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會來的,人口警報已拉響!放開生育或成十四五規劃最大...

2020-12-18 投資快報

前期熱門題材軍工、半導體、新能源車等在十四五規劃預期下已經強勢上漲,當前不可追高,要關注新的市場方向,才能跟主力站在同一起跑點。毫無疑問,十四五規劃題材已成為重要的投資機會,目前市場上卻忽略一個重要的主題熱點,那就是放開人口生育限制。

據有關研究認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齡人口將突破3億,邁入中度老齡化。隨著人口出生率持續走低,而我國人口也將在「十四五」期間陷入負增長。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並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

生育觀念的改變以及普增的生活壓力或是生育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即使是在全面放開生育的政策支持下,也無法扭轉生育率下降問題,這個觀點被社會達成共識的時候,若後續會有大量的關於生育的系列配套措施和落地,就形成了強大的預期差,這就是投資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教授表示,即使全面放開生育,生育率的增長趨勢也難以樂觀。想要提振生育率,單放開生育恐怕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鼓勵措施,以及扶持政策。

在「十四五」規劃出臺前,各行業內人士在相關會議上對當前人口問題發表看法,或為接下來新的人口政策推出做提前準備。在當前情況下,放開人口生育限制有跡可循。而在相關產業鏈上也可提前布局。

第一,人口老齡化為醫藥健康行業帶來增長空間。中國在 2019 年 65 歲以上人 口所佔比例已經達到 12%,較 2010 年的 8.9%上升近 3 個百分點。人口結構的快 老齡化,將為醫藥健康行業帶來增長空間。

第二,新生嬰兒出生數量會有一定增長,母嬰行業將受益。母嬰童受益細分領域較多,主要可分為母嬰產品和母嬰服務,包括有母嬰用品、母嬰醫療保健、兒童保險類金融服務等。

第三,醫療輔助生育。在全面放開生育後,由於生理以及各種因素,對於醫療輔助生育的需求將會加大。由於輔助生育發展關於我國的人口國策、社會倫理道德等,在國家層面嚴厲的監管。關注方面為藥物、檢驗試劑、器械供應商,輔助生育技術等。

發展問題也是人口問題,人口增長減緩,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二胎全面放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我國低生育風險持續積累。從總體上來說,人口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未來相當長時期我們在人口領域面臨的兩個最重大挑戰。

