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養殖汙染,畜禽糞汙去哪兒了 - 河北日報-06版:經濟-2020年08月...

2020-12-23 河北日報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沒什麼味道吧?」剛邁進位於黃驊市的志華蛋雞養殖有限公司大門,公司負責人楊志華就問記者。日前,記者在該公司採訪看不見一點兒糞汙的蹤影,也聞不到雞糞味兒,完全沒有傳統養殖場糞便堆積、汙水橫流、氣味難聞的景象。

養殖場的糞汙去哪兒了?楊志華指著一組設備說,這是養殖場的「微工廠」,雞糞在這裡經過發酵加工後,轉化為有機肥,通過打造「種養加」一體化項目,實現了糞汙零排放。

「這套設備每天可處理雞糞10多噸,年生產有機肥6000餘噸。」楊志華說,畜禽糞便含有豐富的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與作物秸稈等輔料進行混合發酵,可製成優質的有機肥,不僅實現了畜禽糞便、植物秸稈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也為養殖場帶來經濟效益。今年,養殖場將對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屆時每年可生產有機肥4萬多噸。

我省是畜牧業大省,是重要畜產品供應基地,畜禽養殖產生大量廢棄物。據統計,2019年,全省共有畜禽規模養殖場12429家,畜禽糞汙產生量1.4億噸。

近年來,受益於沼氣、發酵、生產有機肥等糞汙無害化處理方式的推廣,我省許多畜牧業大縣從「髒亂差」變成了「淨綠美」,安平縣就是其中之一。

安平縣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年產豬糞汙93萬噸,環境承載力幾近極限。近年來,當地通過建設大型沼氣工程和糞汙收儲運體系,改進養殖場(戶)糞汙處理設施,推動液肥還田等,打通了種植和養殖兩大產業,循環農業模式也發展起來。

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安平縣,該公司開創了「畜禽糞汙—沼氣—電—熱—有機肥—農作物—飼料—養殖」綠色農業生態循環模式,豬糞、廢水和秸稈等廢棄物實現了綜合有效利用。

「看見那體積碩大的罐子沒?養殖場的豬舍地下都預埋了管道,糞便不出欄,直接輸送到沼氣發電廠了。」京安公司副總裁趙靖笑著告訴記者。

安平縣依託京安公司,建設了大型沼氣發電項目,對糞便進行厭氧發酵、產生沼氣,全部用於發電併入國家電網。「公司一期項目實現年產沼氣657萬立方米,年發電1500餘萬千瓦時。」趙靖說,今年,京安公司二期的提純生物天然氣項目也已經運轉,每年可處理糞汙55萬噸、廢棄秸稈7萬噸,提純天然氣636萬立方米,可供應周邊2萬戶居民炊用取暖和工商業企業用氣。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我省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促進畜牧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先後出臺《河北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和《河北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專項行動方案(2020—2022年)》,加快構建種養結合、科技引領、農牧循環的長效機制。到2020年底,全省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將達到100%,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將達到75%以上,基本解決畜禽規模養殖汙染問題。

為優化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區域布局,我省在養殖承載能力較大的區域,推進糞汙場戶收集堆漚就近還田,實現農牧循環。在晉州、新樂、威縣等70個畜牧大縣的養殖密集區域,推進糞汙集中收儲生產有機肥,促進統一收集處理。在安平、定州、三河等15個環境容量小或者有投資基礎的區域,推進糞汙秸稈全量化能源利用,實行市場化運營,實現整區域綜合利用。

我省積極探索推進能源化利用模式,建立畜禽糞汙收儲運體系,推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分級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沼氣工程287處,年沼氣生產量4000萬立方米,年沼氣發電量超過6000萬千瓦時。全省已建成有機肥廠或集中處理中心320餘家,年生產商品有機肥260萬噸,處理畜禽糞汙1000萬噸以上。

