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警報」已拉響,這地出生率接近0%,專家建議放開三孩

2020-11-13 廈門老田

在爺爺奶奶那一輩,通常會生好幾個孩子,多的甚至達到7、8個,有的年輕人會很納悶,以前的生活條件艱苦,為什麼還要生那麼多,養得起嗎?

事實上,在那個年代,多生主要是為了「養老」,多生一個孩子就等於等了一份勞動力。和現在的「精養」不一樣,以前是只要養大就可以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並不高。


反觀現在,多數家庭都只生一個,條件好的會要兩個,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就會想辦法給他們好的生活條件、教育條件和醫療條件。特別是男孩,還要提前為他們準備婚房,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所以現在國人的生育觀和以前大不一樣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子,面對「生娃」的話題,甚至產生了排斥的心理。

近幾年,我國的出生率和結婚率不斷下滑,在這種局面下,意味著「人口警報」已拉響。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新生兒出生人數為1465萬人,創下歷史新低。而且南京、蘇州和天津等地出生率還不足10%,瀋陽就更讓人意外了,出生率只有0.04%,接近0%。

據統計,遼寧省的人口數量大概有4400萬,其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佔了2成以上,是我國唯一一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呈負數的地方,這說明遼寧的老齡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

同時,全國各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老齡化,隨著出生率的降低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日本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而中國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高達2.5億,預測到2050年老年人口可能會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為了緩解現狀,國家鼓勵「生二胎」,遼寧出臺了關於生二胎的獎勵政策,除了增加了60天的產假外,還有高達20萬元的各種獎勵。此外,全國各地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生育基金」和給予一定補貼等,但即便如此,大家「生娃」的熱情依舊沒有多少起色。

對此有專家表示,2016年才放開二胎政策有點太晚了,畢竟這些年來,大家的生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多數年輕人更崇尚自由,現在單身的人群已經達到2.6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生活壓力太大,其中房子佔了很大一部分。現在的房價讓很多人負擔不起,就算是貸款買房,每個月幾千元的房貸也是不小的壓力。

此外,養孩子的成本太高也是直接因素。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父母通常會花大價錢把孩子送到各種補習班。社科院的一份報告顯示,健康養大一個孩子,平均要花49萬,在大城市的成本就更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近幾年出生率不斷下滑,不過有些人認為,這未必不是好事,中國不需要那麼多人。但如果中國真的人口減半,對社會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一是人口紅利可能會消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騰飛無疑得益於人口紅利,如果勞動力人口佔比越來越低,經濟的增速也會放緩。

二是養老問題嚴重,養老金負擔更大。新生兒數量減少,老年人口增多,意味著領養老金的人數變多,繳納社保的人卻在減少,這種不平衡的方式會導致養老金入不敷出。面對越來越低的出生率,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放開二胎的效果並不明顯,對此有專家建議放開三孩限制。


