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一新生支出明細!那個每月要4500的大一女生,你覺得過分嗎

2020-12-25 教育挖挖機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啦。從大學放假歸來才幾天的孩子,在春節前把大一上學期的所有學習、活動、成績、獎項等電子資料進行了歸整,還把這大一上期以來的個人支出,作了一個全面的盤點。看到孩子這樣能這樣管理自己,挖挖機很是欣慰。

沒隔幾分鐘,手機微信收到信息提示,打開一看,原來是孩子傳過來的一張秋季學期在校期間的收支詳細截圖。由於一直堅持讓孩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在大一入學之初,就按一定的預算,把整個學期的生活費一次性支付給了孩子。沒想到孩子竟然還知道報個收支帳,這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在這張生活費支出清單上,詳細羅列了從去年8月入學以來至1月下旬放假時的全部支出明細,一學期下來共計花費16775.7元。其中:每個月充值飯卡800元,共充值6次,4800元;購物(超市+網購)花掉了6238元,竟然比吃飯還花得多;高鐵購買票花掉了1754元,其它就是出行、水果、買書、洗衣、理髮、遊泳、打疫苗等費用支出。

考慮到高鐵購票不是生活費的範疇,在計算月生活費時予以扣除,孩子在校期間實際支出15021.07元,實際在校169天,日均生活費支出約94.5元,換算成月生活費2835元。

單從數字上看,這樣的生活費是不是仍然偏高呢?由於是大一第一學期,大學地點又在北京,初到學校有很多東西需要添置,購物方面的花費明顯高了一些,再者飯卡、遊泳卡、理髮卡、水果卡等充值餘額仍然還有一些。這樣核算下來,從大一下學期起,平均每月2500元生活費,基本上就完全夠用了。

看完孩子大一上期的全部支出明細,挖挖機又想起了秋季學期開學之初那名在問答社區提問的大一女生。該女生表示,自己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她想讓媽媽每月給4500元生活費,而媽媽每月只給2000元,根本就不夠花。並且還說讀高中時媽媽特別大方,報名補課花幾大千從不吝嗇,問為什麼現在偏偏不給她了?

作為大一新生家長,當時看到這個女生的提問,也是大吃一驚。提問女生就讀的大學每年學費加住宿費約3萬元,一學年按在校10個月、生活費4500元/月計算,又得支出4.5萬元,這樣讀一年大學就要花掉7.5萬元。作為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這樣的大學支出顯然已成為家人的不小負擔。

記得當時有網友回答時言辭犀利,直接批判提問女生,表示自己女兒要是也這樣要求每月4500的生活費,自己負擔不起,更有網友表示自己一個月的實發工資也就4500元左右,全部給女兒用作生活費,自己不喝西北風啊。當然,批評該女生消費觀不正,則是更多友友的態度。

客觀地講,按照目前的物價水平,一個普通大學生正常月生活費約在1500-2500左右。顯然,如何僅僅是夥食費,真的花不了多少,基本上就在1200元以內。就算是女生,精打細算的話,每月2000元完全能夠用得下來。事實證明,向父母要求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真的是太過分了。

大學生家庭條件好,沒有經濟壓力,那又另當別論。

很多大學生一直認為,從小到大父母為自己花錢從不吝嗇,自己的意願基本都會滿足,所以進入大學後仍然把這樣的習慣當成自然。父母親受經濟條件所限,一旦不滿足自己消費要求,大學生就不理解,有的甚至還會生氣和反感,卻從來不去思考自己消費觀有沒有不妥的地方、自己的生活費要求有沒有過分之處,更不曾想過父母親能否拿得出來。

除了極少數天才學生外,絕大部分大一新生都已經年滿18歲,已經成長為成年人。從法律意義上講,父母實在沒有能力,不送孩子讀大學,也並不違法,更不要說不給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

4500元是個什麼概念?從前面曬出的大一上期收支明細表可以看出來,如果打緊開支,那就是大學生整個學期的夥食費!

