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渭幹鄉蘇蓋提庫孜來克小學二年級一班的阿卜杜拉·玉山。今天,我要教媽媽學國語:我神州,稱中華;山川美,可入畫。黃河奔,長江湧……」
暑假裡,天山腳下,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的二年級學生阿卜杜拉·玉山正在家裡教媽媽讀課文《神州謠》,當起小老師,並把教媽媽讀書的過程拍成視頻,投稿到縣教研中心《我是朗讀高手》欄目推出。《我是朗讀高手》欄目是麗水援疆教師團隊和新和縣教科局教研中心在微信公眾號上共同推出的一個教育新平臺,是麗水市援疆教師團隊在創新教育援疆思路上的一個新舉措。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新和縣的小學生都成了編外教師,給爸爸媽媽當小老師,教爸爸媽媽讀書。這是麗水援疆教師團隊新和縣教研中心給新疆的孩子布置的一份特殊的暑假作業。
麗水援疆教師團隊在前期的聽課走訪調研中,了解到這當地縣城民族學校的學生家長90%以上聽不懂國語,鄉鎮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家長更是幾乎全部聽不懂國語,更不會說國語。老師們和當地維吾爾族家長溝通困難,甚至在學校召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都必須準備維語和國語兩種文字的資料才能勉強進行溝通。平時老師與維族學生家長的溝通要麼請孩子當翻譯,要麼請本校的維族老師當翻譯。比如,來自縉雲縣實驗小學的援疆教師胡瑞基老師每一次到結對幫扶的學生家裡去家訪時,到高年級的學生家可以勉強請學生當翻譯,到低年級的家就必須由當地的維族老師陪同幫忙翻譯溝通。
為更好地營造老師教學生,學生教家長的國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教中溫故,在教中知新,新和縣教科局策劃開展了2020年暑期「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親子朗讀專題活動,活動持續貫穿整個暑假。旨在通過「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親子朗讀活動,為給父母與孩子創造更多溝通的機會,加深孩子和父母的情感,享受父母的關心和愛護,享受讀書的感動和樂趣,感受童年的幸福和快樂,促進孩子身心健康。
「通過親子朗讀,我收穫了很多。在跟媽媽一起朗讀的時候,我充滿深情,漸漸陶醉在其中。從那刻開始,我大腦充滿了想像,充滿了對讀書的熱愛!」第一小學四年級四班的阿比代·艾則孜高興地說。
「親子朗讀活動增進了我和孩子之間的情感,孩子更願意在學習中和我一起分享交流她的困惑,同時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讓孩子愛上了讀書。其次,經過我和孩子一起參加此次活動,孩子對語言文學的學習逐漸有了濃厚的興趣,親子閱讀活動為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是新和縣第二小學一年級三班學生賈舒雲媽媽的學習感觸。
據了解,新和縣共55所小學的20000多小學生參加了麗水援疆教師團隊與新和縣教科局教研中心策劃實施的「我教媽媽(爸爸)讀課文」親子朗讀活動,掀起了一股國語學習的熱潮,小學生們個個當老師,人人會教書,連幼兒園小朋友和中學生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學生教爸爸媽媽讀書的視頻通過學校選拔後投稿到教研中心的郵箱,教研中心再評選優秀的親子朗讀作品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分享給大家一起學習、交流。
疫情之下,「我教爸爸媽媽讀課文」親子朗讀活動猶如一股清泉,給這個緊張的夏季帶去了許多的期待和活力,給新和的學生帶去了家的溫馨,帶去了學習的快樂。
來源:縉雲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