當然,在鼓勵生育的同時,還應該給予更大力度的補貼和政策上的扶持,否則就算全面放開生育,年輕人也不敢生,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東北拉響人口警報:2019年出生率僅0.61%,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來源:九個頭條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持續加劇,東北三省已率先步入未富先老?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預計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將進入到老齡社會,到205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將接近30%。其中,東北三省已率先拉響人口警報。數據顯示,2019年,黑龍江出生人口為21.49萬、吉林16.32萬、遼寧28.07萬,共計65.88萬。
  • 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限制!中國已拉響「人口警報」
    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正當其時來源: 經濟觀察報首先,長期計劃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管制思維,需要頂層設計上的放開才能逐漸扭轉。前不久河南柘城縣擬對三孩及以上家庭徵收社會撫養費一事就是例子。一方面人口老化、生育率低迷需要鼓勵生育,另一方面重罰三孩家庭,這不僅將導致公眾的認知混淆,也會導致官員的執政混淆。不可否認計劃生育政策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其歷史意義,但用行政力限制公民生育自由的做法,不應是長久之計,應該順時順勢放開。需要強調的是,公民的生育自由,包括生的自由,也包括不生的自由。
  • 中國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人們會生嗎?
    多種措施齊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大大地限制了人口增長速度。在2007年政府報告中顯示,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少生4億多人。到2019年人口突破14億,也就是說從1982年到2019年,37年時間,人口增長了大概4億。
  • 全面放開三孩就要來了?專家:建議十四五時期全面放開生育
    以上表述,與5年前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相比,最直觀的不同是「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的消失,此外,《建議》並沒有直接提到是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是提出「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如何理解「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十四五時期有可能全面放開三孩甚或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實現自主生育?
  • 「人口警報」已拉響,專家呼籲放開三胎,年輕人卻因這3點不敢生
    第七次人口普查將於12月10日結束,具體的數據要明年的4月份才會公布,專家表示:這次的人口普查將會是近30年來準確率最高的一次,但是最終的數據可能要讓人擔憂,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近幾年新生人口不斷下降,特別是去年更是創下了建國以來的最低值,全年新生人口只有1465萬,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因為
  • 人口出生率將跌破0%!警報已經拉響,我們該如何應對變化?
    我國能在改革開放的四十餘年間,取得令全球矚目的成就,現如今經濟發展趨於平穩地,與此同時人口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這會給社會各方帶來不同的程度的挑戰,我們應提前做好應對的準備。數據清晰地表明了的這種變化,2019年全年,我國新生兒出生總數不足1500萬,創下了歷史新低;上海、蘇州、南京等城市人口出生率不足10%;而東三省則只有0.04%,照此趨勢下去,要不了多久,東北將出現人口負增長。人口出生率斷崖式的下跌,勢必會加重人口老齡化的程度。
  • 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人口在1982年從4億激增至10.0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96%。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結果,第二個孩子在2016年被完全放開,以鼓勵人們生第二個孩子。許多地區還出臺了支持和獎勵政策,以允許年輕人多生育。
  • 出生人口連續下降!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
    原標題:繼二胎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在以往,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那個年代,做父母們的想法是,子女多了將來也會有福氣。正因為此,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兄弟姐妹相對都比較多,甚至一大家子逢年過節坐到一起吃飯,也要拉兩套桌椅。
  • 人口老齡化加速應「儘快放開三孩」?人口學專家:意義不大
    央視網消息(記者:王靜遠)近日,恆大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建議先放開三胎:中國人口報告2020》。文章稱,中國出生人口持續下降,老齡化加速到來。因此,應儘快全面放開三孩,應對人口少子化老齡化。
  • 個別地區放開三胎後出生率創新低
    近日,專家建議放開三胎引發熱議。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發表文章表示,考慮到當前各界對是否全面放開生育爭議較大,建議在「十四五」時期可從儘快放開三孩開始逐步推進並觀察效果。
  • 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人口在1982年從4億激增至10.0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96%。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隨之而來的問題很多,例如人口紅利的消失,老齡化的增加,養老金的沉重負擔等。最嚴重的問題是年輕人生育子女的意願急劇下降。結果,第二個孩子在2016年被完全放開,以鼓勵人們生第二個孩子。許多地區還出臺了支持和獎勵政策,以允許年輕人多生育。
  • 「人口警報」拉響!2021年一旦全面放開生育,你會多生嗎?
    根據權威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總人口突破14億,較上年末增加了約467萬人,全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雖然總人口已突破14億,但是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卻創下新低。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在持續加劇。
  • 放開三孩人口會爆發?不用擔心,因為現實有四道「避孕屏障」
    最近一段時間有專家建議我國放開「三孩」,以此來緩解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但有些保守的人士卻認為不能放開「三孩」,因為他們害怕放開「三孩」政策之後,我國人口增長有可能出現爆發。實際上這種擔心完全是多餘的,我們只需要來對比一下放開二孩後我國人口的出生率就知道。
  •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人口警報已拉響!放開生育或成十四五規劃最大...
    毫無疑問,十四五規劃題材已成為重要的投資機會,目前市場上卻忽略一個重要的主題熱點,那就是放開人口生育限制。據有關研究認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齡人口將突破3億,邁入中度老齡化。隨著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而我國人口也將在「十四五」期間陷入負增長。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
  • 我國「人口警報」拉響?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減半將產生三大影響
    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國1982年的人口總數就達到了10.09億人,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96%。至1990年,我國進入人口紅利時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口支持。我國在八十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據專家預測,自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人口約下降4億人。計劃生育的實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口對環境的壓力,還改變了我國居民的生育觀念。隨著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這一社會現象,2016年,我國開放了「二胎政策」。
  • 出生率「斷崖式」下滑,專家再提新建議
    於是在2016年,中國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在這一政策剛剛出臺的時期,主張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專家們預測用不了多久,我國就會迎來「嬰兒潮」,一開始嬰兒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均出現短暫增長,但自2017年以來,出生率再次進入下降通道,到2019年,中國出生率將降至10.48%,創歷史新低。這也意味著社會對二孩政策的反應並不是很強烈。
  • 「人口警報」再度拉響,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為何不肯生?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年輕人不願意生育,中國已經拉起了「人口警報」。據相關機構統計顯示,去年中國的新生兒數量為1465萬人,創下了歷史新低,江蘇的南京和蘇州等地,出生率甚至不足10%,瀋陽就更低了,只有0.04%,基本上沒有增長了。要知道遼寧省的人口數量大概有4400萬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人就佔了20%了,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人口負增長的地方,說明遼寧的老齡化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國家不加以調整,那麼總有一天遼寧街頭將很難看到年輕人了。
  • 黑龍江放開三胎地區出生率創新低 央行專家預警少子化成慣性
    來源:貝果財經任澤平:全面放開二孩效果不及預期 建議先放開三胎原標題:央行專家預警少子化成慣性 放開三胎地區出生率創新低 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導「從研究者的角度看,對於『三胎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局長陳浩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前受到關注的黑龍江放開三胎的地區,在放開三胎的政策出臺後,遭遇了接連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的下滑。「這是因為中國人少子化的人口慣性。」陳浩向記者表示。
  • 全面二孩「催生」無果,專家提議2021放開「三胎」,能「助生」嗎
    為了應對人口結構老齡化危機,國家已經於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並積極鼓勵與引導只有一個孩子的夫妻生育二孩。然而,從新生兒出生數量及出生率來看(2019年新生兒出生率為10.48%,為歷史新低!出生數量為1465萬,遭遇「3連跌」),二孩政策的功效並不明顯。
  • 老齡化嚴重,專家建議放開三孩,家長:養不起
    近些年國內的新出生人口數量並不樂觀,老齡化問題開始凸顯。儘管全面放開了二胎政策,但是大家的生育意願並沒有表現得那麼強烈,甚至出生人口數量相對於往年還有所下降,長此以往,老齡化問題將不可避免。專家建議儘快放開三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