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真的只是小事?媽媽可別大意,還可能跟這種「疾病」有關

2020-11-15 飯糰麻麻育兒

我們都知道,小寶寶吐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他們吐奶的原因非常多,吃飽了吐奶,受到驚嚇吐奶,哭得太狠吐奶等等。但是你知道嗎?


吐奶雖然很常見,但是吐奶也分幾種類型,不是所有類型的吐奶都是正常的。

吐奶類型

都說十個寶寶九個吐奶,這說明吐奶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吐奶也是有分型的,通常分為生理性吐奶和病理性吐奶,生理性吐奶,主要表現為精神正常,面色紅潤,體重增長符合指標。


這種情況我們並不需要過多的幹預,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自然會緩解。但是病理性的吐奶還是很可怕的,爸爸媽媽們要注意了,如果你的寶寶吐奶出現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腸旋轉不良」,如果不及時就醫,很有可能導致腸管壞死,甚至危及生命。

什麼是「腸旋轉不良」

這個病在新生兒中其實並不罕見,一般是屬於先天性的疾病。在正常的腸管中,都是圍繞腸繫膜上動脈為軸能夠360度正常迴轉。


但是患有此病的寶寶,在腸管的發育中,正常的迴轉運動出現了障礙,導致十二指腸,空腸等發生病變。寶寶腹腔內的腸管發生纏繞,奶餵不進去,自然會吐奶。

典型症狀

這種病屬於消化道的一種畸形,多發生在新生兒期,這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畸形,但是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送醫,治療效果才會好。


可以觀察寶寶吐奶的症狀,一般病理性的吐奶比生理性的嚴重得多,還是相對好區分的,可以看看寶寶吐奶有沒有以下幾種類型:


