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洪亮課題組專論:利用中子散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氘化技術對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動力學的研究進展

2021-03-01 高分子科學

生命在於運動,這句話在分子尺度上特別形象。生命體的功能往往是通過各式各樣的蛋白質特定三維運動來實現的。尤其是蛋白質內部大幅度的原子集群運動,它們對能量傳遞、底物輸運、生物大分子的組裝等生物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作為生命溶劑,水分子的各種運動(擴散,轉動及振動)協助了質子和反應底物的傳輸,促進了生物大分子和底物小分子的對接,誘導了生物大分子摺疊等。因此,研究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運動對理解蛋白質功能的微觀機理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洪亮特別研究員受邀在《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發表的專論中系統的介紹了近年來課題組利用中子散射、分子動力學模擬和氘化技術對蛋白質及其表面水分子動力學的研究進展。文中第一部分集中介紹了中子散射研究生物體系的諸多優勢,比如直接測量原子位置漲落、無損傷原位探測、在廣闊的時空間範圍(飛秒到微妙,亞埃米到數納米)提供分子動力學信息等。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可以通過選擇性氘代標定體系內特定部分,比如某個特定結構或功能區域,特定組分,特定元素進行原位動力學研究。另外,分子動力學模擬在時間和空間尺度上都可以和中子散射實驗進行定量配合,給出微觀細節。這一部分詳細介紹了洪亮課題組近年來在結合中子散射實驗、氘化技術以及分子動力學模擬建立的研究分子運動的方法學,著重討論了如何原位定量表徵蛋白和水分子各自的動力學,以及蛋白質內部不同元素、不同殘基的各種運動模式。在第二部分介紹了運用該方法學對蛋白質低溫動力學轉變現象的研究。雖然蛋白質種類繁多,結構功能各異,但它們都會在零下70 °C左右發生動力學轉變:低於此溫度蛋白質喪失非簡諧運動自由度以及生物功能,當提高溫度跨越此轉變點,蛋白質就會柔化並恢復生物活性。過去20年業界普遍認為該轉變現象是由於蛋白界面水分子在零下70 °C發生變化引起的。洪亮課題組通過結合氘代技術和中子散射實驗揭示出該動力學轉變是蛋白質固有性質,不取決於其溶劑,這極大地挑戰了業內的固有理解。第三部分對該方法學在將來生物體系和高分子體系動力學研究作出了展望。我國剛剛建成的三個中子散射大裝置(東莞散裂源、房山中子源和綿陽反應堆),其優質中子源必將推動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尤其是生物及高分子材料科學的研究。

洪亮課題組的工作受到國家自然基金(Nos. 11504231, 31630002, 11974239),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和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重大項目的支持。

該專論即將發表於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Combining Neutron Scattering, Deuteration Technique,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to Study Dynamics of Protein and Its Surface Water Molecules

