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每月生活費4500:女生要有錢不能讓我在食堂吃飯

2020-12-13 選調生

01

4500生活費,多嗎?

又是一年開學季,大一新生陸續去學校報導了。

很多家長好不容易陪著孩子熬過了高三的艱難時光,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了就能好好休息一下了。

但開學季還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那就是學費和生活費的問題。

近日,就有這樣一個求助帖火了一把。

一個女生抱怨自己母親給的生活費不夠,說自己想要4500的生活費被母親拒絕了。

圖片來源:網絡

在被媒體報導後,這條資訊直接衝上了熱搜第二。

「大學生每月2000元生活費到底夠不夠?」這個問題也刷爆了全網。

不僅網友感興趣,媒體也很感興趣。

因為大多數人腦子裡的生活費,還停留在1000左右。

難道現在的大學裡的物價水平這麼高了?

畢竟很多人出了社會,一時間都拿不了那麼高的工資。

並且根據最近發布的報告顯示,大多數網民工資都沒有那麼高。

8月30日,CNNIC發布第44次《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報告指出,截止到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

本科以下學歷(不含本科)網民佔比為90.4%,而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網民群體合計佔比超七成。

圖片來源:網絡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在只有3成網民月收入超5000的情況下,一個大學新生的期望生活費是4500。

4500,已經超越了多數人的基礎工資了。

由於女生自稱在新一線城市讀書,雖然成都在幾個月前被降為了B級城市,記者還是選擇了以成都作為樣本。

畢竟成都新一線之首的名聲在外。

在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之後發現,這位求助的女生,她母親給她的生活費是處於一個合理區間的。

因為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4500元的生活費?

大約只有極少數家庭條件良好的人才能享受的了。

由挖財記帳提供的大學生消費報告來看,一線城市之首的北京,大學生月均生活費也不過2400元。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這位女生期望的4500元,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02

錢,不只是數字

曾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明明高中都還好,為什麼人上了大學就變得「攀比」了起來。

他說,上高中女生基本都是素麵朝天、單純樸素,雖然有部分高中生還是會化妝打扮,但那是少數。

上了大學以後,卻變得虛榮攀比起來了,化妝品要買、衣服鞋子要買名牌。

圖片來源:網絡

甚至現在有些00後的男生為了一雙aj的鞋子,花上好幾千,值得嗎?

有一個高贊回答是:「正因為有些學生們沒有生活壓力,甚至於很多學生家庭條件優渥,所以才會有心思去攀比。」

是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自然也都變好了。

這也就漸漸催生了「消費主義」的發展。

現在很多商品存在的價值已經不再是「我喜歡所以我要買」,而是因為「我需要靠它證明我有錢時尚懂享受」。

消費主義時代,人們過於關注表面,往往忽略了本質。

就像那個女生發出的求助帖一樣。

她不理解為什麼父母願意花6000給自己補課,卻不願意掏4500給自己做生活費,讓自己可以維持自己的「虛榮心」。

因為她不明白錢的價值。

4500元是很多人起早貪黑的在工廠上班,不能缺勤還不能出錯才能拿到的數目。

4500元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也許是半年的生活費。

4500元對很多畢業生來說,要工作1~2年才可以拿到這種程度的薪水。

圖片來源:網絡

而對於她來說,4500不過是一個數字。

沒錯。

她可以開口要4500的生活費,甚至她的家庭在她高中時期就能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掏出6000給她報補習班,就已經說明她的家庭收入已經高於中國其他許許多多的家庭。

有人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記者採訪大學生生活費時,有沒有詢問家庭收入情況呢?

要知道,月入20W的家庭,和月入4000的家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生活費都不是一個量級的。

當然,肯定也有收入高的父母要求孩子節儉的。

但這畢竟是少數。

所以如果我們換個角度,不再單純的用生活費來評價大學生的生活費高不高,而是用「生活費/父母工資」來衡量,會不會更合理呢?

因為只有這樣衡量,我們才能清楚有多少學生是被父母「溺愛」著的,而又有多少學生是真的身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03

靠自己的能力去虛榮

其實,這個女生能委屈到網上發帖求助,和父母的教育脫不了干係。

很多人說,你一個月多給我4500,不準存也不準理財的話,這錢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花。

因為他們沒有被培養起來的消費習慣。

並且這個女生毫無疑問是被「驕縱」著養大的。

在家裡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突然該「脫離家庭」了,沒有正確的引導,又怎麼會猛地一下就變得節約起來了呢?

圖片來源:網絡

你是家長,你自己有權利決定如何教育孩子。

但你一定要為你的行為負責。

養一隻貓貓狗狗都不會這樣養。

這個女生父母做的,就只是單純的一刀切。

不給她正確的引導,不讓她實際感受到掙錢的不容易。

準備讓她啃一輩子老嗎?

