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視可以被治癒,量子波動速讀1分鐘閱讀10萬字?都是謠言
在媒體評選的2019年十大謠言中,也有諸如「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青少年近視可以被治癒等教育類謠言,這為我們提高教育素養、科學育兒敲響了警鐘。
一、青少年近視可以被治癒?
我們需要記住:目前近視仍是種不可逆的變化。有些商家打出各種號稱能在約定期限內幫助孩子降低近視度數甚至治癒近視的廣告,用的字眼全都是「近視治癒」「近視康復」「近視剋星」等。
國家衛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 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要求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
兒童青少年時期可通過科學用眼、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方式預防、控制和減緩近視。
二、「量子波動速讀」可1分鐘閱讀10萬字?
我們需要明白:用手翻書根本不可能產生量子波動。有培訓機構稱發明了一種革命性的閱讀方式——量子波動速讀,在量子波動速讀過程中,只需高速翻動書本,甚至不需完全翻開,就能理解書中內容,並複述出來。
閱讀速度受制於神經系統的傳遞速度,任何速讀都得面對人的機體極限,上限不可超越。虛假概念和量子力學毫無關係,只是利用前沿科技炒作出來的各種營銷宣傳。
三、教育需要理智
教育領域,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需要能夠準確辨別各類林林總總的教育類信息,避免被謠言誤導。
對家長而言,在巨量的信息面前,做到不偏聽偏信,既可以避免上當受騙、少花冤枉錢,也能夠讓孩子的成長少走彎路。家長要學會在紛繁雜亂的信息中識別謠言,可能離不開必要的防備心理,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需要依據自身和家庭的實際情況,為孩子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隨大流乃至純粹受攀比心理驅動,要克制功利化的教育心態。
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家長,有必要建立某種密切的信息同盟關係,及時對於一些熱點傳言、謠言要及時作出回應,就完全可以減少家長盲信的可能性。
每年研考期間都會有不法分子在網上兜售所謂「考研真題」「試題答案」等,有的甚至包裝成社會培訓機構,通過網絡平臺、貼吧、QQ交流群等散布「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預付定金可發試卷樣題」等誘惑信息。待考生付款後發現被騙之時,商家早已「人去樓空」。
家長、教師需要有對謠言的免疫力,要通過適當的方式讓孩子從小學會如何在信息過剩的時代學習、生存。不論社會環境不論怎麼變遷,培養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下一代,才是我們的最大的資產。這個責任不只是在學校、政府,更是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