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山東12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圖)

2020-12-18 山東頻道

原標題: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一覽(山東篇)

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崔璐)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10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記者整理了山東省的12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分別是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梁山殲滅戰遺址紀念園、泰安市岱嶽烈士陵園、肥城烈士陵園、天福山革命遺址、沂水革命烈士陵園、山東省政府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濱海革命烈士陵園、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魯西北革命烈士陵園和魯西南烈士陵園。

來源: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官網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南郊鎮大埠山

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其前身是周村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48年3月,原址座落於周村城區中心,1999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建於周村城區東南大埠山,佔地100餘畝,投資1500萬元,可容納5萬多人開展活動,2000年3月被市政府正式批准更名為淄博市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建有烈士紀念碑、烈士墓區、浩氣長存碑亭、南疆烈士碑亭和革命烈士事跡紀念館,館內陳列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解放祖國、建設祖國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事跡和遺物。園內安葬著聞名魯中地區的抗日英雄馬耀南、馬曉雲、馬天民三兄弟和525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

來源:山東旅遊政務網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

地址: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北莊鎮雙山澗村

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園位於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山下,為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基地。該園建有八路軍抱犢崮抗日紀念館、魯南軍區司令部、魯南軍區、魯南區黨委、115師政治部、魯南行署、抗日夜校、魯南時報社、軍糧作坊、槍械所、八路軍被服廠、八路軍食堂、抱犢劇社、警衛室等13個展室。通過13個展室,展現了當年八路軍在抱犢崮山區艱苦抗戰,最後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真情實貌。

來源:山東旅遊政務網

梁山殲滅戰遺址紀念園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水泊街道獨山村

梁山殲滅戰遺址紀念園,1972年9月被公布為梁山縣「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公布為濟寧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6月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市岱嶽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祝陽鎮陳良村

泰安市岱嶽烈士陵園,佔地9000平方米,始建於1946年7月,是當時的中共泰安縣委、縣政府為紀念泰山地區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而建,也是泰山地區惟一的一處抗日烈士公墓。陵園門前右側牆上鑲有泰安市郊區革命烈士陵園碑,存有46建時烈士坊一座,石碑兩方,有烈士墓348座。烈士坊由原中共泰山地委書記林呼加和趙篤生題詞,泰安縣縣長亓偉撰寫碑文。1956年政府撥款修復烈士公墓,刻石碑147塊。1980年春烈士公墓進行了第三次復修擴建。1988年10月4日,泰安市政府批准祝陽抗日烈士公墓為全市烈士紀念重點保護單位。泰安市岱嶽烈士陵園先後被山東省政府評為"省級烈士紀念設施"、"山東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今年8月13日又入選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肥城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肥城市安臨站鎮東陸房村鳳凰山

肥城市烈士陵園始建於1972年,著名的陸房戰鬥就發生在這裡。肥城市烈士陵園存放著在陸房戰鬥中犧牲的無名烈士骨灰178個。自去年11月份以來,肥城市對烈士陵園進行改擴建。在原有10畝地的基礎上,向東西各擴90米,向北擴50米,總佔地面積達70畝,一期工程主要是建烈士墓區,可實現2546座散葬烈士墓集中安葬。

天福山革命遺址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文登營鎮天福山

天福山革命遺址,2009年入選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建設控制地帶,以紀念館為中心,南至溝心以北,北至溝心北20米以南,西至公路中心以東,東至天福山水庫上水線以西。1977年12月23日,天福山革命遺址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山東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立座標於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前約20米處,,材質為花崗巖大理石,規格為130×90釐米,採用橫匾式自左向右標示,正面標示文物保護單位的級別、名稱、公布機關、公布日期,背面標示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來源:臨沂宣傳網

沂水革命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沂城街道荷葉官莊村跋山

1990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並改為現名。陵園座東朝西,背依芳草萋萋、樹木蔥蔥的跋山,面對懸崖壁立、陡峭險峻的無兒崮及連綿起伏的遠山,右面是碧波蕩漾、山水相映的跋山水庫。成依山傍水之勢。 陵園主要建築有大門、陳列館、紀念堂、碑亭、紀念塔、烈士墓群等。大門是牌樓式建築,高11.4米,寬10.4米,飛簷兩重,金碧輝煌,白色花崗石門楣上鑲嵌著原國務院副總理張愛萍手書的「沂水革命烈士陵園」8個金色大字。

