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扔東西,他的敏感期來臨

2020-08-27 蘭吐幽香



當他自己把襪子脫掉後喜歡扔掉,繪本有時候講完了也會扔掉!今天他的麵包給奶奶吃,奶奶吃了,他就生氣了,把自己手裡剩下的也扔了!孩子喜歡扔襪子,這是正常的,因為一歲多的孩子他就開始就是很喜歡,其實自己可以把這個襪子脫下來以後就開始喜歡扔了,所以很多孩子的從1歲以後就開始喜歡扔襪子,但是孩子一個敏感期,也就是說從1歲到2歲半左右都是一個孩子的敏感期。

首先通過一些扔的玩具來滿足孩子的敏感期,如果是在家裡面海洋球或者一些類似的其他的小球,然後放兩個框,每天就是上午的時候跟他玩一玩遊戲,來我們一起來投球,投到這個框裡面去跟,可以通過一些遊戲的方式去滿足孩子,但如果球不夠,可以用什麼,可以用襪子,把他的一些洗的乾淨的襪子做成一個個的襪子球,讓他知道這是遊戲,,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滿足孩子扔的敏感題,那麼滿足了孩子生以後,接下來我們要講規則和界限。

第二給孩子立規則和界限,也就是說哪些事情是可以的,把哪些事情是不可以的,比如說會等他講完了就扔了,這個時候就要剝離,那是怎麼辦?你們就把它收起來了,對嗎?而這個時候就一般情況下我會把他抱走過去,告訴他來,我們要把繪本從哪拿的放回到哪兒去,如果他不願意,應該有三次機會去引導孩子,到最後如果他真的是不願意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上他的眼睛,蹲下來告訴他,如果繪本本身扔掉了不要了,這本繪本就沒有了,他如果堅持不放,但如果你引導他放不行,那麼我們說除了告知以外,前期是他跟你一起去放,你也帶著他去放送一個模範給他看過了沒事,你都做模範,這個過程當中對他是重要的,但如果出了模範一段時間很長,他還是不行,我們就可以下一個方法了。

