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束支區域起搏可行!阜外醫院陳柯萍團隊創新起搏技術

2020-12-17 阜外說心臟

左束支起搏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一種起搏技術,克服了希氏束起搏的一些缺點,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多,但左束支起搏會導致右束支傳導阻滯或延遲,導致心室激活不同步,從而可引起心衰進展或死亡。

7頁23日,阜外醫院陳柯萍團隊在Circulation心律失常和電生理學子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雙側束支區域起搏可解決這一問題。

在該研究納入的36例有症狀的心動過緩患者中,該研究團隊成功為22例患者施行了雙側束支區域起搏術。

與接受左束支起搏術的患者相比,接受雙側束支區域起搏術的患者QRS間期縮短得更明顯。

左束支起搏可導致心電圖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波形,右室激活時間平均延遲115 ms,心室間傳導平均延遲34 ms。

在接受雙側束支區域起搏術的22例患者中,18例患者起搏後心電圖未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波形。

在其餘的4例患者中,雙側束支區域起搏也部分糾正了右束支傳導阻滯,右室激活延遲的時間平均從左束支起搏時的120.5 ms縮短至了106 ms。

研究者表示,同時起搏左右束支區域只需要一根雙極心室導線。該研究顯示了施行雙側束支區域起搏的可行性,這種起搏方法比左束支起搏更貼合生理狀態,能使左右心室同步激活。

在接受左束支起搏的患者中,起搏導線的環狀電極由於未能有效接觸易激動的心臟組織,從而未能佔據室間隔的右側。這說明,需要改進導線的設計,來促使雙側束支區域起搏更加可靠。

來源:Bilateral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to Achieve Physiological Conduction System Activation.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23 Jul 2020

