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茉莉的別稱鯉魚膽、灰刺木、箐黃果、小黃果。非洲茉莉原產於我國南部及東南亞等國, 為馬錢科灰莉屬常綠 (攀援) 灌木或小喬木, 原名華灰莉木, 別名灰莉木、箐黃果等。它與木樨科的茉莉相似之處就是葉片對生、花有香味。由於灰莉木的諧音與茉莉相似, 也為了使名字好聽, 便於銷售, 所以花商給它起個新名字「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的生長習性
非洲茉莉原生長在海拔500-1800米山地密林中或石灰巖地區闊葉林中。喜溫暖,好陽光,但要避免陽光直射。喜歡溼度高通風良好的環境,不耐寒冷,氣溫驟降植株極易死亡。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排水較好的土壤中。
非洲茉莉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8℃至32℃,夏季溫度超過38℃,生長會減緩。華南部分地區地栽可以露地越冬,長江以北地區盆栽則要求冬季棚室溫度不低於3℃至5℃,至少應高於0℃,否則極易招致葉片及嫩梢受凍。
當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出現大幅度降溫時,應在適當增溫,確保溫度不低於10℃,否則受凍後的植株第二年短時間內很難恢復生長。對擱放於辦公室或居室內的少量盆栽植株,除加套雙層塑料薄膜袋外,可在晚上將空調或取暖器打開,切不可掉以輕心。
非洲茉莉的花語
花語為樸素自然,清淨純潔。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公益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