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是教師成長的主陣地,讀寫是語文教師的必備素養,專業尊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華彩樂章。在這條崎嶇而風光無限的道路上,我一路跋涉一路歌……
陝西省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寶雞市陳倉區陳倉初中語文教師楊軍輝
2015年,我榮獲陝西省教學能手稱號。難忘賽教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多少個日子灑汗水,多少回案頭不懈怠,多少次磨課到深夜,多少天假日在講臺。多年的積澱在短期梳理後,迷茫卻湧上心頭:薄弱的內功捉襟見肘,專業成長進入了「高原期」。於是,我暗暗地在告訴自己:一切歸零,再攀高峰!
思來想去,我決定要把公開課作為自己的「練兵場」。第一節市級公開課《故宮博物院》上完後,我專門為此寫了首詩,可見當時喜好展現個人才華,文體意識不強,學情把握不準。送教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講得糊裡糊塗:解讀教材功夫沒少下,根據文本體式和學情選擇教學內容的意識卻很淡薄。
前兩次失敗的教訓很深刻。接著,在鳳縣的一節公開課上,我的一個問題「你們喜歡富春江的美景嗎?」竟然問得學生們啞口無言。我冷汗直冒,轉念一想,散文是作者個性化的感悟,欣賞文章不錯,沒必要強迫學生喜歡那裡的景色啊!我努力鎮靜後說:「是啊,同學們身處秦嶺深處,滔滔的嘉陵江、秀麗的鳳凰山,已經讓同學們見慣不慣了。我們可以不喜歡富春江的美景,但誰肯定最喜歡?」學生們紛紛說:「吳均!吳均!」我順勢引導:「吳均覺得這裡最美——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此刻,對於文本,學生恍然頓悟。一堂課在有韻味的朗讀聲中結束,我用線條將文字巧妙勾連,形成三座山樣子的板書,錦上添花。這節《與朱元思書》,有設計感,學情把握準,文體意識強,較好地踐行了王榮生老師提出的「明學情,定起點;明體式,定終點;中間搭上兩三個臺階」的閱讀教學設計理念,得到了聽課教師的青睞。
獨行快,眾行遠。2016年,我加入了曹公奇名師工作室。在導師曹公奇的引領下,我閱讀了王榮生教授的《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閱讀教學設計的要訣》等著作。王教授的文字像一縷縷春風,吹醒了沉睡的種子;像一扇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了窗外的風景。「學然後知不足」,這時我才認識到,所謂省級教學能手,其實只是我們專業發展的開始。
曹老師常常說,語文教師一定要能寫。近幾年,我每年寫近三十篇論文,並開始見諸報端。第一次拿到《教師報》樣刊的激動如在眼前,第一次領稿費的心跳此刻還未平息,我強烈地感覺到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的驕傲與榮光……
2019年11月,過五關斬六將,我終於成為一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何為學科帶頭人?學科帶頭人要做什麼?學科帶頭人的未來在哪裡?古城西安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特級教師閆妍老師的講座《在實踐中提煉教學主張》,講述她如何苦苦求索形成「體驗語文」的教學主張,讓人醍醐灌頂。我本來還自我感覺良好,一下子就覺得離「學科帶頭人」好遠,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教育部領航名師王林波老師告訴我們,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主張,要不斷研究、不斷思考、多上好課、長遠策劃、深度思辨、大膽實踐!他作為國家「領航計劃」的培養對象,讓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走出培訓禮堂,我心裡沉甸甸的。侷促於小天地,天真地以為自己「已窮千裡目」,哪知「才上一層樓」!不過,我的內心更堅定:愈是艱難處,愈是修行時。
行,然後知差距——這差距其實也是追趕目標和努力方向。目前,我以工作坊為平臺切實發揮示範引領和骨幹帶動作用,一點點朝著目標邁進,爭取早日成為名副其實的初中語文學科帶頭人。
延伸閱讀:
編輯:關中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