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幹部標準裡,政治標準始終排在第一位。
在幹部的使用和管理中,考準、考實政治素質始終是一個難點。幹部政治素質如何培養、怎麼考察?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如陝西鹹陽市的黨性體檢,遼寧阜新市的「四考四看」等,都有一定成效。
2019年起,商南縣探索出臺幹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幹部政治鑑定「三色」管理《辦法》和幹部政治素質考察操作《細則》,形成指標設置、考察評價、機制完善結果運用的「閉環式」幹部政治素質考察機制。
這些辦法的綜合發力,初步解決了幹部政治標準概念化、考察方式方法走過場和考察結果難運用等一系列問題。
商南縣試馬鎮郭家埡村萬畝白茶基地
讓政治素質 「形象、可視」
「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主動擔當、履職盡責情況」,「發揚鬥爭精神,應對風險挑戰,處理複雜問題情況」……在提拔考察縣電子政務中心幹部馮庭記時,參加測評幹部都收到了一份《幹部政治素質考察「正向定性」指標評議表》,上面詳細列出10個項目,並設有「好、較好、一般」三個評價等次。
政治上是否忠誠、政治定力怎麼樣、政治擔當又如何?政治素質相對抽象、難量化,基層組織部門在具體操作時不易把握,考察幹部,往往上來就問幹部有什麼特點、業績如何,對幹部的政治素質考察卻無從下手。
從2019年10月起,商南縣考察幹部時,首問政治素質。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被細化為20項定性評價指標。
與「正向」相對的,還有「反向」指標。包含「與黨離心離德,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心懷不滿、說三道四,妄議、調侃黨中央大政方針」等10項負面清單,同樣設有「有、沒有、不清楚」三個選項。
除此之外,考察組還要印證核實幹部政治素質考察10項「定量指標」,並根據評分細則進行現場打分,指標評分細化到「按時繳納黨費」「經常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等。
馮庭記的「正向定量」指標評分表顯示:96分,扣分的原因也一一詳細寫了出來。
除了做正反向評議,他的同事、縣政府辦綜合二股股長徐建濤,對考察組談了馮庭記具體的政治表現情況,其中缺點必談。
在幹部任前考察工作中,部分人存在不願談、不會談、不敢談的心理,認為考察只不過是走形式,或是有「老好人」思想,認為說缺點就是給別人「穿小鞋」,會耽誤別人的大好前程,會影響同事之間的關係。
「人無完人,咱們的幹部也不可能沒有缺點。現在,我們在進行政治素質考察時,要求談話對象至少說出被考察人選的兩個缺點。」縣委組織部辦公室主任周鴻說,「最重要的是,談話同時也在考察談話者,看這名幹部能不能說真話,做到公平公正。」
為防止有的談話對象談缺點表述不準確、評價不到位,縣委組織部對一些共性的優缺點進行匯總,定製了「菜單式」幹部行為特徵評價表,談話對象可以「照單指認」,也可以自擬內容。
「忙於日常事務,理論學習不夠」是過去經常出現的評價,甚至成為幹部缺點的「萬能答案」。事實上,理論修養是幹部綜合素質的核心,「如果理論學習不足,何談政治素質?」
2019年12月,商南縣出臺新任科級幹部任前理論考試暫行辦法,把政治理論水平測試作為政治素質考察的一項重要內容,與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掛鈎。成績不合格的,暫緩任用,隨後補考仍不合格的,取消任職資格,不予任用。
對於這項規定,商南縣執行的異常嚴格和慎重。除了3名幹部因理論考試不足80分被暫緩任用外,縣委組織部還為兩名幹部專門召開過部長辦公會。
這兩名幹部的理論成績剛好80分,縣委組織部在徵求了幹部所在單位主要領導意見,結合實際具體情況,最終開會研究後認定,兩人考試成績為「合格」。
「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幹部成長,不是要有意為難幹部。」商南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王峰說,以考促學,倒逼幹部主動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升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而不是把「理論學習不足」掛在嘴上。