再加上大學的紛紛擾擾,如果這個女孩子的思想沒有得到「矯正」,那麼她有極大的概率陷入校園貸的泥沼中。

這,才是最可怕的事。

這個已經成年的女生,絲毫沒有身為家庭一份子的責任感。

只知道消費,而不知道節約。

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付出。

作為一個大學生,哪怕她不願意做兼職掙錢,也該好好學習,對得起父母的學費。

而不是一味的索取和抱怨。

她的父母給了良好的生活環境,給了她優越的學習環境,卻沒能教會她責任感。

這種教育,毫無疑問是失格的。

有一個母親,曾用自己的角度去評論這件事,她說:

「我能給得起一月四五千的生活費。

但是孩子,你出社會了靠自己能繼續保持這樣的生活水準嗎?

未來的生活靠自己,我們曾經也是辛苦過來的。

社會要靠自己站穩,我們只能在你要倒下時扶著你。

這是我的態度,不會給孩子太多,我的錢不代表是你的錢,就算會留給你也要它成為遺產。」

然而這種家長在中國卻少之又少。

很多人,不管貧窮還是富裕,總會對孩子說「我的就是你的」。

這樣的教育,能帶給孩子什麼呢?

如果這個女孩子真的需要4500來維繫自己的生活,我們不會多說什麼。

也許這個要生活費的女孩在想著:爸媽可真是太摳了,肯定是不愛我。

就像現在那麼多「月欠族」只是被大家呼籲著不要陷入「消費主義」的陷阱中一樣。

她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在於她只是伸手找父母要錢。

而絲毫不打算靠自己努力一把。

以自己的能力去虛榮,那是你的本事。

以父母的能力去虛榮,那是啃老。

你過度消費,追求小資生活,這都無妨。

只是應該把一切交由自己處理。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我們今天在這裡說的「交由自己處理」,不是指讓她去搞什麼校園貸。

而是說她可以依靠自己現有的能力去賺取足以支撐自己「奢華生活」的生活費。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把自己的幸福靠在別人身上太不靠譜了。

