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 2014-01-06 08:58:56
每粒新康泰克(複方鹽酸偽麻黃鹼)膠囊95毫克,含鹽酸偽麻黃鹼90毫克,理論上,10盒新康泰克膠囊能制出3克冰毒。
95毫克膠囊含90毫克偽麻黃鹼,陸豐市博社村全村製毒
英國最大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再次因產品惹上「麻煩」。
不過,稍讓GSK安心的是,這個「大麻煩」不是產品質量問題,而且也與自身幾無關係。問題在於,2013年12月29日凌晨,廣東公安、武警及邊防等多警種通過「海陸空」立體方式圍剿陸豐市三甲地區製販毒「第一大毒村」博社村中,繳獲冰毒2.925噸、K粉260公斤、製毒原料過百噸。其中,根據警方隨後公開的信息,GSK在華合資公司中美史克生產的感冒藥「康泰克」成為重要的製毒原料。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康泰克第一次被曝出作為製毒原料了。2010年開始,包括山東、江蘇、湖北、廣東等地先後曝出警方破獲製售冰毒案件,其所使用的原料均來自康泰克。
警方公開的信息顯示,在這個已經將製販毒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子,毒品加工已成為分工明確的生產線——製毒原料的初加工過程已經由老弱婦孺承擔,村裡一些婦女將麻黃草剪成三四釐米長的小段,一天就可以得到三五百元;有些小學生利用寒暑假,將「康泰克」剝開,倒出裡面的粉末,一個月可以掙到1萬多元。
從每盒11.6元的「康泰克」到每克1000元的低純度冰毒之間,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遠。
康泰克是中美史克生產的非處方藥,2000年,因含有容易引發中風的PPA,康泰克被迫在全球更換配方,加入了鹽酸偽麻黃鹼(PSE),更名為「新康泰克」。
此前一年,在中國感冒藥市場,康泰克單品在中國銷售已經突破5億元,並牢牢佔據國內感冒類非處方藥市場。
而那次全球危機中改換加入的鹽酸偽麻黃鹼成分,卻在隨後破獲的製毒案件中作為重要原料頻繁出現。
事實上,偽麻黃鹼也正是新康泰克區別於其他感冒藥的最大賣點——緩解感冒時帶來的鼻部不適,鼻塞、流鼻涕和打噴嚏是其主要對症解決的問題。但同時也可以通過並不複雜的化學轉化,製成俗稱「冰毒」的甲基苯丙胺。
目前,大部分感冒藥如白加黑、日夜百服寧等均含有麻黃鹼成分,而不法分子選擇使用新康泰克膠囊,與其鹽酸偽麻黃鹼含量高有關。每粒新康泰克(複方鹽酸偽麻黃鹼)膠囊95毫克,含鹽酸偽麻黃鹼90毫克,理論上,10盒新康泰克膠囊能制出3克冰毒。
「新康泰克中的鹽酸偽麻黃鹼劑量完全符合中國藥典標準。」葛蘭素史克消費保健品部傳播負責人羅怡昨日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我們也正在努力研發將來可替代鹽酸偽麻黃鹼的有效配方,但並不代表新康泰克會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