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狂魔的「育兒經」 | 你點,我念

2020-12-14 澎湃新聞

讀書狂魔的「育兒經」 | 你點,我念

2020-12-1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瑜音社 瑜音社

有時候,是「你點,我念」

有時候,是「你講,我聽」

有時候,是「你寫,我印」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首詩,由這位多寶魚推薦:

今天的「你點,我念」欄目,

首先奉送大家一個能夠有效欣賞小夥伴呆滯表情的小tips,

保證「一招制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兩句熟悉吧?」

——「熟啊~」

——「那前兩句是啥?題目叫什麼?作者是誰?答上來哪個都行!」

——「……誒?」

如果此時你還沒有欣賞到小夥伴被問懵後苦苦思索到扭曲的臉,

那麼恭喜你,

你擁有了一位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記憶力超群的朋友。

「熱門金句」與「至理箴言」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兩句,堪稱古詩句裡的「熱門金句」,但問起這首詩的出處,人們往往會陷入記憶的混沌死角。它的出處其實也並不生僻,北宋愛國詩人陸遊的詩,《冬夜讀書示子聿》。

這首詩如其題目所言,是一首「家訓詩」,也就是「教子詩」。陸遊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要如何讀書做學問,將書本知識和親身實踐結合起來,從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中都獲得給養。

這首詩質樸曉暢,直白易懂。此處,讓我們夢幻聯動一下本欄目之前邀請過的著名嘉賓,寫下「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楊慎楊大人。明代詩人楊慎在自己的《升庵詩話》中隔空點評過這首詩:「極質直卻自情至。」正是這樣誠懇準確不矯飾的表達,才會有穿越八百年的力量,成為被後人傳誦的箴言。

「讀書狂魔」與「刷屏達人」

除了這首《冬夜讀書示子聿》,陸遊還有許多詩都在寫「讀書」:

《春夜讀書》

《夜分復起讀書》

《四月十三夜四更起讀書》

《與子坦坐龜堂後東窗讀書》

……

僅僅從這些題目裡,就能讀出,什麼叫「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陸遊愛讀書,也愛寫詩。他曾以「六十年間萬首詩」來自述,這裡的「萬首」還真不是一個虛指。直至今日,陸遊留存於世的詩歌作品還有九千三百多首,他的詩集《劍南詩稿》就收錄了九千一百三十八首。這個數量平均一下,說明陸遊兩到三天就得來上一首。這要是放到現在,陸遊一定是個朋友圈刷屏達人。

他的詩歌存世量遠超前後輩,留存完整,幾無散佚,除詩歌外,文章、日記甚至家族藥方都保存了下來,這在充滿戰亂火災政治紛爭的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但這並不是命運的偏寵,而是另有原因——

陸家是宋代著名私家藏書刻書世家。換句話說,詩人陸遊自家是開出版社的。

陸遊的詩集、文集等,都由自己的兒子刊刻保存下來。兒子擁有老爹的智慧財產權,老爹的作品由兒子來負責出版發行,自然編撰用心,出版完整。兒子印書時還專門提到過,由於是親爹編的,所以一個字不敢改。

而這位「神助攻」的兒子,正是《冬夜讀書示子聿》的「子聿」,陸遊幼子,陸子聿。

「著名貓奴」與「千古渣男」

接下來放送一點小彩蛋。

人之為人,總是因複雜多面才血肉豐滿。陸遊這位愛國詩人和教子嚴父,還是歷史上著名的「貓奴」和「渣男」。

前面提到,陸遊嗜書如命,但猖獗的老鼠們總咬他的寶貝書。出於對書的熱愛,陸遊才養了貓,結果逐漸「真香」,到後來愛貓如命,成為了稱職的鏟屎官。

有他本人作詩為證,「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風雨大作的壞天氣,在家裡烤著火裹著小被子,我抱著我的小貓咪不出門。看來,雖然古今有別,貓奴的宅家心得卻總是相通的。

詩詞還記下了陸遊的另外一面,「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那兩首著名的《釵頭鳳》,是他和唐婉互相唱和的痴纏苦恨。「前則迫於其母而出其妻。後又迫於後妻而不能庇一妾」,以現今社會的某種標準來看,陸遊算得上一個悲情的「文藝渣男」了。

越劇《陸遊與唐婉》

這份虐戀記在了詩詞中,也記在了戲曲裡。越劇《陸遊與唐婉》中,就記敘了陸遊在孝義與愛情之間的苦苦掙扎。這割不斷的花月情根,是這位忠孝世家子端正人生中蕩出去的一筆,沈園題壁,愧悔終生。