人口是決定一個經濟體大方向的關鍵因素。而未來的科技發展、國力提升更需要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和市場保障。鼓勵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推進家庭能力建設、強化養老保障等還是會成為「十四五」期間各地區重點著眼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人們會生嗎?
    多種措施齊下,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大大地限制了人口增長速度。在2007年政府報告中顯示,我國實行計劃生育以來,全國少生4億多人。到2019年人口突破14億,也就是說從1982年到2019年,37年時間,人口增長了大概4億。
  • 2021年起或將全面放開生育限制!中國已拉響「人口警報」
    柘城縣衛計委的做法確實沒有違背政策,但與當下鼓勵生育的潮流相悖。一方面人口老化、生育率低迷需要鼓勵生育,另一方面重罰三孩家庭,這不僅將導致公眾的認知混淆,也會導致官員的執政混淆。不可否認計劃生育政策在當時的環境下有其歷史意義,但用行政力限制公民生育自由的做法,不應是長久之計,應該順時順勢放開。需要強調的是,公民的生育自由,包括生的自由,也包括不生的自由。
  • 我國「人口警報」已拉響,這地出生率接近0%,專家建議放開三孩
    近幾年,我國的出生率和結婚率不斷下滑,在這種局面下,意味著「人口警報」已拉響。據統計,遼寧省的人口數量大概有4400萬,其中60歲及以上的老人佔了2成以上,是我國唯一一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呈負數的地方,這說明遼寧的老齡化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同時,全國各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老齡化,隨著出生率的降低和人口結構的變化,中國的老齡化問題愈發嚴重。
  • 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人口在1982年從4億激增至10.0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96%。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但是,由於長期的政策控制,該國的出生人口逐年減少。隨之而來的問題很多,例如人口紅利的消失,老齡化的增加,養老金的沉重負擔等。最嚴重的問題是年輕人生育子女的意願急劇下降。
  • 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
    人口在1982年從4億激增至10.09億,佔世界總人口的21.96%。人口警報已拉響,2021年可能會開放生育限制,將生育權還權於民!隨之而來的問題很多,例如人口紅利的消失,老齡化的增加,養老金的沉重負擔等。最嚴重的問題是年輕人生育子女的意願急劇下降。結果,第二個孩子在2016年被完全放開,以鼓勵人們生第二個孩子。許多地區還出臺了支持和獎勵政策,以允許年輕人多生育。
  • 「人口警報」已拉響,專家呼籲放開三胎,年輕人卻因這3點不敢生
    第七次人口普查將於12月10日結束,具體的數據要明年的4月份才會公布,專家表示:這次的人口普查將會是近30年來準確率最高的一次,但是最終的數據可能要讓人擔憂,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近幾年新生人口不斷下降,特別是去年更是創下了建國以來的最低值,全年新生人口只有1465萬,而且這個數據還是因為
  • 全面放開三孩就要來了?專家:建議十四五時期全面放開生育
    以上表述,與5年前的十三五規劃建議相比,最直觀的不同是「計劃生育」這四個字的消失,此外,《建議》並沒有直接提到是否全面放開生育政策,而是提出「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如何理解「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十四五時期有可能全面放開三孩甚或全面放開生育政策實現自主生育?
  • 「人口警報」拉響!2021年一旦全面放開生育,你會多生嗎?
    根據權威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總人口突破14億,較上年末增加了約467萬人,全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雖然總人口已突破14億,但是出生人口和出生率卻創下新低。與此同時,「人口老齡化」在持續加劇。
  • 2021年或全面放開生育,人口警報已經拉響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現在統計人口已經超過14億,人口眾多地大物博,是多少年來我們的熟悉的國情特點。人口眾多優勢帶來了我國勞動力豐富的特點。為製造業輸送了大量的年輕勞動力。因此,中國人口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增長。在70年代後期,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人口問題越來越嚴重。1982年9月,計劃生育國家政策寫入黨的十二大報告,同年12月在憲法中實施,從此「嚴格一孩」的計劃生育國家政策長期實行。主要原因還是人口富裕勞動力太多,就業不夠充分,失業率比較高。
  • 全面放開生育真的要來?這四個字眼消失,39年來首次!
    從2011年開始,放開雙獨二孩,單獨二孩,以及到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只是效果並不明顯,最近三年出生率持續下滑,2019年出生率下降為1.048%,還不如發達國家1.67%。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說明我國人民的生育意願都不及發達國家。長久下去,只會讓勞動人口規模持續萎縮。另一方面,老年人口規模不斷擴大。
  • 東北拉響人口警報:2019年出生率僅0.61%,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預計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將進入到老齡社會,到205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將達到最高峰,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將接近30%。其中,東北三省已率先拉響人口警報。數據顯示,2019年,黑龍江出生人口為21.49萬、吉林16.32萬、遼寧28.07萬,共計65.88萬。
  • 十四五規劃發布,延遲退休和放開生育真要來了?各國都有類似經驗
    最近刊發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未來5年15年,我國的國民經濟很多大事做了規劃,其中有兩點很值得我們關心,那就是延遲退休問題和生育政策。在這份文件中中央明確提出,未來我們會穩步推進延遲退休,而且會採取更加優化的,更加包容的生育政策。
  • 臺灣拉響「人口警報」 2019年將出現零增長
    臺灣拉響「人口警報」 2019年將出現零增長 2014-11-06 05:12:55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責任編輯:羅攀   吳亞明:其實這些年來,臺灣各個縣市都推出政策,鼓勵、獎勵生育。比如臺北市,從2010年就推出「祝你好孕」專案。根據專案,懷孕婦女可接受免費孕檢和相關疾病篩查,待寶寶出生之後,每胎髮放2萬元新臺幣的生育獎勵金,還給予5歲以下幼兒每月2500元新臺幣的育兒津貼。此外,多子女家庭在入託兒所、幼兒園方面優先安排,進公辦園免費,入私立園也會有一些補助。
  • 十四五規劃解讀之計生政策
    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託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關於十四五規劃解讀,我們會有一系列的文章。為什麼會首先想到計生政策?因為所有的事情實際上直接或間接都與人有關。遠的不說像年初抗擊疫情,我們也是以人民為核心,以人為本。所以我們很快控制住了,而反觀全球很多發達國家並未以人為本來控制,反而造成失控的局面。從大的層面來講,人口的結構和體量與國家是否能長期發展是息息相關的。
  • 中國拉響「人口警報」,2021即將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影響多大?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如今人口數量已經超過14億,人口優勢帶來了我國勞動力豐富的特點,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出現了「人口老齡化」趨勢, 隨著中國各方面的加速發展,社會生活節奏也隨之加快,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更注重孩子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 人口警報已經拉響,過去農村的「超生遊擊隊 」,現在怎麼樣了?
    有關人士指出 ,這次人口補查數據 ,是三十年來最準確的一次 ,但是人口普查的數據讓人擔憂 ,近幾年來,新出生人口不斷下降 ,去年更是創下建國以來,出生人口最少的一年 。有關專家指出,如果這樣下去,社會上老齡化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死亡人口大於出生人口 ,在這種情況下 ,人和警報已經拉響,這個問題很重要 。
  • 我國「人口警報」拉響?出生率持續下降,人口減半將產生三大影響
    在老一輩的觀念裡,「養兒防老」的觀念深入人心,所以,即使是在吃不飽飯的年代,他們也依然會選擇生4~5個孩子,多的甚至會生6個以上。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國1982年的人口總數就達到了10.09億人,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96%。至1990年,我國進入人口紅利時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口支持。
  • 任澤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任澤平 熊柴 文:澤平宏觀 任澤平 熊柴2020年10月,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
  • 「人口警報」再度拉響,新生兒出生率創新低,年輕人為何不肯生?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人的生育觀念和以前大不相同,面對生娃的話題,很多人甚至產生了排斥心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年輕人不願意生育,中國已經拉起了「人口警報」。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近些年來人口出生率問題一直備受重視,特別是在東亞,人口「警報」已經拉響。本周,東亞各個國家和地區相繼發布人口數據,日本出生人口創新低,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韓國人口首現負增長韓國行政安全部日前發布的人口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韓國的出生人口為27.5815萬人,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約10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