當然,與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一樣,孩子消費觀的養成主要源自於家庭的影響。孩子提出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請求,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家長教育上的小小敗筆,是對孩子消費觀教育不力、引導不好。對於這樣的孩子,一方面要加強經濟上的管控,更為重要的是要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孩子正視家庭經濟實際,主動擔當經濟支出責任,一家人共同努力,保證順利完成大學學業。

對於苛求生活費高一些的大學生友友,不妨這樣做:一是向父母要一點,二是獎學金上掙一點,三是學習之外兼職賺一點。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也不在少數。

相關焦點

  • 作為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算過分嗎?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生活費,到底算不算過分呢?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各人家庭條件不同,生活費包括的內容也不同,所以需要綜合分析判斷。我一個朋友也算是小康之家,他的兒子在上海上某985院校上大學,每月給孩子3500元生活費,節假日還會給孩子發個紅包。
  • 大一新生每月要4500生活費,網友:少了,至少1萬吧
    有個大一新生問父母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父母給2000元,學生說不夠花。網友覺得太過分,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父母的錢並不是大風颳來的!但是如果有一些小愛好,比如看話劇、旅遊、攝影,或者是個精緻愛美女生,又或者是嘴饞多點了幾份外賣,那麼這些錢可能真的不夠用。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我媽每月給我4500元生活費,其實我生活上的費用只花了800元左右……」有一位去年考上大學的小女生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上學時的生活費,然後沾沾自喜的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她就是去年考上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今年開學她馬上就大二了。每月生活費4500元,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
  • 某地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網友炸鍋!
    近日,某地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這個話題引發網友熱議。那麼,對於南京的大學生來說,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呢?最大的支出是什麼?還有,談戀愛後,花的錢更多了嗎?
  • 大一新生每月1500元生活費夠嗎?父母結合3點,孩子開源節流
    所以,對大一新生的父母們來說,除了要幫助孩子準備好學習生活用品,也應該著重考慮等孩子上了大學,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了。那麼,開學在即,父母每月到底應該給孩子多少生活費才合適呢?作為大一新生,又應該怎麼規劃和管理自己的生活費呢?
  • 大一女生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 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遭到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  男生稱每月千元買遊戲裝備  在大眾的印象中男生更省錢,而事實恰好相反。上述報告指出,全國統計大多數男生的月均生活消費要高於女生,達到1600元,而女生更勤儉為1200元。  數據顯示,男生更偏愛的數碼3C佔據了購物支出的絕大部分,此外還有遊戲開銷。
  • 尷尬了 大一新生月生活費要4500應屆畢業生月薪不足6000
    大學生伸手要生活費不尷尬  尷尬的是生活費永遠不夠花「喂,媽,我想你了。」「又沒有生活費了嗎?」「喂,爸……」「說,這回要多少?」大學生伸手要生活費不尷尬,尷尬的是生活費永遠不夠花。最近,有大一女生跟媽媽要4500元的生活費,被拒後感到委屈,並坦言2000元的生活費捉襟見肘。一時間,網絡掀起關於大學生活費的爭論。
  • 大二女生每月問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你覺得合理嗎?
    有網友問:大二女生每月問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你覺得合理嗎?晏子覺得,大二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4500元生活費自然是過分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一個親戚在湖北武漢輕工大學大學讀本科大三,她一月的生活費均值不超過1700元。
  • 大一新生軍訓時,女生要多留意這4種男生,多半是對你有「意思」