山東省政府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中心街128號

山東省政府和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是八路軍115師司令部和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政府誕生地,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大店鎮。總面積4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199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臨沭街道疊翠路1號

濱海革命烈士陵園位於臨沭縣城東北五公裡,省級風景名勝區--蒼馬山自然風景區。陵園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層巒疊嶂,風景秀麗,素小中山陵之稱。佔地164畝,總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同內建有烈上墓403座、紅軍墓11座、烈上名錄1213名。陵園大門至疊翠峰頂端紀念塔為中軸線,共有8個坡段。進入仿古穿堂式大門踏上寬20米的甬道,兩邊綠樹成蔭。處於陵園中心位置的是濱海革命鬥爭史陳列館,館內陳列著臨沭縣革命鬥爭史、烈十譜、著名烈士事跡等,陳列館前方為寓意"工農兵聯合起來"的群雕,西側一一五師紀念亭掩映在松柏叢中。

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

地址:山東省樂陵市朱集鎮旅遊路99號

冀魯邊區革命紀念館2014年09月19日正式開館納客。該館面積約2800平方米,館內以文字、實物及繪畫、模型、場景、展櫃、多媒體等形式,全面反映了邊區軍民在黨的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來源:莘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魯西北革命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聊城市莘縣大王寨鎮東丈八村

魯西北革命烈士陵園又名丈八烈士陵園,是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莘縣大王寨鄉東丈八村西北隅,距離莘縣縣城約20公裡,是聊城市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來源:曹縣宣傳網

