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婦女報 | 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需更精細更有力——關注第七個...

2021-01-08 澎湃新聞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男女平等原則是憲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為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提供了明確的憲法依據。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即將進入「十四五」時期,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期,希望各界進一步提高對保障婦女權益的重視程度,加快婦女事業發展進程。

權利平等保護是憲法的基本原則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我國現行憲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小楠告訴記者,憲法規定了婦女在各方面同男子平等的權利,明確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這充分表明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是國家義務,需要通過法律政策、執法司法以及法律援助等加以落實。

「權利平等保護是憲法的一項基本原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教授郭延軍表示,我國一直都很重視推動男女平等,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就規定了男女平等原則。中國共產黨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所領導的革命,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婦女解放。20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逐漸制定完善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法治國、依法執政首先就是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重點就是要有效實施憲法、落實憲法。」郭延軍說,強調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這對於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必定產生積極影響。

郭延軍進一步解釋,首先體現在立法上,憲法實施的基礎性環節就是要制定相應的法律,因而促進男女平等的法律制度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其次,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擔負著合憲性審查的職能,全國31個省(區、市)建立了法規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它們都會將男女平等的憲法原則具體落實到立法和政策的制定、實施和監督各環節,使男女平等的法治保障更加健全。

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

現行法律制度還有待完善

我國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劉小楠看來,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籌備和承辦』95世婦會以來,我國不斷制定和修訂法律法規,保障男女平等、禁止性別歧視的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已經逐步形成並完善了以憲法為基礎,以婦女權益保障法為主體,包括100多部單行法律法規在內的保障婦女人權和男女平等的法律體系。

郭延軍認為,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保障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機會的法律,一類是對婦女權益給予特別保護的法律。

郭延軍告訴記者,在保障女性和男性具有平等機會方面,現行法律已經關照到婦女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以及婚姻和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過,從具體細節來看,現行法律制度還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相關立法可以進一步具體化和精細化,即將一些抽象原則和規定具體化為有效可行的法律標準和措施。比如在就業領域,就業性別歧視仍然存在,並且變得更加隱蔽。法律應當能夠提供明確的判斷就業性別歧視的方法,充分保障女性的平等就業權。

郭延軍認為,在對婦女權益的特別保護方面,現行法律根據女性的特殊性主要關照了女性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和人格尊嚴。這主要體現在對家庭暴力、性騷擾、拐賣綁架婦女等問題的治理和對婦女在職業安全、勞動保護等方面給予的特別照顧。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對性騷擾作出了規定。在郭延軍看來,有關性騷擾尤其是職場性騷擾的預防、治理和消除方面需要儘快制定更加具體、細緻的法律規範,制定更為具體有效的保障措施和對違法者課以更加嚴格的法律責任。

「關於婦女職業保護方面的法律制度則有需要反思的地方。」郭延軍說,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沒有很好處理特別保護和機會平等的關係,比如有關退休年齡的差別對待。二是沒有很好處理特別保護和女性職業自由之間的關係,比如根據體力勞動的強度限制女性的職業領域。三是未能很好解決生育給女性就業帶來的不利影響。

郭延軍認為,解決上述問題,要重新審視對男女差別對待的法律政策,評估對女性社會地位產生的影響,避免表面是保護女性其實造成以保護的名義歧視女性的問題。既要對現行法律中不必要的特別保護措施予以清理,也要進一步研究能夠有效減少生理性別差異主要是生育對女性職業產生不利影響的法律制度,比如制定更為科學的生育保險制度,平衡女性、用人單位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利益,共擔生育成本。

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

需要與時俱進

憲法第四十八條強調「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劉小楠認為,這對於法律具體落實憲法原則,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這些年立法司法行政等部門對男女平等理念的認識水平不斷提升。」劉小楠告訴記者,但是調研中也發現,一些部門對於就業性別歧視的危害認識不到位,在司法實踐中,就業歧視案件的當事人能夠獲得的賠償數額非常有限,處罰額度過低。

