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教育,不管是最好的管?

2020-11-14 群星閃閃

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長都為了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甚至在家裡,也買有各種學習的相關書籍,私下讓孩子寫,做!

這樣的教育,大人估計都吃不消!何況一個孩子,這讓孩子徹底失去了童年應該有的快樂!

我們的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揠苗助長的案例比比皆是!

塑造了,一個一個的自閉症,抑鬱症等心裡不健康的孩子!到底怎麼教育好孩子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身為父母們的工作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對待孩子的教育,大概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多的是交給培訓機構去教育!指望老師!看到鋪天蓋地的培訓機構,每晚都是滿滿的!

這是時代進步,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當然,我也不是不贊同培訓班!不管什麼樣的培訓班,父母一定要對自己孩子做一個全面了解,知道她們對什麼感興趣!在根據分析,得出最好的結論,為孩子挑選她們喜歡的特長加以引導!而不是選擇十幾個!

前兩天有看到新聞,一位爸爸,抱著電視機在馬路上看電視,原因是,妻子給孩子報了10幾個培訓班,他累的,連電視也看不成,慪氣就把電視抱到大街上去看了!

十幾個培訓班,要是我,我也會蹲下大哭!因為培訓機構的收費不低,另外,天天為了孩子趕上培訓班的課,大概要來回折騰!不給孩子抱班,又擔心孩子落下,以後沒有出息!真的是不僅花錢買累而且還浪費錢!

看到這樣的場景!我也跟著心累!家長們不防看看《安的種子》!或許對於家長迫切希望孩子成才,大有幫助!

教育其實,越簡單越好!不管或許是最好的管!

有的家長說,怎麼簡單?怎麼個不管!中國的孩子,被溺愛的,就只需要懲戒了!

簡單,不管就是,只要孩子不犯了規則性的錯誤!就由著他折騰!因為要尊重天性!孩子好奇心都很重,難免帶來麻煩!

很多孩子的家長都反饋說,孩子糟蹋了她的化妝品!有的家長狠狠的揍了一頓孩子,有的家長狠狠的罵了孩子一通!而有的家長就心平氣和的給孩子講道理!順帶說教孩子一番!

家長,忽視了孩子們,自小都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觀念!如果父母解讀到這一點,就會很好的控制情緒,不會去打罵孩子了!父母的一頓狠打狠罵,萬一損害了孩子的身心,用買化妝品的金錢是買不到的!

在內心衡量一下,孰輕孰重!自然就不會失去情緒的控制了!會心平氣和的說教孩子影響孩子,讓她在不犯同樣的錯誤!

想一想我們的童年!父母又管教了我們什麼?

1、童年

在我的小時候,爸爸為我準備了小黑板,供我畫畫的!那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每天都有送報紙的到我家!

每天除了上學回家做作業,看電視,吃飯睡覺!其他的事情,媽媽幾乎都不曾讓我做過!由著我的性子!到了周六周日,還有暑假,媽媽養了牛羊豬雞鴨鵝,都會上山坡上放養!有時候,不想放這些動物,就跟爸爸媽媽說,作業沒完成!就留在家裡了!在家裡,看看報紙,讀讀小說!

上山放牛的時候,都會帶一本書去閱讀!記得那時候,四年級之六年級,閱讀金庸小說《十三太保鬧平洋》《倚天屠龍記》,《毒魔掌》等,厚厚的書,我也不知道怎麼讀下去的!


目前,這點寫作能力,大概還是依附於這幾本書的感觸而來,已經好久都沒有閱讀武俠小說了!

針對寫字,爸爸媽媽更是沒有管過我,記得上初中了,同桌笑我,人那麼小,字卻大的超出了格子!

爸爸媽媽看我的作業本子,錯也對也從不發表意見!但是,當我們問到不會做的題目的時候,父母會跑遍整個村子幫我們找到解決題目的答案或者是方法!

其他,父母好像都沒空管我們!我們就這樣在無憂無慮之中成長了!

有了自己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生活的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是,已經知足了!

2、嚴厲的管教

鄰居的哥哥就不一樣了!他的爸爸對他很嚴厲!不讓看電視,不讓到處去玩兒,字寫錯了,他爸爸,用竹竿子使勁的打他的頭,直到竹竿子打的劈開花!

在牆壁上畫個線,哥哥碰不到,就使勁兒打哥哥!哥哥像一隻壁虎一樣,拼命的伸著手指朝牆壁畫線出,夠!夠不到一棍子,夠不到一棍子!

哥哥很堅強,沒有流眼淚!就這樣被折騰著!小小的我,看的都直哆嗦!

哥哥不知道什麼時候,變得說話開始口吃了!一句話,總要停頓一下!

後來,上初中了!哥哥跟我同年級,卻不在一個班!