相關焦點

  • 聚焦農村廁所革命 贛榆破解畜禽糞汙難題
    在檢查過程中,贛榆區點「廢」為寶,科學處理畜禽糞汙的做法得到檢查組稱讚。贛榆區生豬年飼養量100萬頭以上、家禽年飼養量1150萬隻以上、大牲畜年飼養量4萬頭以上,年產生畜禽糞汙約187萬噸。傳統畜禽糞汙的處理方式不僅導致資源浪費,還加劇了環境汙染,與綠色發展、高質發展的要求不相符。
  • 政策全文 |《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
    詳情如下: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農業、農牧)局(廳、委、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畜牧獸醫局: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意見》,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優化調整畜牧業區域布局,促進農牧結合、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我部制定了
  • 發改委:到2025年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中國發展網訊 1月11日,發改委發布《關於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到,目前,我國汙水資源化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發展不充分,利用水平不高,與建設美麗中國的需要還存在不小差距。以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為重點,探索完善運行機制,開展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促進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到2025年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在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珠三角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漁業養殖尾水的資源化利用,以池塘養殖為重點,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實現循環利用、達標排放。
  • 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開展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工作
    魯網12月1日訊為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加強對畜禽養殖場的環保監管,削減汙染物排放量,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近日,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組織鎮環保站、獸醫站開展畜禽養殖汙染整治工作。工作人員採取進村入戶的方式,主要整治內容包括沒有辦理環評審批手續、畜禽糞便及沼渣未經處理亂排亂放、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不健全、不達標而導致相應廢棄物(病原體)自然滲漏、揮發和傳播及其它一些畜禽養殖汙染源不按規定要求隨意處置的。工作人員對養殖戶監督落實整改,督促做好雨汙分流和沉澱池配套使用。
  • 國務院制定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全文)
    中新網11月26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今天公布《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條例明確,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學研究區等人口集中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條例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 亳州:畜禽養殖廢棄物 變廢為寶有「錢途」
    「我們以畜禽養殖促進種植,養殖糞汙採用水衝糞全量收集,經過沼氣工程處理變為沼氣、沼渣、沼液,沼氣用於發電供生產照明和取暖,沼渣和沼液成為大田農作物、苗木蔬果的有機肥,形成了『豬-沼-電』『豬-沼-林』『豬-沼-菜』 『豬-沼-果』 『豬-沼-漁』等多種農業循環模式,實現了零排放和零汙染。」
  • 「微生物博士」研發納米膜無臭堆肥機,助力畜禽糞汙環保再利用
    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巴彥淖爾是內蒙古首屈一指的畜牧大市,全市有機奶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農畜產品出口位居內蒙古第一,像王長貴家這個規模的養殖場有數百家,然而,畜牧業發達的同時,糞汙廢渣等廢棄物處理問題養殖戶頭疼不已,也給市容環境帶來不小的壓力。養殖場基本無有效的汙水廢渣處理設施,人工清理後隨意堆放,沒有起到堆肥後的再次利用,常因雨水衝刷造成二次汙染。
  • 長泰縣打造農村廁所糞汙綜合治理新模式 - 漳州要聞
    2020年村村建成1座以上水衝式公廁,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普及率達100%,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70%以上,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入選全國9種農村廁所糞汙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典型模式11個範例之一。一、堅持高標定位、全局謀劃。在全市率先推行全域「廁所革命」,高標準定位,以全縣一盤棋思路,系統破解廁所治理不到位難題。一是創新資金拼盤機制。
  •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呼和浩特市2016—2020年畜禽...
    到2020年,90%以上規模養殖場實現農牧結合、生態養殖,未配套飼料地的養殖企業與訂單種植草業公司或周邊種植戶籤訂糞汙消納合同,規模養殖場排洩物100%綜合利用。(二)科學劃定養殖區域類型根據《畜禽養殖業汙染防治技術規範》(HJ/T81-2001)、《畜禽規模養殖業汙染防治條例》和《呼和浩特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呼和浩特市畜禽糞便土地利用適宜性評價結果,對呼和浩特市的畜禽養殖區域進行劃分,畜禽養殖禁養區、控養區範圍執行《呼和浩特市畜禽養殖區域劃定及汙染防治計劃實施方案》,養殖場汙染治理執行
  • 上海發布《畜禽養殖廢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本指南適用於本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及緩衝區內採用糞汙資源化利用模式的畜禽養殖場,用於指導畜禽養殖場新建或改造廢水抗生素和激素類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工程處理設施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及建成後運行與管理。其他區域採用糞汙資源化利用模式的畜禽養殖場可參照執行。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 探路綠色養殖 確保清水入江 黃岡守護最後一站
    當時,各類規模養殖戶遍布田間地頭、房前屋後、河湖岸邊,大部分欄舍簡陋、糞汙直排,每年產生雞糞65萬噸,成為河湖庫的首要汙染源。「受畜禽汙染等因素影響,流入長江的浠水河、巴水河水質國控斷面出現水華,幾次抽查都不達標。」
  • 真空吸汙車將打通甘州區糞汙資源化利用「最後一公裡」
    (甘州融媒記者 何長凱 周曉琴)7月8日,甘州區舉行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吸汙車交接發車儀式,為全區18個鄉鎮各配備價值22.19萬元真空吸汙車一輛,進一步改善了畜牧業發展環境,推進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工作,切實改善甘州區農村人居環境。
  • 政策全文|《浙江省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
    政策全文|《浙江省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北極星固廢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浙江省環保廳印發了《浙江省畜禽養殖汙染防治規劃》(2016-2020年),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綜合利用相結合,對畜禽養殖全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完善畜禽養殖企業汙染治理技術和配套設施,以提高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為核心
  • 【中國發展門戶網】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取得長足進步,集約化、規模化養殖程度越來越高,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集約化畜禽養殖在帶來規模效益的同時,也面臨著日趨嚴重的動物健康、品種退化、產品安全和環境汙染等問題。因此,當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進入新的轉型階段。
  • 首批「錫版」美麗生態牧場揭開面紗
    過去不少「破爛豬圈」汙染整治難達標,汙水排放不規範,把畜禽養殖場一次次地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隨著環境保護要求不斷提高,畜禽養殖汙染治理力度不斷加大,去年一大批處于禁養區範圍和不能達標排放的「低小散亂差」養殖場被拆遷。「留下來的要加快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