劉小楠發現,國際上關於「同工同酬」的概念在發展變化,此前一般認為是相同工作、類似工作同等報酬,現在普遍認為是同等價值的工作同等報酬,即「等值同酬」。法律在落實憲法關於「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的規定時就需要與時俱進,進一步細化和發展。我國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男女收入差距逐漸擴大,其中部分原因就是沒有實行「等值同酬」。

2014年,消歧委員會對中國執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情況進行評估。劉小楠介紹,評估意見建議中國加強對公職人員開展性別平等培訓。對公職人員的職業培訓特別是領導力培訓應當增加男女平等的內容,給更多女性機會,培養女性領導力。

「我國在培養和選拔女幹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仍需要加強暫行特別措施。」劉小楠說,比如在相關法律政策中對女幹部規定相應的配額,加大培養選拔女幹部的力度。

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政治權利、文化教育權益、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財產權益、人身權利、婚姻家庭權益等六大方面,具體落實憲法第四十八條的原則規定。「15年過去了,社會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希望儘快完善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增強可操作性。」劉小楠說。

基於當下婦女權益保障的現狀,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還需要做哪些工作?

郭延軍認為,要重點在執法上下功夫。已經制定的促進男女平等和保障女性權益的法律制度要能夠切實有效地實施。比如關於家庭暴力的預防和治理,反家庭暴力法應儘快完善相關實施細則,將法律規定的告誡制度、庇護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等落實到位。在司法方面,涉及女性權益保障方面的案件比如涉性騷擾、就業性別歧視等案件都存在舉證難的問題,司法機關應當研究和建立能夠平衡各方當事人權益且易於查清事實真相的舉證制度,通過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案例形成比較清晰的裁判標準。此外,要加強婦女權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宣傳,婦女自身要強化權利意識和男女平等意識,整個社會要真正樹立男女平等價值觀和踐行男女平等憲法原則。

劉小楠認為,應加強法規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的規範化建設。在國家層面探索建立法律政策性別平等評估機制,建立評估機構,制定評估標準和程序,將男女平等原則納入法律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全過程。將性別與人權教育納入各級教育體系。從學前教育起,就應促進女孩和男孩之間平等、合作、相互尊重並共同分擔責任。還應完善工作機制,強化和落實婦女權益保障的政府責任。