如果刪掉了這個書,他就沒有了,然後你看書我刪掉了,這個書也會生氣,他就會回家了,就不會來跟我們玩遊戲,所以這幾天你就看不到它了,比如說他是一款孩子比較喜歡看的繪本,所以你去告訴他,但這本書就看不到,他還是堅持不放,那麼這樣他可能就去玩別人的東西去了,那麼這樣的話你一定要把這本書給收起來,而且第二天的時候一定要提醒他,提醒他什麼,提醒他,這本書不見了,為啥不見?跟你生氣,強調他就是不見了,需要他知道他的行為跟後果是匹配的,不一定是要打,不一定是罵他,這是一定讓他知道他的行為跟後果是匹配的,是有關聯性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總喜歡扔東西?那是因為到了關鍵的「空間敏感期」
    安崽大概從七八個月的時候開始,就開始特別喜歡扔東西。而且是不管抓著什麼東西就往地上扔。剛開始是扔玩具,後來坐在餐椅上開始扔碗,扔勺子。再到後來是見著什麼東西,就非得拿在手裡,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然後卯足了勁兒往地上扔。並且,扔得越遠,聲音越響,安崽就越高興。
  • 孩子喜歡「鑽被子」、扔東西,不要慌,這是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
    這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太大的空間,在用被子搭建的帳篷裡面內心會比較平和有安全感,同時還可以用身體來探索空間。孩子喜歡用身體來探索空間,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她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指出:「這是因為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到了。喜歡狹小的空間正是孩子在空間敏感期裡的一種表現。
  • 孩子總喜歡亂扔東西?是「空間敏感期」到了,父母合理引導很關鍵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爸爸媽媽們有沒有注意到,不知道從哪個時期開始,孩子喜歡亂扔東西、從高處扔東西下來。這其實是因為,孩子正處於空間敏感期這個階段,所以家長們要留心重視起來了。
  • 寶寶愛鑽洞、扔東西?家長別著急,這說明孩子「空間敏感期」到了
    ,比如鑽洞、扔東西或者是跑上跑下,家長們先別著急,同時也不用去強制的制止孩子的行為,這其實是一個正常的現象,這就說明是孩子「空間敏感期」到了。孩子在「空間敏感期」會出現哪些表現呢?1. 鑽洞孩子長大到一定階段就會開始對縫隙這樣東西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只要是能鑽的地方,他們都會去鑽一鑽,通過這樣不斷的嘗試,他們知道,不同的空間可以容納不同的人,因而對空間有一個很好的認知。
  • 「熊孩子」喜歡扔東西,可能是空間敏感期,玩得好可以建立空間感
    好好的搖鈴玩具,放在他手上,晃了兩下就扔到地上了。小剛的寶寶剛一歲半了,可以自己拿勺子吃東西了。不過最近一拿起勺子就不好好吃飯,總是往地上扔。幫著撿起來,放回寶寶手上,他還會再扔出來。小剛耐著性子撿起來,看見寶寶臉上還帶著無邪的笑容,好像扔東西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讓他感覺特別火大。
  • 孩子總喜歡扔東西,家長應該怎麼面對,不要盲目阻止
    很多孩子從5到9個月就會出現亂扔東西的行為,一般來說第一次扔東西是一種不自主的行為,當他們發現扔東西碰到地板後,就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響聲,慢慢他們就會喜歡玩這個遊戲。很多家長朋友一直很疑惑,孩子為什麼對扔東西那麼感興趣?寶寶亂扔東西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寶寶喜歡扔東西?這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寶媽們有沒有發現,寶寶過了6個月之後,突然開始扔東西,扔完還很高興,這是為什麼呢?寶寶進入空間敏感期寶寶最初是用口和手探索世界的,6個月內的寶寶,看到什麼第一反應都是上嘴,慢慢的,他們的空間就大了。為什麼寶寶喜歡不斷扔東西?喜歡爬上爬下?喜歡往洞洞裡不停的塞東西?
  •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長學會這幾點,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最近發現,孖寶特別喜歡扔東西。估計因為是同一個娘胎出來,這兩娃連招式都好像是統一培訓過一樣:玩具、拼圖、故事書、飯碗......玩高興了就往外扔,越說他們越起勁;把小鬧鐘裡面的電池反覆挖出來又塞回去;往水泥小玩具車裡面塞滿碎紙屑;還常常趁我抱著他的時候手騰不出來,一把將我眼鏡扯掉,然後反手往地上就扔,整套動作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 寶寶愛扔東西鑽洞,爬上爬下,不要斥責,那是寶寶空間敏感期到了
    你家寶寶有沒有喜歡扔東西,手裡無論拿著什麼東西,都喜歡扔掉。還喜歡鑽來鑽去,尤其是桌子底下,窗簾後面。爬上爬下更不用說了,沙發上,床上,窗臺上,都能看到寶寶爬上爬下的身影。寶寶愛扔東西鑽洞,爬上爬下,不要斥責,那是寶寶空間敏感期到了有些家長可能怕孩子有危險
