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扔東西,不只是淘氣,將來可能會成為「學霸」

2020-09-23 夏橙媽咪

照顧孩子雖然很辛苦,但是當我們看到孩子新學會一項技能,會高興好幾天,這種幸福的感覺無法替代,會忘掉之前所有的辛苦。

但是當孩子到了兩歲之後,會經常做出一些讓家長感到頭疼的舉動,比如「扔東西」,不管手裡拿著什麼東西,孩子總是喜歡扔出去,怎麼管都沒用,家長看著被孩子搞得一團糟的房間,感到十分無奈。

喜歡扔東西的小寶寶

昨天,同事邀請我去她家吃飯,剛一進門,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地面上都是玩具,沙發墊也被扯了下來,孩子坐在餐椅裡吃飯,看到我來了,馬上把手裡的勺子扔在地上,好像在抗議一樣。

同事一臉尷尬,然後對我說:「家裡有點亂,你別介意,孩子最近不知道是怎麼了,特別喜歡扔東西,怎麼管都沒用。」

吃完了晚飯,同事無奈地說道:「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了,總是扔東西,說他的話,他還不聽,甚至變本加厲,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啊?」

我對她說:「孩子扔東西很正常,並不是管不好,只是你沒用對方法。」

孩子扔東西時,其實是在強化自己的認知

孩子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練習抓握,到了4個月的時候,手部掌控能力會不斷強化,可以握住東西,也會吮吸自己的手指,8個月左右的時候,孩子可以把手裡的東西扔出去,其實孩子這是在強化自己的認知。

孩子喜歡扔東西,不只是淘氣,也不是不懂事,而是一種學習行為,通過扔東西,孩子能夠強化自己的認知能力,也會鍛鍊肢體的操控能力。

孩子在扔東西時,會覺得自己「很厲害」,尤其是家長表現出驚訝、生氣等情緒時,孩子會很有成就感,當物品落在地上發出聲響,孩子會感到很有趣。

總的來說,孩子扔東西,我們會認為孩子很淘氣,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在刷新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不要粗暴阻止孩子扔東西

看到被孩子搞得亂七八糟的房間,家長會阻止孩子扔東西,也是害怕孩子扔東西時會傷到自己,但是你知道嗎?粗暴阻止孩子扔東西,會對孩子造成很多的影響。

1、出現認知障礙

看到孩子扔東西,有些家長會大吼大叫,甚至直接搶走孩子手裡的物品,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孩子正在探索未知的世界,突然被家長打斷,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會影響孩子對外部世界的印象,時間久了,可能會出現認知障礙,邏輯思維能力也會變差。

2、沒有安全感

孩子在童年時期,會特別缺乏安全感,而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就是自己的家長,當孩子扔東西時,如果家長經常粗暴阻止,會讓孩子感到很害怕,時間久了,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懦弱,對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

3、出現性格缺陷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不讓孩子扔東西,孩子就越想把手裡的東西扔出去。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孩子想把手裡的東西扔出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如果家長阻止孩子,孩子就越想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長此以往下去,孩子會出現性格缺陷,比如偏執、偏激、暴躁等等。

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將來可能會成為「學霸」

當孩子開始喜歡扔東西,家長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對孩子的大腦發育很有幫助,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1、通過遊戲引導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扔東西,提前準備好球、飛盤、紙團等玩具,然後和孩子一起扔,並且不斷鼓勵孩子、誇讚孩子,讓孩子細細品味東西掉在地上的聲音和形態,這樣做會鍛鍊孩子的感官能力,心理需求也會得到滿足。

2、讓孩子知道哪些東西不可以扔

比如一些貴重物品,或者是具有危險性的剪刀、玻璃杯等等,都不可以讓孩子隨便扔,如果孩子扔了,家長要嚴厲起來,讓寶寶記住這個東西不可以扔,孩子可能會記不住,但是家長反覆強調,孩子會在大腦當中形成影響,與此同時,這樣做也能夠鍛鍊孩子的記憶力。

3、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孩子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家長不要馬上打掃乾淨,而是要引導孩子自己打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時間久了,孩子身上的優點會越來越多,將來上學之後,也會虛心學習。

總之,當孩子變得喜歡扔東西,家長不要感到頭疼,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階段,家長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幫助,沒準孩子就是下一個「小學霸」。

我是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寶媽,經常和大家分享原創文章,希望您看過本文之後能夠有所收穫。