1寶寶出生後,出生間歇性的嘔吐,甚至嘔吐物中含有膽汁,2吃不進去奶,3有脫水的症狀,皮膚蒼白或者非常消瘦。4吐奶劇烈,持續時間久。


有這幾種症狀的寶寶,很有可能是有腸扭轉不良,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帶他們看醫生,及早診斷,手術,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新生兒吐奶雖然非常常見,而且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寶寶吐奶要拍嗝,但別所有吐奶都用這一種方法,注意區分寶寶吐奶類型的區別,發現嘔吐異常,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錯失就醫良機,對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吐奶,別忽視這些異常狀況,可能是疾病信號
    但是,作為育嬰經驗豐富的我來說,新生兒吐奶,的確大部分情況都是正常的,因為新生兒胃部發育不全,很容易因為抱姿不正確而發生吐奶情況。但吐奶也不是沒有不正常的情況。以下這些狀況就表示寶寶情況異常,可能是疾病信號,家長莫大意。吐奶呈噴射狀正常情況下,新生兒吐奶只是輕微地「溢奶」,即在嘴角流出來一些。
  • 小寶寶吐奶,新手媽媽別大意,這些方法新手媽媽要學會
    文|小萬阿姨最近有很多朋友給我發私信問:寶寶吐奶該怎麼辦?其實很多新手爸媽在面對小寶寶吐奶的時候手足無措,剛吃飽的寶寶發生吐奶,媽媽會猶豫到底該不該再餵一次。有的寶寶少量吐奶後,自己慢慢又吞回去了一點,媽媽此時就會特別無語。也有的寶寶在吐奶的時候,像泉水一樣的噴出來,把媽媽都嚇哭了。面對新生兒不同的吐奶程度,每個媽媽的擔心卻是一樣的,不管怎麼說,面對寶寶吐奶都不能大意。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寶寶為什麼會吐奶?
  • 可能跟這4種疾病有關,別大意了!
    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朋友都可能經歷過胸口疼痛的情況,特別是當情緒波動過大或是過度緊張的時候,又或者是在劇烈運動之後,其疼痛感會有所加劇,而這種情況也提示著多種系統病變的風險。胸口中間痛是怎麼回事?多半跟這5點有關,很多人都沒注意!
  • 寶寶吐奶,第1步可不是「拍嗝」,新手媽媽別搞錯了
    我們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吐奶新生兒吐奶又稱為漾奶,或者溢乳,大多數是生理性的。這是因為寶寶各項器官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寶寶的胃不同於大人,容量小又處於橫位,大腦皮層控制嘔吐反射能力差,一不小心便會發生嘔吐。這些都與解剖生理有關,等寶寶月齡增長後,這種現象便可慢慢消失。
  • 懷孕33周胎兒一直踢肚子,可能跟這些小事兒有關,別忽視
    嚇得麗麗吃不好睡不著的,就擔心胎兒宮內有問題,於是趕緊跟老公去醫院檢查,醫生說胎兒沒問題。但是為什麼下午總是踢肚子呢?不是說胎兒的活躍期是凌晨嗎?其實這種類型的情況還真不少!至於胎動增加的原因,可能跟這些日常小事兒有關,孕婦了解清楚別再自己下自己了!△吃飽喝足。相信很多孕婦都有這個體會,每次吃飽喝足胎兒都會動的厲害,尤其是吃甜食的時候。
  • 寶寶頻繁吐奶不是小事,寶媽別大意,別為脾胃弱埋下健康隱患
    荷花:畢業於醫學專業,有6年育兒生涯,專注兒童餵養和疾病護理,如果你也喜歡育兒,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讓媽媽懂育兒,寶寶健康長。關於寶寶吐奶,百度甚至有時候看醫生,或者是寶媽之間聊天說起孩子吐奶,都會說是正常現象,等孩子大點了就好了,那這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給寶寶拍嗝後還吐奶是怎麼回事?媽媽別驚慌,可能是你用錯了方法
    文 | 齊麗娟寶寶吃完奶後吐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這與寶寶的生理因素有關係,因為他的腸胃還沒有發育完全,消化能力還不行,只能少食多餐,吃得過急過多,寶寶就會把奶吐出來。一般情況下,慢慢的把寶寶豎起來抱著,再輕輕拍打他的背部,吐奶打嗝就會緩解很多。但有些媽媽說依照這個辦法做了,卻仍不見效果,拍完嗝後依然還吐奶,這就會讓家長很著急。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可能是另外的原因了。
  • 孩子吐奶不要只會拍嗝,你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別大意了
    對於孩子來說,吐奶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可是,絕大多數家長處理孩子吐奶,採用的方式過於單一,只是拍嗝。當然,拍嗝也沒錯,可以將孩子吃進去的氣體排出,減少溢奶的發生。但是實際上,你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千萬別大意。家長可能有所不知,孩子吐奶看起來很簡單,但原因是相當複雜的。如果家長每次遇到孩子吐奶,都只知道拍嗝,只是在單純地幫孩子緩解不適罷了,並沒有對症下藥,所以只能治標不治本。
  • 寶寶坐車為何拍嗝還吐奶?真的是暈車嗎?可能和這4個壞習慣有關
    關於寶寶吐奶這件事情,很多過來人一看到寶寶吐奶,就認定是大人在寶寶奶後沒有拍嗝的原因,如果寶寶奶後拍嗝、孩子出現打嗝的情況就不會再吐奶了,但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有很多媽媽都會遇到明明已經拍嗝,但是不知為何寶寶吐奶情況依然很嚴重,甚至還有寶爸寶媽擔心寶寶是否是生病、不舒服了,在寶寶奶後明明已經拍嗝,並且打嗝了還是會吐奶的困境下,其實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和寶寶的餵養習慣有關。那麼,寶寶奶後拍嗝、打完嗝還是會吐奶,都和哪些餵養習慣有關呢?