Li-Rong Zheng and Liang Hong

Doi: 10.1007/s10118-019-2312-2

高分子科學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http://www.cjps.org

相關焦點

  • 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獲突破性進展
    12月22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 分子振動對化學反應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是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H2以及它的同位素分子是分子反應動力學領域被最為廣泛研究的分子。過去的二三十年中,對H/D/F/O/Cl/OH+H2/HD/D2等反應的研究極大地推動了反應動力學研究的發展,也大大提高了我們對化學反應本質機理的認識。
  • 進展|利用選擇性振動激發實現單分子解離反應的動力學研究
    掃描隧道顯微鏡技術可以直接將非彈性隧穿電子注入到表面單個分子的電子激發態和振動激發態,並通過控制非彈性隧穿電子的能量和注入位置,實現單分子在表面的選擇性激發,同時具有原子級的空間解析度和高能量解析度,是研究表面單分子解離反應的理想手段。
  • 【學術報告】利用飛秒受激拉曼光譜技術研究分子的激發態結構動力學
    ---題目:利用飛秒受激拉曼光譜技術研究分子的激發態結構動力學報告人:劉偉民教授,物質學院,上海科技大學,時間:2020年11月5日下午2點地點:化學化工學院A樓518會議室博士後2009.5-2016.5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Emory大學和俄勒岡州立大學 博士後2016.6-至今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博導/助理教授報告摘要:超快光譜學作為一種重要的研究工具,在近十幾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凝聚態物理、光電材料表徵以及生命科學等諸多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LAMMPS分子動力學核心技術實戰培訓班
    由於傳統實驗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耗時,而計算機模擬的方法省時省力,能有效提高科研效率;目前,分子動力學模擬能在很大程度上進行預測指導實驗,因此模擬與實驗的對照是將來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分子動力學模擬作為一種理想的計算機模擬方法,可以用來模擬兩相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是對計算和實驗的補充。
  • 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國輝團隊與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合作,在生物分子模擬應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以共同通訊作者形式在Nature 雜誌上發表全文(Article)。
  • 【新書推薦】《分子氣動力學及氣體流動的直接模擬》
    從研究手段來說,主要是基於Boltzmann方程、基於分子碰撞統計模擬和基於局部稀薄效應N-S方程的數值模擬,基於高超聲速低密度風洞、各種高焓設備和彈道靶與氣動物理靶、常規高超聲速風洞的高超聲速地面試驗設備。主要目標是解釋跨流域複雜流動機理,研究解決臨近空間、天地往返、深空探測、長期在軌等飛行器的跨流域氣動問題,為其氣動布局、操控、防熱、通信等系統設計提供基本輸入和優化依據。
  • 物理學系季威教授研究組在表面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物理學系季威教授研究組與多倫多大學諾貝爾獎得主John C.表面和界面化學反應動力學理論和實驗的研究一直是物理化學領域前沿的熱點話題。該研究利用有特色的離子雙態模型(Ionic 2-State Model),結合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與掃描隧道顯微鏡實驗,詳細闡明了碘代吡啶分子在銅表面的電子誘導反應特徵。研究首次揭示了表面化學反應物的吸附構型可以決定其電子誘導反應的路徑和產物等特性。
  • 製備氘化生物分子,因為氫很輕,中子技術就非常適合!
    中子技術很適合研究像氫這樣的輕原子,對於含有大量氫的生物分子來說,就是是很好的例子。中子對氫(1H)與氘(2H)的同位素替換特別敏感,這使得對比技術可以用於詳細研究分子。為此,需要準備氘化版本的生物分子。
  • 分子動力學LAMMPS材料計算課程
    LAMMPS是目前基於力場最權威的分子動力學計算模擬程序包,支持在各種系綜下,模擬計算上百萬原子和分子體系(氣態、液態、固態),在Linux系統下運行,具有很高的並行效率。此次我們特別邀請了MedeA原廠Materials Design公司的單子睿博士,給大家提供一次分子動力學尺度上的培訓課程。單子睿博士曾在LAMMPS軟體開發組Sandia實驗室從事了5年的開發及研究工作,對分子動力學的理論及其應用十分精通。此次課程從基礎理論到實踐操作,從4月9日到16日,共5場線上培訓,全程免費,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 分子超快動力學過程研究獲進展
    不同時間延遲下的光電子影像飛秒泵浦-探測技術是一種可以在原子運動時間尺度上實時觀測化學反應的有力手段,在飛秒泵浦-探測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子超快動力學是當前分子反應動力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和焦點之一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武漢國家光電實驗室張冰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從事分子超快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近日,該團隊利用飛秒泵浦-探測技術與飛行時間質譜和光電子影像技術相結合,對碘甲烷分子的B帶預解離超快動力學過程進行了研究並取得重大進展。通過採集不同時刻下的光電子影像(見下圖),獲得了分子電離時的光電子能量和角度分布,並得到它們隨泵浦-探測時間延遲變化的動態信息。
  • 表面光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獲新進展
    12月27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表面光化學反應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Strong Photon Energy Dependence
  • 【光學】當分子自組裝遇上非線性光學
    近些年來,熊偉課題組致力於開發出更高維度的和頻振動光譜顯微鏡(Vibrational 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Microscopy, VSFGM),從而從自組裝系統中可以獲得更清晰的多維度分子信息,實現「升維打擊」。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方向主要涵蓋新能源尤其燃料電池高性能電極催化材料的研發製備、溫室氣體CO2轉換為可利用燃料的研究及相關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等領域,並將多解決方案的新能源技術聯用,探索可持續的能源循環利用系統。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利用中子散射技術,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及其他輔助實驗方法,研究蛋白質動力學方面的課題。同時也在博士期間開展了利用中子散射研究石墨烯表面水的動力學方面的工作。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期刊論文3篇,其中包括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和《美國科學院院報》各一篇,並參與一篇SCI綜述文章的撰寫。
  • 實驗動力學測定之反應級數測定法
    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頂尖計算模擬團隊,為高校及科研院所課題組、研發企業等客戶提供化學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化學工程等領域的科學計算模擬技術諮詢、技術培訓及項目代算等服務,助益深入理解科研課題的科學本質,有效提升科研論文發刊質量,加速科學研究進程,助力科學技術發展。
  • 從分子動力學到虛擬篩選發現PPI小分子抑制劑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小分子與Hsp90或Cdc37特異性結合的報導,Science Advances雜誌在線發表了中國藥科大學尤啟冬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張健教授課題組合作研發的Hsp90-Cdc37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劑DDO-5936,該工作首次闡明Hsp90-Cdc37及特異性的小分子抑制劑的結構。
  • 分子模擬之道在線講座
    】文獻管理工具Taggie介紹【時 間】2018-12-23 周日 晚上 20:00-21:00【梅龍燦】蛋白質-蛋白質作用界面水分子的熱力學性質【時 間】2017-03-19 周日 晚上 20:00-21:00【李繼存】石墨烯-水界面: 力場開發及接觸角模擬【時 間】2017-02-26 周日 晚上 20:00-21:00【李 菁】
  • 開源軟體-分子動力學-LAMMPS
    LAMMPS分子動力學技術與應用的課程通知:本次培訓由北京軟研國際信息技術研究院主辦
  • 深圳大學閻志超等人在環狀高分子動力學上取得新進展
    深圳大學閻志超等人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環狀聚合物合成、以及介電實驗等手段,對含有環狀高分子的相容性共混體系開展了系統的研究,澄清了環狀拓撲效應對共混物中各組分的有效玻璃化轉變溫度(Tg,eff)及鏈段動力學的影響,改進了T
  • 合肥光源專題系列五:合肥光源在反應動力學研究中的進展
    張李東 王佔東 楊玖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合肥光源專題系列五合肥光源在反應動力學研究中的進展分子反應動態學和燃燒反應動力學是反應動力學中重要的研究領域,主要利用光譜和質譜技術探測化學反應組分隨時間的演化過程,來得到化學反應速率和反應機理等信息。從學科發展歷程來看,分子反應動態學和燃燒反應動力學研究的進步離不開先進光源技術的支撐,尤其是具有寬能譜、高亮度、良好偏振性、高準直性和波長連續可調等優點的同步輻射光源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這些領域的研究。
  • 材料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基本設置
    所謂分子動力學(MD)模擬,是在預先確定條件下(比如溫度,壓力,應力,外力等等)模擬原子和分子運動的一種方法。分子動力學模擬可以用來研究納米尺度下的動力學過程,還可以用來計算相圖、擴散係數和各種響應函數等諸多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