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二胎",不少年輕夫妻都會搖頭拒絕,而不少老年人則會不停地督促子女,生二胎。顯然,近些年生二胎已經成為眾人茶餘飯後必然的話題了,雖然二胎政策普及已經很久,但是得到的反響卻非常的一般,並且每年的新生兒出生率不僅沒有提高,反而還在減少。前不久,上海地區發布了一組出生數據,1990年1月1日,上海共計2784新生兒誕生。而到了2000年1月1人只有1148人,2010年380人,2020年186人,新生兒的誕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正在減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不得不改變政策,從當初的"優生優育、晚婚晚育"到現在的"鼓勵二胎、多生補貼",開始鼓勵年輕人多生小孩。今年上半年,北京、河北、山東、河南、廣東、四川等地,分別出臺了鼓勵生育的政策,並且給予了非常豐厚的福利補助。例如,延長孕婦的產檢、完善生意家庭的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以及二胎補貼、生育保障金等。
根據信息,北京和四川兩地率先調整了生育保險的醫療費用支出標準,確保參保職工的基本醫療需求。湖北個別地區甚至公布了基本生育免費政策,生二胎甚至還能獲得1200元"二胎補貼"。
可是,即便政策補貼再豐厚,年輕人還是不太想要孩子,更不要說二胎了。對於那些剛剛走出學校大門,進入社會深造的年輕人來說,結婚生子似乎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根本不會考慮這件事情。另外,剛剛在職場穩定起來的年輕人,雖然個別已經進入婚姻的殿堂,但是往往事業為重,生娃更是放在了一邊。對於現在的社會來講,"脫貧"勝過一切。
根據現在年輕人的說法,想結婚怕結不起,結婚了又生不起,原因是什麼?雖然現在社會發展迅速,但是年輕人的壓力絲毫沒有減少多少,又要頂著房貸車貸的壓力,還要考慮結婚後家庭的穩定,如果有人已經有了一個孩子,現在在去要一個孩子的話,壓力可想而知。
"想生不敢生、生了養不起",是現在年輕人最真實的寫照。如今,生孩子的成本和養孩子的成本每天都在增加,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講,根本無力承擔。特別是80 、90一代,受當初計劃生育影響,很多人多為獨生子女,與長輩之間的想法也截然不同。自己作為獨生子女,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也可以得到同等甚至更好的待遇,給他們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生活。因此,多生一個還不如養好一個。
雖然,年輕人不著急,但是國家卻"皺了眉頭"。我們都知道,國以人為本,一個國家的人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趨勢,按照現在的人口發展趨勢來看的話,預計到2027年,我國將進入人口負增長時代,加上現在的男女比列失衡,如何解決人口問題,成為當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如果不改變,20年後,中國可能成為下一個日本,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短短幾十年,中國從貧窮髮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紅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口眾多,帶來了更加豐富廉價的勞動力,極大地節約了勞動力成本,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建設,使發展成為今天強盛的祖國成為可能。
一旦少子化問題繼續加劇,不僅人口紅利將消失,而且人口老齡化問題也將越來越嚴重,國家供養壓力也將加大。讓我們繼續以日本為例。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日本鼓勵退休人員重新就業,許多日本退休人員由於生活壓力不得不繼續為工作而奮鬥。
為此,人力資源和社會事務部早就提出要制定延遲退休制度,以緩解國家供養壓力,解決用工荒問題。如果生育政策沒有相應的變化,通過推遲退休來補充勞動力顯然是不夠的。人口危機一旦發生,將對我國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雖然當局已經開始"催促",但是否要孩子還是要由人民來決定,"出生令"能否奏效尚不清楚。其實,與其"生孩子",不如考慮如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把房價降下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讓年輕人真正心甘情願地生孩子。對此,大家覺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