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時節,百花爭豔,萬木蔥籠,生機盎然。 4月13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簡快身心積極療法執行師、美國AAH催眠治療師、家族系統排列師、親子關係導師、婚姻關係指導師、青少年學習成長導師、高級學習指導師黃惠蘭蒞臨駐馬店實驗小學,為南北校區全體教師和家長舉行了兩場主題為《父母如何有效支持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主題報告。
她從孩子情緒、親子關係、肯定孩子主題入手,從接受、欣賞、放飛孩子,激發孩子內在的動力,讓孩子活出真實的自己,深刻闡述孩子沒有缺點,只有起點,沒有缺點,只有存在。通過體驗、歐卡與家庭系統排列等方法,高品質地探索了如何正視原生家庭的影響並藉以提升自我,更好地維繫親密關係。
黃惠蘭老師有多年一線教學和班主任經驗,對青少年的學習和心理有深入研究。專注於青少年學習成長、親子關係、婚姻關係等家庭關係教育領域。對傳統心理學、心理教練技術、簡快都有學習和研究。熱心公益事業,關注並參與留守兒童的心靈關懷和成長公益事業,推動留守兒童家長的再教育。關注生命教育,是中國希望24小時危機幹預熱線接線員。長期在各大學校、社區開展心理學沙龍和講座。
講座結束後,馬鳳枝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說,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黃老師精彩的講座,三個小時的講座,她親切柔美的嗓音感染著大家,信手拈來、舉重若輕的講解吸引了大家,今天的講座,黃老師為我們提供了父母支持孩子成長的有效方法,我相信她深邃、獨到的見地也折服了大家。
多年來,駐馬店實驗小學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得到長足發展,隊伍不斷壯大,取得一項又一項榮譽,去年又一舉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殊榮,這是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對實小的肯定和期待,是一代一代教職工薪火相傳努力的結果,更是各位家長對實小理解、關心、支持的結果。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離不開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不曾忘記,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家長獻計獻策,與師生一起布置班級文化;歌詠比賽和經典誦讀比賽中,家長們忙前忙後;一年級各班家委會的家長,在完成一個月的護送任務後,依然自發地堅持輪流護送孩子放學的路隊;剛做完手術沒幾天的老師,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功課提前上崗,家長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給老師寫了一封溫情的感謝信。所有這些,就是家長對學校教育大力支持的最好例證。你們的支持,堅定了學校不斷前行、追求卓越的初心,也給予了我們每位教師傾心教育、潛心育人的動力!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的共同目標,讓我們成為合作者、成為朋友,成為一個共同體。藉此機會,也希望家長給予以下方面的理解和支持。
多一點平和,這是心與心的交換。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視學生如自己的孩子,同樣不願意看到學生碰傷或因學生之間嬉戲打鬧產生的一些事故。雖然學校一再強化課間安全管理,但孩子活潑好動的天性,加上全校每個校區4000多名學生,偶發事件還是不可避免。作為家長,當遇到這樣的情況發生時,雖然我們理解你的心情,但希望你能夠冷靜地與老師或學校溝通,事關第三方時,要弄明原委,本著公平公正、協商解決的原則進行協商,學校協商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移交上級部門校園安全事故調節機構解決,或可以走法律途徑解決。吵鬧和意氣用事都不利於問題和矛盾的解決,不理智的處理方式對自己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無形的心理陰影,甚至是一種傷害。
多一點尊重,這是心與心的涵養。 家長要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加強同學校、老師的聯繫,了解自己子女在校學習、一點尊重,這是心與心的涵養。 家長要了解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加強同學校、老師的聯繫,了解自己子女在校學習、紀律、思想情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工作。同時也希望您多信任、理解、支持我們的老師。「尊其師才能信其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只有您信任學校、支持老師,孩子才能聽從學校的管理,服從老師的教導。如果您與老師的意見相左,請您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評判他的老師,您可以私下與老師溝通你的看法或建議。每個班級都建立了微信群或班級QQ群,方便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聯繫、互動與溝通,家長們要利用好這個平臺,明白建立班級群的意義所在,傳遞正能量,凝聚班級力量。不要因為孩子之間的事情而在群裡指責別的家長或孩子,不在群裡因孩子的事情而發牢騷、抱怨,甚至發洩情緒。有特殊的事情可以平靜後和老師單獨溝通。
多一點「溝通」,這是心與心的對接。誠然,老師也是平凡人,也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如果老師或學校管理在某些地方做的還不到位,也請家長誠懇地和老師交流,和學校溝通,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而不是稍有不滿意之處,就通過媒介或網絡等方式發洩自己的不滿,也不是動輒就到上級部門去反映某某老師,最終問題的解決,還得回歸到學校。當然,如果有個別老師存在有違師德的問題,學校也絕不會姑息遷就。家校合作,各美其美,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各位家長,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託起明天的太陽,共築孩子的幸福童年。
看完有啥想說的?
歡迎點擊底部「寫留言」分享
統籌/小龍哥 編輯/學哥 文圖/李鵬飛
關注教育 關注健康 關注孩子
咱學吧——大駐馬自己的教育平臺
《天中晚報 · 科教文衛》微信公眾號
解惑家庭教育
追蹤教育熱點
分享健康資訊
長摁二維碼進行識別、關注
投稿信箱:1009524095@qq.com
業務洽談:13461899689(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