有一天,全校的學生集合在操場上,操場的正前方的中央,站著哥哥和其他不認識的兩個男生!

校長在上面講話,說這三個學生,晚上睡覺的時候,不睡覺!夜裡兩三點,點著蠟燭還在被窩裡看小說!。。。

看著哥哥達拉著腦袋站在那兒一句話也不說!滿臉寫著羞愧!。。。

不知道怎麼回事,自這之後,哥哥就輟學了!

那個時候,哥哥成績還比我優秀!但是,就喜歡看小說!叔叔越不讓他看,他越看的得勁兒!就這樣,不知道為什麼就沒上學了!

現在想想,父母管教的不得當,把好好的一個天才給葬送了!真的很可惜!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一直遵從棒下出孝子的觀念!覺得打孩子沒事兒!語言暴力才會給孩子身心造成傷害!

不管是棒子教育孩子,還是語言暴力教育孩子都會傷害到孩子!真正優秀的孩子的背後通常都有一個情緒穩定,熱愛生活學習的父母和家庭!

鄰居家的張雨,她媽媽總是心平氣和!爸爸也是那種心平氣和的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對於他們的生活,從來不過多的幹涉,沒對他們打過一棍子,罵過一句!對於他們的學習,父母從來不管的,但是他們有個好習慣,每天早睡早起!培養孩子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搬個書桌出來寫作業,愛閱讀的習慣,報紙!然而,兩個兒子都考上了211大學了!

生活中,那些父母什麼都管孩子,什麼都替孩子著想,考慮的父母,只會害了孩子!他們是在把一個孩子活生生逼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想要的完美!根本沒有給孩子空閒,讓孩子去自由成長,自由發揮自己!


這讓孩子活的很壓抑,沒有自我!沒有創新,甚至膽小自卑!

嚴重的情況,抑鬱症,自殺,還有其他方面的疾病,口吃!

只要孩子沒有犯了原則性問題!沒有不遵守交通規則,觸犯法律法規!沒必要把他們恨不得天天拴在褲帶子上的那種,過分管教!