紙上得來

終覺淺

點完記得

跟著念

媒體/投稿/合作

yys@yuyinshe.com.cn

轉載須知

所有原創內容

歡迎尊重版權的轉載

為傳播京劇助力

後臺回復「轉載」

即可獲取公眾號原創文章轉載須知

往期節目推薦:

念一首《天淨沙·秋思》| 你點我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案 | 新小魚

編輯 | 瑜小胖

攝影 | 莊三萬

「瑜音社」

戲無疆域,樂有瑜音

讓京劇更好玩

瑜音社

官方微信:yuyinshe1

新浪微博:@瑜音社

淘寶店鋪:瑜音戲鋪

小程序 :戲鋪

原標題:《讀書狂魔的「育兒經」 | 你點,我念》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是怎麼從和尚變成殺人狂魔的,難道他的經都白念了嗎?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殺人無數,甚至在野史上稱他為「屠夫皇帝」,我們不禁要問:朱元璋是怎麼從和尚變成殺人狂魔的,難道他的經都白念了嗎?
  • 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點讚:好的家庭教育,都做到了這3點
    演員孫儷的育兒經,被千萬網友刷屏點讚,那麼,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對於教育,孫儷是一個做的比說的多的媽媽。她拍戲時一出門就是很多天,陪孩子的時間沒有許多媽媽多,但在育兒上,她贏的不是時間,而是言傳身教。有一天夜深,兒子等著孫儷給他讀書,那本書每頁有六句話,她為了讓兒子等等早點睡,三句並做兩句念完了。等等怒了,說媽媽你念錯了。然後,他竟然從第一頁第一句話開始,把故事從頭到尾講了一遍。「把我讀醒了,那一刻我覺得,我每天給他讀書是有用的。」孫儷愛讀書,孩子也跟著一起讀書;孫儷愛運動,孩子也跟著愛運動;孫儷練書法,孩子也愛上了國畫。
  • 推薦三本軍婚言情文:寵妻狂魔+寵媽狂魔,媽咪我也要幫你按摩!
    推薦三本軍婚言情文:寵妻狂魔+寵媽狂魔,媽咪我也要幫你按摩!大家好,我是「好爸爸說娛樂」的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希望各位看官給小編動手評論點讚喔!您的每一次評論點讚都會帶來好運氣喔!這次來給大家推薦三本軍婚言情文!
  • 「我兒子只能我打,不能讓別人打」,郭德綱的育兒經,比相聲精彩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從小做錯事就要被挨打,才能得到教訓,如果一味地放縱,反而會被孩子慣壞。確實,在孩子小時候,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一本育兒經,用他們自己獨特的育兒理念來教育孩子。
  • 俗語:「他念他的經,我拜我的佛 」有什麼深意?老祖宗的哲理
    俗語:「他念他的經,我拜我的佛 」有什麼深意?老祖宗的哲理對於封建而落後的古代來說,吃不起飯都是常事,就跟別說買書和讀書了,因此對於大部分的老祖先們來說,他們都是認不到字的,很多人可能一生連自己的名字還都不會寫。
  • 育兒心得:和寶寶一起讀書
    我每天只要有空就會給樂樂講一講書上的東西,天安門前的國旗,有時還唱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就這樣,沒過多長時間,我們以說到國旗,樂樂就會把書翻到那一頁了。我家的牆上也貼了很多的掛圖,有動物、水果、汽車、兒歌等等,沒事就抱著樂樂指著上面的東西給他念,一直到1歲左右。我還給樂樂訂了嬰兒畫報、買了很多的小故事書、兒歌、唐詩、大卡等等。
  • 我的極簡育兒經
    有朋友邀請我分享一下我的育兒經。借著這個機會整理了一下,我管他叫極簡育兒,下面開始我的分享。
  • 老一輩的錯誤育兒經,你中招了嗎?
    時代在進步,觀念在更新,育兒的理念也在不斷進化,祖輩流傳下來的育兒經大多已經經不起科學推敲,可它們卻仍然影響著當今幼兒哺育和教養。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有一種餓叫老人覺得你餓「。科學觀點:沒必要追求「胖!」,只要身體健康,體重控制在正常標準線上即可。過度餵養反而不好,會導致寶寶消化吸收不良,還可能引起肥胖。四、大人咬嚼碎了食物再餵給寶寶吃。
  • 晚上別念《地藏經》?其實就得晚上念
    地藏王菩薩就是教化鬼的,怕鬼的人,你一念《地藏經》,鬼就怕你了,鬼見你就給你磕頭。你肉眼看不到,當你一念地藏王菩薩,你一念「地藏三經」時,你周邊有多少護法神護持你。
  • 我的育兒經(1)
    前言寫在前面,我出生在農村,家鄉的教育資源不好,父母也不認識幾個字,沒什麼科學的育兒方法,但我依舊感恩父母,正是曾經的困難,體現如今的不易。曾經種種,仿佛昨天。今年家裡增添了小公舉一枚,甚是開心,我也開始慢慢的計劃我的育兒經。
  • 念《地藏經》,就是在淨化你的生命