  • 寶寶坐車為何拍嗝還吐奶?真的是暈車嗎?可能和這4個壞習慣有關
    關於寶寶吐奶這件事情,很多過來人一看到寶寶吐奶,就認定是大人在寶寶奶後沒有拍嗝的原因,如果寶寶奶後拍嗝、孩子出現打嗝的情況就不會再吐奶了,但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實際上有很多媽媽都會遇到明明已經拍嗝,但是不知為何寶寶吐奶情況依然很嚴重,甚至還有寶爸寶媽擔心寶寶是否是生病、不舒服了,在寶寶奶後明明已經拍嗝,並且打嗝了還是會吐奶的困境下,其實絕大多數情況還是和寶寶的餵養習慣有關。那麼,寶寶奶後拍嗝、打完嗝還是會吐奶,都和哪些餵養習慣有關呢?
  • 格物「媽媽說」丨首次餵養,寶寶吐奶媽媽別驚慌
    寶寶吐奶了,媽媽很著急!其實寶寶吐奶是嬰兒階段的普遍現象,有時是因為寶寶吃的東西超出了胃容量,有時是因為打嗝或流口水引發吐奶,雖然可能有點麻煩,但是媽媽一般無需擔心哦!吐奶通常不會造成寶寶窒息、咳嗽、身體不適或嚴重危險,即使是在 ta 睡著時發生,也是常見現象。有些寶寶吐奶頻繁,但在 ta 會坐之後大多會好轉, 少數寶寶吐奶非常嚴重,會持續到開始學步或斷奶後,有些還可能持續到 1 周歲後。
  • 嬰兒吐奶的那些事,寶媽別輕視,如果有這4種情況趕緊去醫院
    撰稿:劉敏| 插畫:kit | 審核:靜好當兒科醫生念頭多了,真是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遇到,最讓人揪心的就是孩子剛出生就出現了危險,而這種危險還正是不了解育兒常識的寶媽造成的,天底下最愛孩子的就是媽媽了,可偏偏因為無知
  • 或與這3種疾病有關,別以為是小事
    偶爾肚子出現脹氣是很常見的現象,一般跟消化不良,或者進食太快有關。通常情況下,肚子出現脹氣可以適當地走動,或者吃一些開胃的食物,很快就可以恢復。但是有些人卻不僅僅是這麼一回事,這些人可能常年都存在肚子脹滿,感覺到氣在體內難以排出的現在,那麼這種情況也是由於消化不良引起的嗎?
  • 寶寶頻繁吐奶?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媽媽別大意
    那麼,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照顧寶寶時,最常見的問題都有哪些呢?吐奶小寶寶的胃部結構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寶寶的食道較短,胃部小而淺,在體內呈水平位,胃裡能夠儲存的食物本來就少,餵奶姿勢不正確,或者寶寶吃過奶之後立即躺下,都可能會讓奶水溢出來。每次給寶寶餵奶時,媽媽應該讓他的身體處於45度傾斜的狀態,稍微側著身。
  • 寶寶吐奶也可能是「功能性嘔吐」,中醫指壓「火丁」防吐奶
    對大多數媽媽來說,都曾碰到新生兒吃奶後嘔吐的現象,看著寶寶頻繁吐奶,媽媽們心急如焚。其實,新生兒吐奶有的屬於正常生理情況,稱之為漾奶;有的從數量到次數與一般漾奶不同,就可能是為吐乳症。那麼,什麼樣的吐奶可能是「嬰幼兒吐乳症」呢?如何預防嬰兒吐奶呢?
  • 智力低下的寶寶,早期會發出5個「特殊信號」,父母可別大意了
    文/麗麗育兒達人在生活中,有很多寶媽在看到自己家寶寶身體某一項發育明顯落後的情況下,都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智力低下的問題,比如說有的寶媽會問「我家寶寶都5個月了,為啥還不會笑,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那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智力低下的寶寶,早期會發出5個「特殊信號」,父母可別大意了。
  • 孕期出現這些症狀,媽媽千萬別大意,對胎兒的影響真的很大
    朋友老公不放心帶著她到醫院查看,醫生跟他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因為他們及時到了醫院,經過了治療才保住了腹中的胎兒。這件事以後朋友在孕期過得更加小心翼翼,生怕有什麼閃失,最後孩子也順利出生了。通過這件事提醒著孕媽一定要了解有關懷孕的知識,出現狀況後要及時趕到醫院,得到正確的治療,才能保證寶寶能順利出生。孕期如果出現以下五種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 夏天寶寶吐奶和季節有關?
    有的媽媽留言說:「夏天太熱了,寶寶容易吐奶!」這一觀點到底對不對呢? 「夏季天氣炎熱,大部分的家庭都安裝了空調,導致室內外溫差較大,如果頻繁短時間出入室內外,則可能引起寶寶不適從而導致吐奶。此外,夏天氣溫較高,為細菌的繁殖和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寶寶也容易患上一些流行性疾病如手足口病等,在患病期間寶寶可能由於腸胃功能紊亂引起吐奶......」
  • 吐奶就是溢奶?兩者的區別要分清,別讓孩子遭罪
    相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孩子吐奶、溢奶得情況,每次餵奶否非常謹慎,餵完以後,還會把寶寶抱在懷裡拍嗝,可是即便如此,吐奶、溢奶的情況仍然頻繁發生。在很多媽媽看來,吐奶跟溢奶沒啥區別,都是奶水從孩子嘴裡流出來。但是實際上,吐奶和溢奶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不只是表現方式,對孩子的影響,緩解方式也不一樣,媽媽要早點分清,別讓孩子遭罪!
  • 新生兒為什麼會吐奶?寶寶吐奶別只是傻傻的拍背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可能你已經面對過無數次寶寶吐奶。幾乎有一半的寶寶會經常吐奶,而一些吃配方奶的寶寶吐奶的情況比其他寶寶更多。雖然吐奶對寶寶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不可能一直是正常的。今天我就來給媽媽們講講有關寶寶吐奶的那點事:新生兒為什麼吐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