徐建濤對此深有感觸,政治素質考察規範、嚴謹後,「講政治,對普通黨員幹部來說,更多體現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小節中,比如平時注重政治學習、不傳播小道消息、遵守上下班時間,等等。」
駐村幹部和養殖戶交流家禽銷售情況
讓考察方式 「經常、貼近」
商南縣是產茶大縣,人均近一畝茶,茶葉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2008年,商南成立茶產業發展局,隸屬於縣林業局,朱先魁是其中一名業務幹部。
當時,商南新建的茶園都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越冬。作為中國茶葉生產地的最北端,新栽的茶葉幼苗越冬的成活率僅為50%。發展茶產業,護苗迫在眉睫,朱先魁便開始摸索小拱棚保溫保溼技術。
經過一年多試驗,朱先魁得出結論,小拱棚完全可以保護茶苗越冬。一畝地只需投資2000元搭棚,冬天保溫夏天遮陰。「越過第一個冬天,就足夠茁壯應對寒冷,現在幼苗成活率基本達到100%。」朱先魁說。
商南縣茶產業發展局局長朱熙敏說:「政治上忠誠可靠、工作業務熟練,我認為朱先魁是一名優秀幹部。」上級單位商南縣林業局直屬機關委員會給出的評價意見也顯示,朱先魁政治表現良好、廉潔自律。通過正反向測評,對他的定量指標評分為94.4分。
這些還不足以反映朱先魁的政治素質嗎?商南縣委組織部給出的答案是:不夠。「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表現,也是對幹部政治素質考察的重點。
社區黨組織出具進社區報到服務評價意見,將直接交給考察組,最終結合單位黨委(黨組)進行政治、廉政「雙鑑定」並出具結論性意見。
東崗社區黨建共建聯合會對朱先魁進社區服務的評價意見,不僅有「優秀等次」的評價,還包含了他參加過社區活動的名稱、次數和具體內容。
2019年12月,在縣茶產業發展局幹了11年的朱先魁,經過層層嚴格考察,被推薦到商洛市茶葉研究所任所長。
「幹部政治素質要考準考實,就得經常性、近距離、有原則地接觸幹部,全面、歷史、辯證地評價幹部。」縣委組織部幹部股股長葉騫說,除了進社區,商南縣還經常運用「拉家常」式的家訪。
「政治素質是幹部從政履職所有素質結構中的核心與關鍵,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這就需要在考察幹部時形成合力、共同把關。」商南縣教育考試中心主任王先虎說。
2018年底,商南縣從紀檢、組織、政法、人社等部門精選200名政治可靠、作風紮實的幹部組成幹部考察員隊伍,王先虎就是其中一名。幹部考察員定期跟進培訓,並動態調整補充。
另外,在正式考察前,組織部門先核查幹部「八項家事」等內容,由紀委監委、政法等部門出具相關鑑定意見,還同步了解巡視巡察、審計、網絡輿情和信訪等情況,形成聯動評判。
商南在幹部一年試用期結束時,還要再進行政治素質考察,實行「任職試用期滿考核政治表現有問題的,延長試用期或免去試任職務」。
不少組工幹部坦言,政治素質很難通過一時的外在表現精準識別,也難以通過單一的幹部檔案、現實表現材料等記錄精準研判,須全面綜合分析,才能把幹部政治素質考準考實。
除了提拔期間的考核把關,每年目標責任考核時,也要同步進行政治鑑定,鑑定結果進入個人檔案。2019年11月,商南對全縣643名科級幹部進行首輪政治鑑定。結果顯示,41人「橙色」、18人「黃色」。
「科級幹部政治鑑定『三色』管理辦法,旨在加強通過日常工作了解幹部,通過正反向測評和核查鑑定進行綜合評定,紅色放心大膽使用、優先鼓勵激勵,橙色取消評優資格、限期整改提高,黃色一票否決,作出組織處理。」商南縣委組織部幹部股副股長祝心怡介紹。
讓識人導向 「清晰、鮮明」
「有人落水了!」2017年6月,在十裡坪鎮政府加班的程鎮聽到喊聲,連忙跑出辦公室救人。
就在大家沿著河邊搜尋的過程中,程鎮發現落水者的蹤跡,直接從3米多高的河壩上跳入水中。他一邊拼命向河邊遊,一邊緊緊拉著落水的村民。等把人交給岸邊接應的同事,程鎮悄悄地離開了。回到辦公室,他才發現腿被石頭劃開一道口子,眼鏡也丟了。