相關焦點

  • 寶寶突然喜歡扔東西?恭喜你!是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標誌
    結果郭琳說:「我娃最近特別淘氣,要不來我家聚聚吧,我不太敢把他帶去公共場所。」作為兩個男孩子的媽媽,我問道:「你娃還不到一歲,能有多淘氣呢?我倆兒子這不都帶大了。」「那正好你來我家幫我治治他。」郭琳說道。沒有辦法說服她出來,我就只好去了她家。
  • 寶寶喜歡扔東西,心理學家:孩子在學習,這樣做培養「小學霸」
    我打趣她:「那你的女兒可能以後是個學霸。」朋友很詫異,我告訴她:「櫻桃可能在做實驗呢!」為什麼寶寶喜歡扔東西,扔東西對於他們的認知發育有什麼好處,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 孩子喜歡扔東西,積木一搭就推倒?把握五點幫助孩子開啟空間思維
    最早的空間敏感期大概是孩子會發現這個物體和另一個是分離的,這是兒童最早對空間的感受。慢慢地,孩子開始感知裡面外面,感知空間的大小等等。空間敏感期的表現第一條就是喜歡扔東西。你給她撿起來,她就會重複扔的動作。你不給她撿,她就會鬧。撿給她她還是會扔。或者會從客廳的一邊扔到另一邊。總之在大人看來孩子就是開始淘氣了,喜歡扔東西。其實寶寶是在感受空間的大小,感知方位。2.第二條:寶寶喜歡摳洞,各種小洞小眼兒,而且喜歡往裡面塞東西。
  • 寶寶扔東西,別著急阻止,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心理健康
    導讀:寶寶扔東西,別著急阻止,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心理健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扔東西,別著急阻止,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和心理健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喜歡扔東西,簡單粗暴地制止和放縱都有害,別做錯了
    文|秘籍君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孩子的言行舉止,是非常跳脫,且難以琢磨的。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莫名其妙有一些小行為,家長明知道他做得不對,但是不知道怎麼去阻止。最近,我和小區寶媽聊天的時候,總聽見有人抱怨說,家裡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是脾氣大了,還是想故意搗亂,總是一言不合就亂扔東西。
  • 淘氣的孩子如何管教?淘氣有三種類型,懂不懂教育,孩子天壤之別
    由於孩子缺少知識和經驗,很多事情分不清利害,他們想通過自己去挖掘事情的真相和原因。當你打開水龍頭洗手時,孩子會也去學模仿,如果身高原因夠不著,他還會想方設法搬一個凳子過來。打開水龍頭洗個不停,還學著父母打肥皂,搓來搓去,直到他玩夠了,才會從凳子上下來,去「研究」別的東西。
  • 一歲孩子喜歡扔東西怎麼辦?不打不罵,正確引導陪孩子度過探索期
    6個月時,就漸漸進入了手的敏感期和空間敏感期,一歲多的孩子喜歡通過手去探索這個世界,通過躲藏、鑽桌子和扔東西來探索空間。當時我媽看到就說,這麼點大的孩子脾氣這麼大,其實這只是孩子不想吃魚而我又堅持要她吃,她不知道如何來表達心目的不滿,所以下意識地把勺子扔掉。孩子扔東西該怎麼辦?
  • 孩子們自主學習,將來成為學霸並不難
    在我們眼裡學霸很聰明,一旦我們學會了,我們就再也看不到他們背後的付出,我們總是用智慧來概括他。難道不是聰明的孩子只能淪為學習的渣滓,學霸是由聰明定義的嗎?讓我談談我在學校的一個例子:那時,我有一個朋友玩得很好,當剛開始時,我們的成績都是差不多,在班級組中排名中間,但是我們不是很接近,所以只有在可能會在一起之後。
  • 1歲的寶寶喜歡胡亂扔東西,真相原來是這樣
    所以可能會用扔東西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以達到尋求父母關注的目的。有時甚至會出現攻擊性的扔東西行為,比如孩子憤怒時,把玩具扔在父母或者別的小朋友身上。這個時候就要引起父母的重視了,父母要及時制止孩子的行為,避免在孩子以後發脾氣時都採取同樣的發洩方式。所以扔東西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必經的成長階段,對身體、智力發育、心理成長都有著很大的好處。
  • 孩子一言不合就扔東西?引導得好是學霸,引導不好秒變「臭脾氣」
    已經與寶寶「大戰了三百回合」的莉莉一邊收拾一邊讓我不要見怪,她抱怨道:「孩子最近也不知是怎麼了,特別喜歡扔東西收拾完她一臉擔憂地說:「你說這孩子現在就這麼愛扔東西,等長大了,是不是脾氣得特別『臭』啊?由此可見,寶寶愛扔東西並不是因為淘氣、不懂事,而是一種學習行為
  • 孩子擁有「超級記憶力」就能成為學霸?不,也可能會讓他備受折磨
    有研究指出,在全世界大約有80個患有「超級記憶症」的人,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擁有如此「神力」,卻沒有成為「學霸」,也沒有想像得那樣幸福,甚至有時會備受折磨。」,這樣就可以輕鬆應對考試,走向「學霸」之路。