  • 孩子喜歡扔東西,積木一搭就推倒?把握五點幫助孩子開啟空間思維
    各種玩偶各種扔,而且陪她搭積木的時候,寶寶總是沒人任何理由就推翻,氣得她牙痒痒!我告訴她這是空間敏感期來了。她一臉的懵。空間敏感期?空間敏感期是個啥?有什麼用?什麼是空間敏感期?孩子空間的敏感期的發展是0到6歲的。
  • 寶寶喜歡撕紙塗鴉扔玩具,是「動手敏感期」到了,別隨意訓斥
    寶寶喜歡亂扔玩具 別說了,現在這些孩子都調皮的,我都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去教育了?我家孩子早就已經出現在牆上亂寫亂畫的情況,有一次他爸還非常生氣的直接棍棒教育,後來孩子還是沒忍住。 當然這些習慣現在慢慢改正了,突然開始喜歡扔東西了。
  • 寶寶喜歡扔東西?那是因為到了「空間敏感期」,家長要關注
    實際上,孩子的這些行為都包含了許多信息,當他們的壞習慣出現,不一定是學會了,也可能是因為他需要家長的幫忙了。寶媽小周發現,最近孩子很不老實。原因是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總是喜歡這兒丟一個東西,那兒甩一個玩具,弄的客廳到處都是東西,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了。
  • 孩子喜歡亂扔東西,怎麼阻止?
    ,在一個無意的扔東西的動作中,他發現了扔東西的樂趣......於是,父母的惡夢到來了,所有能被他抓到手的東西,無論多麼金貴,都會被他毫不留情地摔在堅硬的地板上。然後,伴隨著清脆的撞擊聲,孩子咯咯的笑聲簡直叫人哭笑不得。那麼,扔東西真的有那麼好玩嗎?怎麼樣才能阻止孩子扔東西呢?或者說,他們這種行為到底應不應該阻止呢?
  • 寶寶總是把玩具往地上扔怎麼辦?不要錯過空間敏感期
    也有爸爸媽媽表示,自己家寶寶也是這樣,喜歡往地上扔東西,弄得家裡亂糟糟的,還得提防孩子別把瓷的、玻璃的東西扔到地上。其實,寶寶們這樣做,不僅僅是調皮,而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一、什麼是空間敏感期?二、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進入空間敏感期?林志穎錄製視頻時,他的這對雙胞胎兒子就正好是2歲多一些,把東西往地上扔,恰恰是進入空間敏感期的表現之一。
  • 一歲孩子喜歡扔東西怎麼辦?不打不罵,正確引導陪孩子度過探索期
    孩子到了六七個月的時候,喜歡扔手裡的各種玩具或手能碰觸到的物件,這種行為可以持續到3歲左右。孩子到了六七個月之後,開始嘗試著通過自己的手腳來探索身邊一切未知的事物,孩子為什麼喜歡在這個年齡段扔東西呢?6個月時,就漸漸進入了手的敏感期和空間敏感期,一歲多的孩子喜歡通過手去探索這個世界,通過躲藏、鑽桌子和扔東西來探索空間。
  • 寶寶愛扔東西,是「手臂發育敏感期」來了,媽媽要學會反覆撿回來
    事實上,這是孩子的「手臂發育敏感期」,媽媽們也不需要過於擔心,把孩子扔東西看作是一種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遊戲就很好。前幾天帶著果果去表姐家做客,表姐的二寶今年快滿一歲,正是好玩的時候。剛一進門就看到表姐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拿著拖把正在拖地。
  • 孩子亂扔東西,多半是進入「動作協調敏感期」,家長要加以引導
    張女士的兒子現如今已經一歲了,但是在孩子身上卻有著一個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孩子特別喜歡亂扔東西。明明那些書本都擺在了正確的位置上,可是當孩子看到了這些書本之後,他就特別喜歡把這些書本給撕掉,並且扔到了較遠的位置。
  • 孩子扔東西的動機是什麼?好玩,好奇,挑釁,不小心或是秩序敏感
    現在4歲的時候還扔東西,為什麼呢?他扔東西的動機是什麼?也許從以下五個方面能幫你解答困惑,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孩子扔東西的動機是什麼?孩子正在玩積木,自得自樂地玩著,我坐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他,我並沒有打擾他。
  • 孩子愛動還亂丟東西?空間敏感期在作怪,家長引導讓孩子探索有方
    隨著孩子對於環境的觀察,漸漸發現外界空間的事物狀態是分離的,並非聯繫成一體的。既而,孩子會用一系列行為去感知自己和周圍事物的聯繫,本能的進行探索。所以孩子自然而然的將不同的物體分開,所以就產生了孩子喜歡到處&34;東西,亂丟東西的行為。
  • 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就扔?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知道
    前兩天,和二寶到好朋友琳琳家玩,琳琳和我說起一件事,說她家2歲的兒子,最近出現了一種怪異的行為,經常扔東西,吃的、餐具、玩具什麼都扔,扔東西的時候也沒有生氣,不管是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東西都扔,而且是越扔越高興,越扔越興奮。怎麼說也不管用,反而是越說扔得越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