為醬香型白酒第二家上市公司呢?不論是國臺,還是郎酒,對於茅臺來說,都是好事情。畢竟王者是孤獨的,沒有競爭,獅子也會犯瞌睡。
當然,不論是國臺,還是郎酒,還是其他醬香型白酒企業,上市也好,不上市也好,都不是成功的秘訣。
目前看到的營收數據,有很大一部分是得益於這輪醬香酒的牛市,經過市場的檢測還要時間,郎酒曾經就有營收百億跌去了70%的情況。
茅臺穿越牛熊的秘訣,只有四個字:匠心釀造。
來源:茅粉事務所
(本欄目內容推薦均來自讀者投稿或截取自網絡,僅出於傳遞信息的目的,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不代表酒業時報官方聲音,亦不代表酒業時報贊同文章觀點。您可以添加「酒業時報」或微博@酒業時報 與我們就文章內容交流、聲明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