  • 寶寶總喜歡扔東西,家長給予正確引導。寶寶會變成「小天才」
    兒童在一周歲左右都會有一個習慣,就是特別喜歡扔東西,這個行為通常都是在孩子2歲後才會出現緩解和好轉。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作為父母的總是會收到源源不斷的驚喜,比如寶寶會抬頭了、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寶寶會站立了等等。但是了有時候孩子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做一些讓爸媽極其頭疼的事情。比如寶寶喜歡吃手手腳丫,喜歡亂扔東西等行為。
  • 孩子喜歡扔東西,他的敏感期來臨
    當他自己把襪子脫掉後喜歡扔掉,繪本有時候講完了也會扔掉!今天他的麵包給奶奶吃,奶奶吃了,他就生氣了,把自己手裡剩下的也扔了!孩子喜歡扔襪子,這是正常的,因為一歲多的孩子他就開始就是很喜歡,其實自己可以把這個襪子脫下來以後就開始喜歡扔了,所以很多孩子的從1歲以後就開始喜歡扔襪子,但是孩子一個敏感期,也就是說從1歲到2歲半左右都是一個孩子的敏感期。
  • 孩子身上若有以下特徵,將來很容易成為學霸,即便貪玩也沒關係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大多數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吧!不說將來學歷好一些能有更多的機會,就說現在成績好的孩子也更受老師的關注、考試前家長也少操心!
  •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長學會這幾點,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最近發現,孖寶特別喜歡扔東西。估計因為是同一個娘胎出來,這兩娃連招式都好像是統一培訓過一樣:玩具、拼圖、故事書、飯碗......玩高興了就往外扔,越說他們越起勁;把小鬧鐘裡面的電池反覆挖出來又塞回去;往水泥小玩具車裡面塞滿碎紙屑;還常常趁我抱著他的時候手騰不出來,一把將我眼鏡扯掉,然後反手往地上就扔,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 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代表右腦很發達,將來有可能變成學霸
    想必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異,這樣孩子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也能考上一所好的學校。但是這樣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都只是一個普通人,家長如何把一個普通的孩子教育成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才是真的厲害。
  • 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大多是「隱藏學霸」,就算小時候貪玩也沒事
    所有的老師都和這個媽媽表示說,她的兒子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的,是個「隱藏學霸」。他媽媽只是覺得老師在安慰她,也沒太當真。後來,據說這個男孩考上了國外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還讀了研究生,十分優秀。所以說,孩子將來能否成為學霸,是能看出來的。
  • 寶寶喜歡扔東西?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寶寶過了6個月之後,突然開始扔東西,扔完還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寶寶進入空間敏感期寶寶最初是用口和手探索世界的,6個月內的寶寶,看到什麼第一反應都是上嘴,慢慢的,他們的空間就大了。為什麼寶寶喜歡不斷扔東西?喜歡爬上爬下?喜歡往洞洞裡不停的塞東西?
  •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是聰明的表現,好好培養沒準是個學霸
    孩子小時候難免有很多臭毛病,有的喜歡吃糖,有的喜歡發呆,有的喜歡拆東西,各種奇葩的臭毛病讓父母頭疼不已,其實,小時候有臭毛病的孩子,長大往往都會很聰明,他們的智商、智力都超過同齡人,家長好好培養,你沒準能養出一個學霸。
  • 腦科學:有這三種特質的孩子,大半是學霸種子,快看看你娃有沒
    我打開一看,是一篇名為《如果你的孩子有下面三個特徵,那他以後一定是個學霸》,姥姥說:"你看,咱們寶寶以後或許是一個學霸呢!"我白眼一翻,作為一個長年寫文章,又長年看文章的自媒體媽媽,這樣的論調我實在看得太多了。這三種每個孩子都會具備的特徵如果是學霸的種子,那全世界的寶寶不就都是學霸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