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控」曉琪和外國友人嫻熟交流。張玲 攝
揚大19歲女生懂五門外語 組建「女子十二譯團」開起翻譯公司
張玲 陳詠
●姓名:高曉琪
●年齡:19歲
●坐標:揚州
●技能:語言控,能運用英法韓日西五門外語
19日,吸引了全球65個國家的選手報名參加的第十屆揚州鑑真國際馬拉松比賽即將開幕。籌備現場,民間形象大使高曉琪正在忙碌。這個還在讀大三的蘇州女孩熟悉英、法、韓三國語言,還自學了日語和西班牙語。這個蘇南女孩還拉著一群90後女生組建「女子十二譯團」,創辦了翻譯公司。通訊員 張玲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詠
翻譯志願者
國際賽事後臺的
「拼命三娘」
「外賓的飛機早上5點抵達,我得趕往上海迎接,往返8小時,回來後還要介紹賽程,安排好大家的衣食住行,然後才能休息。」16號凌晨1點,剛剛還在睡夢中的曉琪揉著惺忪的雙眼再一次踏上旅途。
曉琪就讀於揚州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翻譯系,這個來自水鄉的女孩,因為長相甜美,清麗委婉,被其他志願者稱為「青蘿姑娘」。但是,在匆忙的賽事準備期間,每一個參與者都繃緊了神經。小琪和其他女孩一樣,更願意戲稱自己是「拼命三娘」。
這些天,曉琪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撲在了工作上。三年志願服務的經驗,外加語言優勢,使她成為籌備現場不折不扣的「老前輩」。臨近比賽,統計航班信息、翻譯校對比賽發文、培訓翻譯志願者……她像往年一樣,每天忙碌到天黑才回來,把超額的任務帶回宿舍加班也是常事。
2013年4月,入學不到半年,因為外語基礎紮實,曉琪第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揚州國際馬拉松外籍接待組。為保證接待外籍運動員時不出紕漏,曉琪還針對不同服務對象,準備了5種語言版本。三年來,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工作追求,使她從志願服務隊伍中脫穎而出,贏得了國內外選手的一致認可,並順利當選今年的國際馬拉松形象大使。
公益女神
志願服務「逼」得
掌握五門外語
「女孩子身上最美的品質是善良」。這是小琪從高中時就留給自己的座右銘。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志願服務國際賽事,這位90後小姑娘更是一位公認的「走南闖北」的公益女神。和同學一起幫孤寡老人打掃衛生、洗衣做飯,遠赴蘇北幫助殘障姐妹家庭,在新生進校時主動擔任引導員,在鑑真圖書館做定期義工……
曉琪是揚大外國語學院女子翻譯社團的一員。多年來,她們的志願團隊不僅為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和揚州馬拉松等國內賽事提供志願服務,有的志願者遠赴蘇丹、肯亞等亞非國家進行國際援助。為了提升自身的公益形象,曉琪苦練語言關。在學校,一下子報了英、法、韓三門課程。揚州是個旅遊城市,國外遊客很多。為了鍛鍊自己的口語,她免費給他們當起了導遊,從最初的不好意思,到現在對答如流,「現在走在路上,迎面走來外國人,我都會自信地微笑打招呼。」除了熟練掌握了英、法、韓三門外語,她還自學了日語和西班牙語。現在,曉琪的郵箱裡經常能收到各路結識的國外友人發來的郵件。「大家聊公益、聊生活、聊文化,讓我對精彩的世界異常憧憬。」曉琪說。
女子譯團
央視主持人和
奧運冠軍趕來授旗
興許是長期的國際交流激活了這個小姑娘骨子裡的「折騰勁」,2014年年初,曉琪拉著其他11名女孩子,正式成立以「女子十二譯團」命名的商業性翻譯團隊。4月份,團隊成立不久,央視主持人路一鳴、奧運冠軍李娜等嘉賓聽說,在揚大有這麼一支「娘子軍」,特地來到揚大,為女子譯團授旗。
去年9月份,「女子十二譯團」正式更名為「揚州津揚翻譯公司」,併入駐揚州大學大學生創業苗圃。開業一個月,生意寥寥,怎樣帶領團隊「突圍」,成為擺在這個不滿20周歲女孩面前的現實難題。半年多來,曉琪帶著十多個女孩子分工協作,上培訓,找渠道,找業務……功夫不負有心人,從剛開始幫助同學翻譯出國材料和老師的科研文獻,到接觸社會上的商務翻譯,津揚翻譯公司名聲越來越響。
從大一開始涉足公益,到大二合夥經營揚州津揚翻譯公司,再到現在成為國際馬拉松形象大使,但她學業並沒落下,每年都能拿到學校獎學金。當被問起,「你的一天是有48個小時麼,一半學習,一半生活?」她的回答就像她在日記本扉頁上寫下的這樣一句話:「堅持到底,要不成為瘋子,要不成就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