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爺爺奶奶那一輩,通常會生好幾個孩子,多的甚至達到7、8個,有的年輕人會很納悶,以前的生活條件艱苦,為什麼還要生那麼多,養得起嗎?
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多生主要是為了「養老」,多生一個孩子就等於等了一份勞動力。和現在的「精養」不一樣,以前是只要養大就可以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並不高。
反觀現在,多數家庭都只生一個,條件好的會要兩個,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就會想辦法給他們好的生活條件、教育條件和醫療條件。特別是男孩,還要提前為他們準備婚房,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現在國人的生育觀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面對「生娃」的話題,甚至產生了排斥的心理。
近幾年,我國的出生率和結婚率不斷下滑,在這種局面下,意味著「人口警報」已拉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新生兒出生人數為1465萬人,創下歷史新低。而且南京、蘇州和天津等地出生率還不足10%,瀋陽就更讓人意外了,出生率只有0.04%,接近0%。
據統計,遼寧省的人口數量大概有4400萬,其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佔了2成以上,是我國唯一一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呈負數的地方,這說明遼寧的老齡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同時,全國各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老齡化,隨著出生率的降低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日本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而中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高達2.5億,預測到2050年老年人口可能會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了緩解現狀,國家鼓勵「生二胎」,遼寧出臺了關於生二胎的獎勵政策,除了增加了60天的產假外,還有高達20萬元的各種獎勵。此外,全國各地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生育基金」和給予一定補貼等,但即便如此,大家「生娃」的熱情依舊沒有多少起色。
對此有專家表示,2016年才放開二胎政策有點太晚了,畢竟這些年來,大家的生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多數年輕人更崇尚自由,現在單身的人群已經達到2.6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生活壓力太大,其中房子佔了很大一部分。現在的房價讓很多人負擔不起,就算是貸款買房,每個月幾千元的房貸也是不小的壓力。
此外,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也是直接因素。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通常會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社科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健康養大一個孩子,平均要花49萬,在大城市的成本就更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近幾年出生率不斷下滑,不過有些人認為,這未必不是好事,中國不需要那麼多人。但如果中國真的人口減半,對社會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一是人口紅利可能會消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騰飛無疑得益於人口紅利,如果勞動力人口佔比越來越低,經濟的增速也會放緩。
二是養老問題嚴重,養老金負擔更大。新生兒數量減少,老年人口增多,意味著領養老金的人數變多,繳納社保的人卻在減少,這種不平衡的方式會導致養老金入不敷出。面對越來越低的出生率,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放開二胎的效果並不明顯,對此有專家建議放開三孩限制。
當然,在鼓勵生育的同時,還應該給予更大力度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否則就算全面放開生育,年輕人也不敢生,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