也許她現在還不明白,也許她以後也不必要明白。

她已經成年了,按法律父母甚至不需要供給她一分錢了。

父母為她交了3W的學費,她沒有對父母感到感激。

父母沒有給她4500的生活費,她卻感到了委屈和不滿。

因為是父母,所以就可以忘記她們的恩,只記住她們的過,這是很不好的。

她想要維繫高水平的生活,我們可以理解。

但我們也真誠的希望,她能靠自己的能力,讓自己維繫應有的生活水平。

作者/來源:雜誌之旅官方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女大學生要4500生活費!對父母放話:再不給錢我就要吃食堂了
    各位大學生,你們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1000元,2000元,又或者是4000元,5000元,甚至10000元!一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的大一女生在網上發帖,抱怨稱:覺得自己每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太少了,希望父母可以給她增加到4500元,否則的話,自己只能吃食堂了。
  • 我是大一女生,每月生活費不到800元,卻要父母給4500元
    「我媽每月給我4500元生活費,其實我生活上的費用只花了800元左右……」有一位去年考上大學的小女生跟我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上學時的生活費,然後沾沾自喜的說出了她的心裡話。她就是去年考上大學的一位大一新生,今年開學她馬上就大二了。每月生活費4500元,每一分錢都花得有理有據。
  • 大學生一個月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網友吵翻天……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對於大學生來說,他們每個月的生活費是多少呢?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有男生稱每月1000塊買遊戲裝備在大眾的印象中男生更省錢,而某記帳app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報告》顯示的結果恰好相反。報告指出,按性別劃分,全國統計大多數男生的月均生活消費要高於女生,達到1600元,而女生更勤儉,生活消費為1200元。數據顯示,男生更偏愛的數碼3C佔據了購物支出的絕大部分,此外還有遊戲開銷。
  • 女大學生每月3000元生活費 抱怨父母給錢太少:月底只能吃食堂!
    在重慶上大學,每個月生活費普遍1000-2000元,家庭條件不要好的,幾百元也夠吃食堂。5月28日晚上,有重慶合川某高校的大二學女生小陳在網上發文稱,上大學之後,媽媽只給她3000元生活費。小陳表示,她念高中的時候,媽媽給她報培訓班的時候幾千塊錢眼睛都不眨一下,現在上大學了,媽媽反而變得「摳門」了,每個月只給30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每到月底,沒錢了只好去吃食堂。她曾向媽媽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被她媽媽拒絕了。小陳覺得自己是女孩,買護護品,買衣服、吃飯這些,一個月4500元根本不多。
  • 大學每月生活費4500,要多了嗎?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4500夠花嗎?」看到這個問題的你,第一反應是不是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確定是4500,不是1500?」2019年9月份,一位大一新生向父母索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的求助帖走紅了。她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不夠花,不能理解為何向父母提出4500元的生活費會被拒絕,畢竟,高中時父母支持她上4000、6000元的補習班連眼睛都不眨。不少人在上大學後才開始獨立生活,也很憧憬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生活,上了大學才知道,吃飯、聚餐、水電、假期回家的車票......該花的一點都不少,還總覺得錢不夠花。
  • 女大學生索要4500生活費遭拒,網友:畢業了能掙到4500不?
    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多少錢算合理?2000、3000?還是5000、10000?一名大一女生發帖抱怨,說自己在新一線城市上學,每個月生活費只有2000元,根本不夠花。自己和母親提出將生活費增加為4500元,卻被母親一口拒絕。對此,她委屈地說,「2000塊的生活費壓根不夠,月底就空了要去吃食堂。」帖子發出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 大學女新生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 街採南京大學生聽他們怎麼說
    現代快報訊(記者 宗青 於露 文 / 攝)近日,一名大一女學生問母親要生活費遭拒的網帖引發了大家關注。大學生的生活費一般是在多少錢呢?9 月 5 日,現代快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的學生,就此話題進行了討論。
  • 大一女生要4500元生活費被拒 大學生活費多少才夠?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遭到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如今正值開學季,生活費成了不可迴避的話題。  而四川大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同學告訴記者,他一個月3000元的生活費還不夠用,「除了吃飯還會有一些娛樂活動,3000元根本不夠。」  根據挖財記帳發布的《2019大學生消費報告》顯示,大學生月均生活費超過2000元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和杭州,成都大學生的平均生活費為1900元。  男女消費有別?
  • 大二女生每月問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你覺得合理嗎?
    有網友問:大二女生每月問父母要4500元生活費,你覺得合理嗎?晏子覺得,大二女生每月要求父母給4500元生活費自然是過分了。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一個親戚在湖北武漢輕工大學大學讀本科大三,她一月的生活費均值不超過1700元。
  •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4500,過分嗎?
    之前網上有一個很火的匿名投稿,一個大學生覺得每個月2000塊不夠花,希望媽媽每個月給她4500的生活費。她認為自己還想買化妝品和旅遊,雜七雜八的2000根本不夠。你在學校每個月花多少生活費呢?一起和八弟來聊聊這個話題吧! 01 大學生,一個月應該花多少錢?其實要是真問起大學生每個月應該有多少生活費,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每個月不到1000的也有,畢竟大學生沒有房租的花銷,只要保證正常的飲食就解決大部分問題了。
  • 從一個女大學生向父母每月要生活費引發的思考
    提問者是大一女學生,說現在問父母每月要4500元的生活費,父母不給,自己感到很氣憤。如果是家底豐厚倒也罷了,可是父母如果是一般家庭的話,這些費用確實有點多了。每月在學校吃飯最多30元,而且吃的不錯了,一般女生愛美吃不多,以營養為主。這樣一個月就1000元夠了,再加上網費手機話費200元,其他300元機動,1500元一個月完全沒問題。
  • 女大學生要每月生活費4500元被拒,給多少生活費都「不合適」
    在忍不住沉浸於一代新人換舊人時,這樣一條新聞卻突然出現在師師眼前: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
  • 考研英語時文賞讀(139):高校女生要求每月4500元生活費引爭議
    Collegestudentsdemandforhigherlivingexpensessparksdebate大學生索要更多生活費的要求引發了爭論Arecentonlinepostaboutafemalecollegestudentaskingfor4,500yuan
  • 大一新生要每月4500元生活費遭拒!到底多少才夠用?調查顯示…
    這位網友的發言如下: 本人女,大ー,目前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但是我覺得我媽給的生活費太少了
  • 某地大一女生每月要4500元生活費遭拒,網友炸鍋!
    近日,某地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這個話題引發網友熱議。那麼,對於南京的大學生來說,一個月多少生活費夠用呢?最大的支出是什麼?還有,談戀愛後,花的錢更多了嗎?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大一新生每月要4500生活費,網友:少了,至少1萬吧
    隨著高考結束,曾經的高中生進入大學校園,開始人生中新的階段,家長與孩子的生活費矛盾就凸顯出來。有個大一新生問父母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父母給2000元,學生說不夠花。網友覺得太過分,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父母的錢並不是大風颳來的!
  • 「我大學一個月要4500的生活費,很正常」,家長落淚:難過又心酸
    最近,有一篇「大一女生生活費求助帖」突然爆紅。一位高中畢業,剛剛上大學一年級的女生,在網絡上發布了一篇求助帖,內容是這樣的:我是一名大一的女生,我希望母親每個月給我4500元的生活費,但是她不肯,只願意給我2000。這就讓我很委屈了,2000元根本就不夠花啊!這位女生是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我們就暫且認為她是在成都(新一線城市)吧。
  • 那個每月要4500的大一女生,你覺得過分嗎
    這樣核算下來,從大一下學期起,平均每月2500元生活費,基本上就完全夠用了。看完孩子大一上期的全部支出明細,挖挖機又想起了秋季學期開學之初那名在問答社區提問的大一女生。該女生表示,自己在某新一線城市上學,她想讓媽媽每月給4500元生活費,而媽媽每月只給2000元,根本就不夠花。並且還說讀高中時媽媽特別大方,報名補課花幾大千從不吝嗇,問為什麼現在偏偏不給她了?
  • 女大學生要求每月45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為何...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生活費,但遭到了母親的斷然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生活費根本不夠花。又到開學季,隨著新生入學、老同學返校,一個消費高潮周而復始,席捲各地高校,成為家長們長籲短嘆,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