相關焦點

  • 張澍教授等在JACC發表述評文章——左束支起搏:生理性起搏的新技術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美國心臟病學院會刊》(JACC,IF=18.639,心血管領域排名第一)正刊發表張澍教授等的述評文章《左束支起搏》,左束支起搏,作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彌補了希氏束起搏的不足,是目前起搏領域的又一重大創新。
  • 真正意義的生理性起搏——左束支區域起搏 在山西省汾陽醫院心內科...
    12月8日,山西省汾陽醫院心內科一病區成功實施本院首例左束支區域起搏術。接受手術治療的是一名69歲的女性患者,該患者因頭暈、黑矇就診,心電圖提示高度-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間歇性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右束支傳導阻滯,心率僅僅28-45次/分,如果使用傳統的起搏器植入方法,雖然保證了穩定的心率,但是相當於室性早搏代替了原有的正常心跳,長期這種異位的起搏心律可能會導致心臟重塑、影響心功能。而最新的左束支區域起搏技術可以很好的避免這個問題。
  • 如何經永存左上腔靜脈植入起搏電極?阜外醫院華偉等研究
    永存左上腔靜脈畸形較為常見,阜外醫院華偉、顧敏等通過對本院9例患者分析發現,經永存左上腔靜脈植入心房、心室起搏電極導線均存在一定難度,短期內存在導線脫位風險,但遠期導線參數穩定。研究者指出,雙上腔靜脈患者應避免經永存左上腔靜脈植入導線。
  • 山東省立醫院成功實施首例左束支起搏CRT-D手術
    近日,山東省立醫院心內科心電生理和起搏團隊在劉同寶教授和宋尚明教授的帶領下,成功為一名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實施我院首例左束支起搏的CRT-D手術,填補了該院的空白,使生理性起搏技術水平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主要有三種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方式:傳統CRT(冠狀靜脈途徑)、希氏束起搏和左束支起搏。相較於其他兩種方式,左束支起搏具有起搏穩定,起搏閾值低,更易操作,費用較低,適用範圍更廣,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優點。
  • 【航天心學術】左束支起搏如何植入電極?
    我們公眾號前期的文章介紹了左束支起搏(LBBP)技術的優勢,那麼這一期介紹下面這篇文章:如何完成左束支起搏技術。
  • 起搏心電圖分析要領(含基礎起搏心電圖解讀系列)
    起搏心電圖分析要領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何方田  尹小妹 應許青
  • 醫療專家在寧呼籲:提高心臟起搏治療醫保報銷比例
    會上,專家和領導一致指出,在政府、學會、醫療機構、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心律失常與心臟起搏治療繼續穩步發展。然而,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國的心律失常和心臟起搏治療還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專家和領導共同強調,應積極推進更完善的醫保政策;提升醫生、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管理能力;加強植入中心建立、醫生培養及指南推廣,鼓勵和應用創新的技術,使越來越多的醫生和患者獲益。
  • Circulation心電病例:起搏的心動過速
    72歲男性,6年前因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合併心肌梗死伴嚴重左心室收縮功能不全、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NYHA II級心衰植入雙心室心臟復律除顫器(CRTD)。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療,但仍然有快頻率室性心動過速反覆發作引發ICD放電,因此進行了室速消融治療。
  •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公告由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博士後,雜誌,心律失常,課題的內容請關注醫療衛生考試網/北京醫療衛生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醫療衛生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BioSync CLS研究:起搏治療對迷走神經性暈厥的療效丨ESC2020
    ESC2020大會上,來及義大利的Michele Brignole教授團隊公布了起搏器閉環刺激功能(Closed Loop Stimulation, CLS)治療傾斜試驗誘導的伴有心臟停搏的血管迷走性暈厥的研究結果。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孫源君、董穎雪、高連君教授對該研究進行了介紹和點評,現整理如下。
  • 心血管患者不用總跑醫院了!有了它,在家就可以被醫生隨訪!
    就拿起搏器來說,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就設有起搏器隨訪室,為患者提供專門的隨訪服務,可見其重要性。在隨訪室門外等候的患者,圖片來源: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一般植入起搏器後,需在術後一年內到醫院複查4次,分別是出院前和術後1、3、6個月份。之後可以適當延長至每年1次,在臨近電池耗竭前則應每1-3個月就進行一次隨訪。
  • 雙腔起搏器獲三腔效果|我院心內二科用精湛技術再次彰顯科室實力
    而治療心力衰竭的手段除了藥物治療原發病,緩解症狀,糾正心衰之外,還有一把重要利器——起搏器。 近日,遠從貴州而來的王爺爺因反覆胸悶、氣短6個月,來燕達醫院心內二科就診。據問診得知,王爺爺因反覆胸悶、氣短,已經輾轉幾家醫院,經冠脈造影等檢查後,被確診為「冠心病」,而王爺爺的症狀也理所當然的歸咎於冠脈狹窄,在服用了一段時間的治療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藥物後,王爺爺的病情卻不見起色。
  • 先健科技:HeartToneTM起搏器獲授國家食藥監總局認證
    及其聯屬公司(美敦力)提供技術、生產、品質及法規方面的支持。HeartToneTM起搏器獲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認證,連同於本年度較早時獲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認證的相關心臟起搏電極導線,使得集團成為中國首家擁有達到國際級技術及功能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系統的生產廠家。
  • 太原市中心醫院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妙手仁心喚春歸
    攻克技術難關,為患者帶去幸福和希望是心血管內科一直追求的目標。心血管內科成立於1992年,在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技術不斷創新,服務不斷完善,目前醫療技術水平在省內名列前茅,受到廣大患者的普遍讚譽。介入治療團隊技術精良,冠狀動脈球囊擴張及支架植入術、急診 PCI 術、複雜冠心病的介入治療在省內處於領先地位。
  • 我國第一條完全與國際水平接軌的心臟起搏生產線啟用
    中國經濟網上海6月29日訊(記者 沈則瑾)我國第一條完全與國際水平接軌的心臟起搏生產線6月27日在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創領心律管理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啟用,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我國將打破起搏器被跨國公司壟斷的局面,為我國大量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