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綜合報導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災難不斷的2020年唯一的好消息,或許就是因為人類活動的退潮,許多地方的自然環境得到了喘息之機。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河道,甚至是印度恆河變得清澈,非洲野生動物「佔領」度假園區的新聞都曾讓人唏噓不已。
然而,大自然在一時一地的「勝利」並不意味著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得到了消除。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1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2020年是人類地球上人類製造的物質質量超過生物質量的歷史性年份,疫情帶來的人類活動收縮並未阻止這一時刻到來。巴西和澳大利亞,這兩個去年燒掉了自家大面積森林,為碳排放「貢獻」頗多的國家,今年更是持續遭到國際社會「差評」,場面尷尬。
往國際會議裡摻沙子的巴西政府今年被「禁言」,終於覺得尷尬了
從亞馬孫雨林到澳大利亞森林,一波接一波的大火是2019年國際社會最擔憂的問題之一。連綿不斷的大火摧毀了寶貴的森林,激起全世界對於氣候變化的擔憂。2020年12月,「氣候雄心峰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全球70多個主要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與會。這一峰會也被認為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會議(COP26)的前奏。
有媒體注意到,一些國家元首缺席了這一峰會。美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派出國家元首參會,而是「散裝參會」,由數個州州長和蘋果公司CEO庫克等人在大會上發言。沙特等化石能源輸出國也沒有受邀參加。此外,巴西和澳大利亞兩個去年因為森林大火備受關注的國家,此次都沒有被安排在這一峰會上發言。兩國國內輿論認為,這不啻為外交上的一場「潰敗」。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巴西被排除被外界視為外交領域潰敗,巴西政府仍在努力扭轉無法參加的負面結果,希望能夠參與會議並保證本國的發聲權。報導稱,巴西聯邦政府特地委派多名代表對大會舉辦方們進行遊說,保障巴西能夠進入會議發言。巴西總統府仍堅信能夠跨過障礙將巴西納入《巴黎協定》五年一度國際大會的與會名單中。
▲2020年,巴西亞馬孫雨林依舊大火不斷,損失慘重。圖為2020年8月巴西帕拉州新普雷索以南的亞馬孫雨林保護區一場火災。(中新網資料圖)
本屆巴西博索納羅政府一直有在環保議題上「甩鍋」環保人士的「傳統」,2019年火災最嚴重時,博索納羅本人曾公開指控非政府組織買通消防人員縱火併拍攝火災照片,從而募集善款,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好萊塢影星,此前曾公開指責巴西政府應對火災不力)正是這些非政府組織的資助人。這一暴論引來國際「圍攻」,法國總統馬克龍更是親自下場與其「單挑」。
此外,2020年巴西在保護亞馬孫雨林的工作上依舊不讓國際社會放心。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巴西國防部稱,今年11月亞馬孫森林砍伐面積由去年同期的563平方公裡減少到了310平方公裡。且11月該地區發生火災的次數也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4%。
但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INPE)公布的數據則給出了一個相反的結論——巴西境內亞馬孫熱帶雨林的砍伐面積過去一年間激增,達到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衛星數據顯示,在截至今年8月份的12個月裡,亞馬孫雨林有超過1.1萬平方公裡被砍伐。這一面積比前一年增加了9.5%。巴西氣候觀測站表示,因為如此嚴重的森林砍伐,巴西或成為「新冠疫情年」中,溫室氣體排放唯一增加的大型經濟體。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中新網資料圖)
除了保護雨林不力,巴西在環保議題上「得罪」國際社會最狠的可能是在2019年底的第25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5)上的行徑。據南美僑報網報導,巴西政府事後被曝出派情報人員混入參與該會議的巴西代表團,監視巴西的專家和環保人士言論。巴西情報部門官員在被曝光後更是直言,他們監控的都是「壞人」。
此次沒等到本國人士「搞破壞」,國際社會主動給予冷遇,哪怕是眼裡到處都是「壞人」的巴西政府,也終於開始覺得尷尬了。
堅持為能源業撐腰,澳大利亞政府遇冷後拖紐西蘭下水
澳大利亞是此次峰會上另一個沒有受到邀請的重要國家,澳大利亞國內媒體同樣將此視為本國不光彩的一頁。據海外網報導,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本月10日被本國媒體質問:「為什麼澳大利亞沒有獲得在氣候雄心上發言的資格?」
莫裡森的回應則直接將鄰居紐西蘭拖下水:「有許多國家沒有發言,紐西蘭也沒有。」他還強調,澳大利亞氣候和能源政策的制定是為國家利益,而不是為在某些國際峰會上獲得發言席位。
本屆莫裡森政府上臺後,澳大利亞一直支持本國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業發展,將能源出口視為經濟重要引擎。據中國網報導,在過去五年中,澳大利亞在履行《巴黎協定》承諾方面和其他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2000多萬人口碳排放總量佔全球3.6%。按人均計算,澳大利亞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美國人均的四倍。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中新網資料圖)
此外,在2019年底的森林大火中,澳大利亞表現也十分糟糕。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的研究人員曾表示,在持續幾個月的大火中,有3億噸左右的二氧化碳被排入大氣。想要讓森林重新生長起來,將這些碳重新固定下來,可能需要花費數十年時間。火災名為天災,但莫裡森在大火期間離崗度假的表現一直為外界所詬病。
在2015年的巴黎氣候大會上,澳大利亞曾經承諾到2030年該國碳排放總量與2005年水平相比要減少26%-28%。但去年底的預測顯示,到2030年,澳大利亞的碳排放總量將僅比2005年的水平低16%。
事實上,本次「氣候雄心峰會」並沒有一個成文的標準,規定哪些國家或人士會被邀請發言。但據央視網報導,會議主辦方之一,英國的主流媒體《衛報》指出,本次峰會與會國家必須在峰會上提供實質性承諾,峰會的發言席位,只提供給那些定下未來十年減排目標 、宣布實現零排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或制定應對氣候變化雄心壯志的領導人。顯然,在環保議題上態度冷淡的澳大利亞被「嫌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