文章來源丨中國婦女報

記者 | 王春霞

編輯丨徐千惠

司法部出品

歡迎投稿到郵箱sfblwtg@163.com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婦女報 | 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需更精細更有力——關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是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的典範
    ,遼寧省婦聯作為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按照《遼寧省婦聯繫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要求,以「建設法治遼寧·巾幗在行動」活動為載體,面向廣大婦女宣傳《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與婦女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廣大婦聯幹部和婦女群眾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維權能力,為建設法治遼寧貢獻力量。
  • 保證憲法全面實施 落實男女平等原則
    12月4日是我國第六個「憲法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將對落實憲法上的男女平等原則產生哪些影響?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
  • 大遼姐姐說法|民法典是落實男女平等憲法原則的典範
    落實普法責任送法到你身邊近年來,遼寧省婦聯作為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的成員單位,認真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按照《遼寧省婦聯繫統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要求,以「建設法治遼寧·巾幗在行動」活動為載體
  • 「男女平等」70年:憲法原則·基本國策·施政綱領
    確立男女平等憲法原則,以法律形式賦予和保障婦女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適應新中國各項事業建設的需要,中國共產黨把徹底解放婦女,充分發揮婦女在新中國建設中的作用擺到了重要位置,把男女平等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原則確立下來,組織制定實施一系列法律法規賦予婦女平等權利,提高婦女社會地位。
  • 將推進性別平等納入「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_中國婦女報<20141118...
    ■ 張立2014年10月23日,是「中國時刻」。這一天,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在北京勝利閉幕,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描繪了法治中國的美好願景,為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促進性別平等事業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期。這一天,聯合國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在日內瓦審議中國執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消歧公約」)第七、八次合併報告。
  • 憲法日再倡男女平等 全國婦聯發布「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大案例」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4日電(記者 楊月)「今天是國家憲法日,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貫徹實施20周年,《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10周年和北京市婦女代表大會成立20周年。今天,我們驚喜地看到,保障婦女權益、促進性別平等的法律法規越來越全面。」
  •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
    18年來,在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下,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對推動我國婦女事業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深化全社會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認識,推動基本國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婦女報》編輯部特推出「問答國策——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知識問答」。1、 男女平等基本國策首次提出是何時?
  • ...尊重婦女 關愛兒童 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
    【中山婦聯的2020】③ 尊重婦女 關愛兒童 貫徹落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 2021-01-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女平等 憲法怎麼說?
    2014年我國以立法的形式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開展憲法意識、憲法觀念、憲法權威的宣傳教育活動。婦聯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繫婦女群眾的橋梁紐帶,積極引領婦女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大力弘揚憲法精神和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增強婦女群眾的憲法意識
  • 男女平等原則在中國離婚制度中的內涵變遷
    在1950年婚姻法中,男女平等是指男女權利平等;在1980年婚姻法中,指男女共享權利、共擔義務;而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則是保護婦女與男女平等發展並重。在我國民法典修訂進入快車道的今天,如何使男女平等原則落實到婚姻法的具體制度中,從形式平等向實現實質平等更進一步,仍然值得討論。
  • 為婦女擎起法律保護的藍天_中國婦女報<20170401期>第A1版:綜合新聞
    □ 中國婦女報·中華女性網評論員25年前,第一部關於婦女權益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正式頒布,標誌著我國婦女權益保障進入了法制化的新階段。從此,推動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落實有了更加有力的制度保證,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有了專門的法律護航,婦女事業的未來發展呈現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 「普法課堂」憲法宣傳周,讀懂女性的權利
    今年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男女平等原則是憲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為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提供了明確的憲法依據。
  • 2020年中國婦女的十個「維權故事」,有感動、有溫度、有淚水
    點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這是繼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之後,黨的重要文獻再一次鄭重表明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張。這是政策宣示,更是莊嚴承諾和實踐追求。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夯實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
    就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而言,價值觀領域內平等與不平等新舊思想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止過,在現實生活中的新舊思想博弈更是此起彼伏,「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等落後性別觀念的頑固性仍不容忽視,男女平等價值觀在現實生活的普遍確立依然任重道遠。   男女平等價值觀是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集中體現,也是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價值觀基礎。男女平等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也是我國憲法始終堅持的重要原則。
  • 讀懂國家憲法,這些內容和女性權利有關
    巾幗四美講堂展女性四美,助鄉村振興男女平等原則是憲法的一項重要內容也為保護婦女權利和利益提供了明確的憲法依據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明確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 關注| 農村婦女土地權益必須保障!為什麼?這就是答案……
    其中,土地是農民維繫生存的基本生產和生活資料,與男性相比,農村婦女土地權益更易遭受侵害。作為農業生產主力軍的婦女能否平等獲得土地資源,享有土地權益,事關消除農村婦女貧困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現行立法對婦女土地權益保障主要體現在憲法、婦女權益保障法、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將婦女與男性享有平等財產權作為基本人權予以尊重和保障,對婦女土地承包權和收益分配權可能受損的情形及保護原則做了底線規定並提供司法救濟渠道。
  • 平等 發展 共享:新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7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張,將實現婦女解放和男女平等作為奮鬥目標,將婦女事業作為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召開第一至第十二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根據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確定婦女運動和婦女工作的方針原則和主要任務,統籌部署和推進婦女工作。進入新時代,黨對婦女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加強。「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寫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報告,成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理念和內容。
  • 新華社評論員: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 題: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評論員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要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切實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進一步健全保證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把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落到實處,更好體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牢固樹立法治公信力。
  • 寫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中國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消息,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迎來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更好地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對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白皮書。白皮書稱,中國積極促進教育公平,調整教育結構,堅持貫徹性別平等原則,努力保障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和機會。白皮書說,2014年中國男女童小學淨入學率均為99.8%,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