    觀音菩薩代表慈悲,但慈悲究竟是什麼,就要地藏菩薩來告訴你了。尤其在末法時代,殺生,墮胎,邪淫,這些業很重。國家層面上他不犯法,但因果上卻犯了。你要教一個人學佛,最好先從《地藏經》開始,他只要去念《地藏經》,佛力加持他業障消了,因果取捨也懂了。
  • 美法育兒大戰——《法國媽媽育兒經》
    《正面管教》、《遊戲力》、《P.E.T.父母效能訓練》……大家有沒有發現,市面上大部分育兒書的作者都是美國人。美國育兒價值觀儼然已經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包括各大母嬰公號大V,用的基本都是美國理論。其他國家的家長們是如何養育孩子的呢?《法國媽媽育兒經》和《法國媽媽育兒經精華實踐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
  • 鄧超女兒開學回家念了8遍課文,網友表示羨慕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開學後,幾家歡喜幾家愁?,我想一直上學」。鄧超女兒開學回家念了8遍課文,網友表示羨慕鄧超和孫儷堪稱娛樂圈的「秀娃狂魔」,經常為粉絲分享等等和小花的生活趣事,開學季當然少不了他們的消息。
  • 天天「育兒經」的專家天天「錯誤育兒」(系列一) | 父母提升
    我也曾經是這樣定義自己「母親」的角色的,學習了P.E.T.父母效能訓練之後,了解到了「父母不是神」「父母可以不一致」等等理念之後,在這些年的親子相處過程中,漸漸放下了「不能錯」的執念,接納了自己的真實而不完美。接下來,想要整理一些自己犯過的「育兒錯誤」,和小夥伴們一起,在不完美中摸索,找到接納和調整自己的方法。一天早上,她她比往常早起了將近一小時。我第一反應是終於有時間晨讀了。
  • 閱讀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三點,讓孩子愛上讀書
    閱讀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三點,讓孩子愛上讀書! 一、親子共讀 為什麼要和孩子一塊讀書?念故事的同時,其實也是跟孩子說話的過程!其實和孩子一起讀書並不是為了學習到什麼知識,而是和孩子交流的一種過程,讓孩子知道其實你比誰都更愛它,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它的愛,上升到心靈的一種連接,讓孩子從你的言語當中去感受。
  • 孫儷分享 7 念育兒經: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這樣做才有效
    導讀:孫儷分享 7 年育兒經:孩子發脾氣時別講道理,這樣做才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道德經》裡的育兒乾貨知識,學會一招,就立竿見影
    尼採其實在我看來,《道德經》裡蘊含了許多父母應該掌握的育兒知識乾貨。如果你可以首先認清自己,相信你就可以很快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平等的育兒過程中,你和孩子共同體驗與經歷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兩年前我和8歲的女兒開始閱讀,當時我們的基礎是:我在36歲以前沒有完整讀完一本書,她則是完全零基礎。經過兩年的共同閱讀體驗,我達到了一年50本,她實現了200萬字的閱讀積累。
  • 南懷瑾先生:跟大家談一談我的讀書經驗!
    這是真的讀書經驗告訴你,所以我的案頭什麼書都有,連武俠小說也看得非常多。 ——《南懷瑾講演錄》學國學,我主張千萬注意朗誦!如果只是照現在看書的方法看啊,我相信基礎打不穩,沒有用!我是這一種念法,現在我請宏忍法師用國語,用閩南調的念法念一遍。所以這個朗誦沒有規格的,你自己可以編,去唱。
  • 能念好身口意這三經,就是懂了《心經》的大意(宣化上人)
    可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表現出來,你也覺察得出來這個人是有智慧或是沒智慧。譬如,有智慧的人,讀書過目不忘。有的人讀書,一遍、百遍、千遍……也讀不會。但是有智慧的人,「目下十行字,耳聽百人音」:一百人同時在那邊講話,他都知道每個人在說什麼;你看一行字,他可以看十行,就是那麼快。
  • 送娃上學的日子:育兒經,原來並不是那麼好念
    育兒經,真不是那麼簡單,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才剛入了門道,連及格分都算不上。記得之前一次去幼兒園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說:「聽老師的話,晚上爸爸來接你。」結果晚上有事沒去,她卻是記在了心裡,打電話來質問:「不是說好的嗎,為什麼不來接我?」我竟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