魯西南烈士陵園

地址: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韓集鎮曹樓村

魯西南烈士陵園系「9·27」反掃蕩中為國捐軀的烈士而建立,佔地面積64畝,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陵園內安葬烈士261名。主要紀念建築物有革命烈士紀念堂、魯西南抗日烈士紀念塔、紀念碑亭等。1988年1月被批准為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兩處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鄭克斌、記者羅勉報導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 銘記|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於2014年、2015年、2020年,分三批次公布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第一批次80處,第二批次100處,第三批次80處。
  • 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公布「第二集美學村」上榜
    抗戰期間,儘管在遠離大海的大田深山裡,集美水產航海學校師生堅持進行水上訓練。(資料圖 影居 提供)臺海網9月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近日,國務院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位於三明市大田縣均溪鎮玉田村的大田「第二集美學村」榜上有名,是我省唯一入選項目。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寇對廈門集美學村進行瘋狂轟炸。
  • 漢中一地上榜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公布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將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予以公布。1938年,潼關告急,西安臨大遷往漢中,全校分置三縣六處,三縣即城固、南鄭、勉縣。1938年5月2日,西安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
  • 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上榜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原標題: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公布,廣東兩處入選深圳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上榜東江縱隊第2支隊第1大隊副大隊長賴章被收錄進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
  • 一覽省內國家級抗戰遺址和紀念設施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血寫的歷史應永遠在銘刻大地之上。在2014年和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湖南省共有9處。(製圖:陳青青)為何要在這些地方設立紀念設施和遺址?這些土地上,曾發生過什麼?
  • 上海將改建抗戰紀念設施 明年辦大型抗戰紀念活動
    上海將改建抗戰紀念設施 明年辦大型抗戰紀念活動 2014-09-19 10:41:30資料照片  明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本市位於寶山、閘北、金山、虹口、黃浦等多處抗戰類主題紀念設施建設將進行改造和建設,並將舉行各類大型紀念活動,緬懷英烈、弘揚民族精神。  前不久,國家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入選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其中,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入選。1938年,潼關告急,西安臨大遷往漢中,全校分置三縣六處,三縣即城固、南鄭、勉縣。1938年5月2日,西安臨時大學改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簡稱「西北聯大」。
  • 漢中市城固縣的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上榜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在全國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雖然西北聯大的很多遺址如今早已不復存在,但坐落在城固一中的這座二層小院卻真實地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的青年學者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事實。」志願者楊雪說。「多難以興邦,國艱以奮人。」西北大學苟昭贇老師說,八年抗戰,中國的大學教育沒有因為遭到戰火的摧殘而中斷。
  • 上海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明起開放,一批重磅展品將亮相
    9月2日上午,上海金山衛抗戰遺址紀念園內警世鐘聲響起,金山區在此舉行紀念活動,傳承偉大抗戰精神,助力「四史」學習教育。
  • 緬懷先烈,檢察公益訴訟保護抗戰紀念設施
    89年後的今天,苦難的歷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對歷史的敬畏不能少,對抗戰精神的傳承不能缺,對家國情懷的弘揚不能丟。多地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保護抗戰紀念設施,用實際行動緬懷先烈,弘揚革命精神。盱眙縣檢察院立即向相關行政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行職責,對縣內未納入烈士陵園的烈士紀念設施予以保護修繕。收到檢察建議後,相關行政部門立即組成修繕工作小組,邀請檢察機關參與商討制定整改方案。圖為今年9月16日,盱眙縣檢察院幹警回訪該縣境內烈士墓地修繕情況。
  • 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原標題:各地抗戰遺址屢遭破壞 阜新萬人坑遺骨散失   銘記歷史,離不開那些喚起記憶的遺址。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浴血奮戰,也留下了侵華日軍罄竹難書的罪證。令人遺憾的是,不少抗戰遺址如今正逐漸淹沒在現實之中。
  • 血寫的歷史銘刻在此——「新湖南」帶你一覽省內國家級抗戰遺址和...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血寫的歷史應永遠在銘刻大地之上。在2014年和2015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湖南省共有9處。
  • 銘記抗戰歷史,這些地方值得去「打卡」
    (點擊查看大圖)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近日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 97處革命遺址 講述廈門紅色往事
    至今,廈門仍保存著97處彌足珍貴的革命遺址,見證了那段難忘的崢嶸歲月。  每一處革命遺址,都是這座城市的「精神地標」,是紅色歷史的濃縮和紅色文化的載體。在這些革命遺址上,羅明、王德、陶鑄、葉飛、方毅等革命先輩,以及羅揚才、楊世寧、王海萍、劉惜芬等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為後人鋪就了一條通往理想境界的道路。
  • 國務院發布:漢中1處入選「國家級」名錄!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的通知》將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予以公布。「雖然西北聯大的很多遺址如今早已不復存在,但坐落在城固一中的這座二層小院卻真實地向我們訴說著當年的青年學者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歷史事實。」志願者養楊雪說。「多難以興邦,國艱以奮人。」西北大學苟昭贇老師說,八年抗戰,中國的大學教育沒有因為遭到戰火的摧殘而中斷。
  • 重慶市現存抗戰遺址調查匯總表
    >「高爾基紀念會」等;出版《抗戰文藝叢書》;組織作假戰地訪問團慰問抗戰官兵。抗戰期間國共兩黨要人蔣介石、周恩來等曾來此下榻。現為北溫泉公園內一處雅致的休閒度假場所。各種城市建設設施都已齊備。該處是日本進步友人綠川英子與其丈夫、中國青年劉仁在抗戰時期主辦雜誌《反攻》時,居住和生活過的地方。
  • 有情懷的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
    (11月26日)上午 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一期開園暨二期項目啟動儀式 在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公園 舉行!
  • 獨山:走進抗戰遺址,重溫歷史歲月,讓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獨山縣組織小學、中學、高中三個學齡段的12名學生代表走進獨山深河橋抗戰遺址,通過聽抗戰故事、參觀陳列館、給抗戰英烈獻花,重溫歷史等方式,追尋革命先烈紅色足跡,激發學生愛國情懷與歷史使命感。
  • 遼寧阜新將修整日本侵華時期最大萬人坑遺址
    新華網瀋陽10月9日電 (記者徐揚)由於年久失修等原因,日本侵華時期製造的最大一處萬人坑——阜新萬人坑遺址損壞嚴重,遼寧省阜新市將採取措施徹底整修維護。阜新萬人坑遺址佔地面積56萬平方米,主要包括死難礦工遺骨館、抗暴青工遺骨館、典型館、白骨廳及相關遺存紀念廣場、紀念碑等附屬設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今年,國務院將其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記者了解到,阜新萬人坑紀念館始建於1968年,開館40多年來接待全國各地觀眾380餘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