2020年6月,程鎮被提拔為十裡坪鎮組織委員,成為班子中最年輕的成員,他有些意外,「我性子急、實踐經驗少、領導能力不足,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程鎮的這次任用,不僅僅是因他關鍵時刻的突出表現,還參考了入職以來的一貫表現。5年前,程鎮考錄到全縣地域最偏遠、自然條件最差的十裡坪鎮,包扶過貧困村、當過計生專幹,無論是什麼工作,只要需要他就上。
「如果單論資歷,程鎮或許還得幾年熬。」十裡坪鎮黨委書記王重良說,「上山滅火他帶頭、水災救援他爭先,談到政治素質、工作態度和能力,程鎮肯定能勝任這個職務。」
「政治素質是好幹部的基石,政治素質存在問題的幹部堅決不用,符合中央要求和時代精神,堅持和探索,把它做實,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工程」商南縣委書記許水兆說到。
商南縣對政治素質考察成果運用的導向很鮮明,將政治過硬的幹部大膽使用起來,把政治不過關的幹部堅決拿下去,「政治標準成為選人用人的硬槓槓」。
2019年,一名幹部在經過分析研判和動議、民主推薦層層程序後,在考察環節卻出現了問題,這名同志在2018年到2019年期間,不按時過組織生活,不能按時繳納黨費,經過研判和縣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報經縣委同意,最終,這名幹部被停止研究任用,並收到了「提醒卡」,原單位黨委和相關系統進行全面整改。2019年以來,因政治素質考察不過關,商南還暫緩任職3人、延長試用期1人。
針對考察中發現的問題,商南縣會書面反饋政治表現問題清單和不足之處,還要求限期整改並書面上報整改情況。183名幹部收到「提醒卡」,整改687個問題。
對那些政治素質高、政治表現好的優秀幹部,商南縣也不吝獎勵,於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重用。
商南縣衛健局副局長冀顯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通過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匯總上報,反應迅速、敢於擔當,為全縣科學抗疫提供了準確全面的大數據參考,還帶動了身邊幹部積極主動投身抗擊疫情。
2020年5月,他從三級主任科員晉升為二級主任科員。除了冀顯剛,還有31名幹部因在疫情防控中政治表現優秀,優先晉升了職級。
為深入了解幹部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生態環保、疫情防控等工作中的政治表現,商南縣出臺幹部參與重要工作、重點項目、重大事件、重大鬥爭「四重」政治表現考察《辦法》,樹立重一線、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
2018年12月,湘河鎮黨委書記任宏偉叫來陳豔芳,「包扶蓮花臺村,你行不行?」
「行。」陳豔芳沒有遲疑。蓮花臺村是鎮上貧困人口最多的一個村,包這樣一個村,擔子不輕。
山大溝深,人多地少,蓮花臺的村民只能外出務工謀生。到村上走訪入戶後,陳豔芳開始思考尋找蓮花臺的出路。「何不把多餘的勞動力組織起來?」2019年1月,陳豔芳與村幹部多次交流探討,蓮花臺村成立了德本建築勞務公司,通過村企聯建的方式,承攬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景點打造等工程施工。
如今,村裡的勞務公司總收入已經超過百萬元,一年能直接帶動100多人就業。
看到蓮花臺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陳豔芳既高興又自豪。她對工作付出的多,對家庭的關心卻少之又少。疫情期間,她是鎮機關唯一一個衝在防控一線的女幹部。每當年僅2歲的女兒隔著視頻喊媽媽時,她只是擦掉眼淚繼續進村入戶。
幹部的每一份付出和努力,組織部門都看在眼裡,記在檔案中。陳豔芳因政治過硬、工作出色,被推薦為副科級後備幹部。
「開展政治素質考察,運用好結果是關鍵,在樹立鮮明用人導向的同時,重點要放在幹部培訓提升上,使思想淬鍊和政治訓練更精準,有效。」商南縣委組織部部長彭書旺說,「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邊考察、邊探索、邊總結、邊提升,進一步優化完善評價體系,操作流程和考察方式,不斷把幹部政治素質考察工作落細落實。」
記者 王雅
作者/來源:當代陝西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