    大一新生還有不久就要開學了,相信各位準大一新生都非常的享受這個假期的生活。但是,你們準備好迎接大一的生活了嗎?大一開學之後,就即將迎來艱苦的軍訓生活,你們做好準備了麼?軍訓是每個大一新生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軍訓也讓我們和新的同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還說就這還不夠花,父母無奈流淚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自己說這才哪兒到哪兒,就這還是我省著花,父母無奈留下了眼淚。我們都知道,高考生基本上都填完了自己的高考志願,準備收到錄取通知書,等待開學的日子。因為都是第一次遠離家鄉或者遠離自己的城鎮進入大學,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
  • 大一新生,每月向父母索要7000元生活費,你心安理得嗎
    轉眼間就到了大學生開學的季節,大學生們開始陸陸續續的返校了,開啟了他們新一年的校園生活,一說到校園生活,就難免會想到一個生活費的問題,弟弟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和我說他的一名舍友每個月都要向家裡要7000元的生活費用於日常花銷。弟弟說,他非常羨慕這名室友,而自己每個月只有3000元的生活費。
  • 大一新生開學,這5類女生很受歡迎,學長忍不住想幫你提行李
    因為女生的身材和力氣都比較小,所以拿那麼多的東西肯定是會非常的費勁。不過,對於大一的女生來講,不要忘了學校裡面還有一些勤勞的學長們,每到開學她們就是女生行李的「搬運工」。不過要知道,學長願意幫你提行李也是要看你是什麼樣的女生。
  • 大一新生開學第一個月竟然花掉20000元
    這讓我突然想起去年9月份,一則關於一位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的生活費遭拒的委屈求助貼。這位新生就讀於某新一線城市,一年學費加上住宿費3萬,覺得生活費2000不夠花。埋怨父母高中上補習班給4000、6000的時候眼睛都不眨,反而到了大學要4500的生活費不僅拒絕了還發脾氣。
  • 大一新生開學要拿多少錢?大二學姐說出答案,家長:半年掙得沒了
    大家都在家裡呆了半年,所以相信也是渴望趕緊去學校上學的,特別是對於準大一新生來說。這屆準大一新生可謂是歷經波折,不過總算是有驚無險,馬上就要開學了。大學生活是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嚮往,但是開學還是必須要做一些準備的。除了要帶一些身份證、錄取通知書等東西,當然必不可少的就是錢了。今天,四月天老師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大一新生入學要帶多少錢?
  • 大一新生開學,學長願意搶著幫忙拿行李的,多半是這5類女生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2020年的大一新生就要去大學報到了。每年大一新生開學的時候,各個大學都會安排學長和學姐去迎接新生。但是由於新生多,迎新的學長學姐人數有限,所以並不是每一位新生學長們都會去幫忙的。通常情況下,大一新生報到的時候,遇到這5類女生,學長多半會搶著幫忙拿行李,快來看看你是不是這樣的大一新生吧!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4500夠花嗎?」看到這個問題的你,第一反應是不是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確定是4500,不是1500?」2019年9月份,一位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的求助帖走紅了。她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不夠花,不能理解為何向父母提出4500元的生活費會被拒絕,畢竟,高中時父母支持她上4000、6000元的補習班連眼睛都不眨。不少人在上大學後才開始獨立生活,也很憧憬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生活,上了大學才知道,吃飯、聚餐、水電、假期回家的車票......該花的一點都不少,還總覺得錢不夠花。
  • 大一新生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遭拒!到底多少才夠用?調查顯示…
    被媒體報導後這條新聞今天衝上熱搜第二 「大學裡每月2000元生活費  到底夠不夠?」 (早飯5元+午飯10元+晚飯8元)×30=690元,偶爾需要買些水果,每月60足夠,計750;聚餐、休閒娛樂每周頂多50,並不是每周都需要娛樂支出,計150;話費電費網費每月合計100元;洗面奶肥皂洗衣粉沐浴露牙刷牙膏等日用品買了之後可以用好久,加起來每月算50;這些合計750+150+100+50=1050元,衣服鞋不是每個月都需要買
  • 女大學生每月生活費4500:女生要有錢不能讓我在食堂吃飯
    014500的生活費,多嗎?又是一年開學季,大一新生陸續去學校報導了。一個女生抱怨自己母親給的生活費不夠,說自己想要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了。圖片來源:網絡在被媒體報導後,這條資訊直接衝上了熱搜第二。「大學生每月2000元生活費到底夠不夠?」這個問題也刷爆了全網。
  • 大一新生開學,學長會搶著幫忙「拿行李」的,多半是這3種女生
    每年的開學季,大一新生都會帶著大包的行李走進並不熟悉的校園,而高年級的學長們經常會主動幫忙拿行李,讓新生們覺得十分的溫暖。那麼你知道嗎?大一新生開學,學長會搶著幫忙「拿行李」的,多半是這3種女生行李多,家屬少的有些女生離家比較遠,可能半年才能回家一次,開學帶的東西肯定多,行李之類的大包裹女生拿起來肯定是非常吃力的,而如果恰巧同行的家屬僅有一人,那學長自然是要過去幫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