作為家長只要說話,語氣方法得當!孩子大部分都會聽從的!先有好家長的教育,才有優秀孩子的誕生!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為什麼這麼難:「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對於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發現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誤解:看到孩子穿鞋子、穿衣服很慢,就想著去幫一把;孩子不能自己選擇喜歡的衣服,一定要按照家長的喜好來;做作業的時候,孩子不積極主動,家長不停地在一旁催促,還想幫著做完。
  • 教育孩子:管與不管的界限在哪裡
    養育子女是最有挑戰性的大工程,最難以拿捏的大概就是管還是不管了。按照以前的傳統觀念,管孩子那是天經地義,我生養了你,你就要聽我的。但隨著社會進步,各種養育觀念互相碰撞,有的贊成放養,有的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其實對孩子的養育管的應該是對行為規則的遵守,放的應該是心靈。
  •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
    我們總是能發現孩子的諸多問題,卻很少認識到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源自父母。李玫瑾教授指出: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寧願自己苦一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從來不願意在吃穿上虧待孩子。父母自以為自己給了自己能給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卻沒有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愛。根源就在於,父母給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大多是在吃穿上,卻鮮少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 李玫瑾: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
    我們總是能發現孩子的諸多問題,卻很少認識到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源自父母。李玫瑾教授指出: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寧願自己苦一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從來不願意在吃穿上虧待孩子。父母自以為自己給了自己能給孩子的一切,但是孩子卻沒有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愛。根源就在於,父母給孩子的關心和愛護,大多是在吃穿上,卻鮮少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
  • 一生E本||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
    我們總是能發現孩子的諸多問題,卻很少認識到這些問題大部分都源自父母。李玫瑾教授指出: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瞎管!孩子不是一個學習機器,而父母對孩子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督促孩子學習,當你只會和孩子聊學習時,孩子便把內心那扇溝通的門對你關閉了。忽視了精神世界,忽視內心的成長,忽視心理的健康,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 李玫瑾教授: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不管,不該管時瞎管!
    為人父母,總期望給孩子最好的的教育;可往往,不知道該怎麼管?什麼時候該管?如何鬥智鬥勇?怎樣鬆弛有度……李玫瑾教授曾一語中的:當前父母管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時候的不管,不該管的時候的瞎管!孩子小的時候,你該管的時候沒管,或者沒有管好;那麼等到孩子大了,你再想管就難了。李玫瑾教授曾說:「0-6歲是孩子養成基本性格的最好時期,6-10歲時個性化培養的最佳時期。」我們如果錯過這兩個最佳管教期,想補救也來不及。
  • 管孩子糾結,不管又怕上房揭瓦,那到底管不管?
    如果說到要給孩子自由,一些父母就會誤以為:自由嘛,就是投其所好,給孩子最想要的,其他什麼都不用管。也有父母會有隱隱的擔憂:孩子那麼小,看電視沒完沒了,吃零食沒完沒了,不管怎麼行呢?管,會焦慮,管得不當,同樣惹來麻煩。
  • 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一語中的:「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對於很多家庭來講,孩子只有一個,小的時候愛得不行,百依百順。等到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大了,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開始逆反,管不過來了。由於成績上不去讀不成好大學開始著急。
  • 教育孩子最大的問題,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
    在一期《圓桌派》節目中,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一語中的:「有些家長他在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對於很多家庭來講,孩子只有一個,小的時候愛得不行,百依百順。等到上了初中學習壓力大了,知道孩子不努力讀書就上不了好大學,找不到好工作,會影響一輩子,家長開始急。但這時候,孩子到了青春期,已經開始逆反,管不過來了。這確實是一些父母教育孩子時的通病,他們對孩子小時候嬌生慣養,以孩子為中心,什麼都滿足,讓孩子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性格。
  • 教育孩子本著「兩不慣、兩不管」原則,孩子學習的「三管兩不管」
    導讀:教育孩子本著「兩不慣、兩不管」原則,孩子學習的「三管兩不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育孩子本著「兩不慣、兩不管」原則,孩子學習的「三管兩不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管是最好的管」讓孩子考上名校——一位母親的兩封來信
    2009年6月買到您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許多章節讀了N遍,很想對您說說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事,並希望得到您的指導和幫助,後來考慮到您實在太忙,又想等兒子高考完再寫信給您,但在今年9月又買到您的新作《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還是情不自禁給您寫信,匯報一下我們家按照您的教育理念進行教育的成果。
  • 教育孩子學會抓核心,記住"兩不管,三不管",教育孩子存在誤區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存在很多誤區,用不對方法導致父母無法真正的教育孩子,孩子也聽不進去。甚至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父母都沒有教育孩子的意識,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溺愛孩子,認為教育是屬於學校的工作,但殊不知孩子缺失來自父母的教育只會給他的一生帶來很多不良影響。著名育兒專家李文錦教授曾說,中國家長總是在該管孩子的年紀放手不管不該管孩子的年紀,非要管孩子。
  • 對待孩子是事事都管,還是放任不管?正確姿勢是「守望式」教育!
    導語:對待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也不能放任不管,讓他自由發展。養育孩子的過程,本就是父母學會如何放手的過程,孩子越長大,對我們的需要就越少。我們的養育挑戰就要在兩者之間找一個平衡,一方面,我們要養育、保護孩子,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讓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和嘗試,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信的人。教育孩子不能事事都管,過度幹預會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 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有句老話說得好:小樹在砍,孩子在管。你管了他,他就知道遵守規矩;你教了他,他就學會文化知識。管教一定要同步,獎懲分明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寬嚴相濟的教育才能造就孩子的人格力量。有管,有教,有鼓勵,有懲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管」是最好的「管」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看看這本書,希望將來我的孩子能夠在一個比較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下長大,能夠成長得更好。前一篇讀書筆記主要講了生活各方面的一些教育方法,這篇文章將進行概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在學習上對待孩子教育的一些見解。
  • 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福州過來人: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
    常常聽到這樣的比喻: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綻放的時間也不相同。我們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放養孩子不管,就是最好的教育?請你一定要明白3點!有句老話說得好:小樹在砍,孩子在管。你管了他,他就知道遵守規矩;你教了他,他就學會文化知識。管教一定要同步,獎懲分明的教育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寬嚴相濟的教育才能造就孩子的人格力量。
  •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如一張白紙,那麼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是給孩子加上底色。要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一個最好的底色。所以孩子的教育有三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全能,因此作為孩子也是一樣。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音,有唱歌的天賦;有的孩子喜歡聰明,特別有創造力,動手能力很強;還有些孩子喜歡畫畫。作為孩子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培養,不能用一套固定的模式。不能說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演講能力很強,就讓孩子跟著去學習演講,硬生生的磨滅了自家孩子的興趣。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讓他做最好的自己。
  • 《不管教的勇氣》:孩子成績下滑,管不管?心理學家告訴你怎麼管
    管還是不管,該如何去管,關於這些問題,早在百年前,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就對此進行了研究,「正面管教」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受到了教育界廣泛的認可。而沿襲和發展繼承者也有很多,如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在阿德勒育兒哲學的基礎上就寫下了《不管教的勇氣》這本書,有關管教孩子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答案。
  • 對於孩子而言,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而對於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來源於家庭。 『』父母要逐漸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並由此樹立孩子的信心『』布盧姆 02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段報導,在青島的一輛公交車上面,一位老人家腿腳不方便,所以在下車中的時候有位中年女士上前幫忙,而同行的一位小姑娘也是伸出了援手幫助老人家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