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有衝突怎麼辦?

2020-12-16 搜狐網

  孩子一天天長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唯父母之命是從,甚至有時會因為一些事情和父母賭氣、爭論或爭吵。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只要正確對待和解決,對孩子的性格完善和父母都是有好處的。

  當父母與孩子有衝突的時候,父母要意識到孩子長大了,因此,家長要想解決與孩子的衝突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首先檢討自己的言行;二是讓孩子認識他(她)的缺點。

  和孩子在一起時,很多父母不忘自己長輩的身份,對孩子也通常會使用命令、權威的口吻:「聽話」、「這是不對(好)的」、「你不可以這麼做」、「你不懂」等等。產生的後果通常是孩子反感,不說還好越說越不聽話,於是或大或小的衝突也就在所難免了。

  這種情況下,父母應檢討自己的態度,即使孩子做得不對,即使你很正確,也不要使用這種居高臨下的口氣,要讓孩子體會到你對他(她)的信任、愛、平等和適度的尊重。如果家長能真誠、坦白地對孩子說:「對不起,我剛才態度不好。」一般情況下,孩子會表現得更大度:「沒關係。」這時,再同孩子講明事情的原委,孩子就能較容易地接受,也才真正達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

  「人前莫教子」,如果和孩子的衝突發生在朋友和生人面前,做父母的會感覺非常難堪。千萬不能因為怕失了做父母的面子,就劈頭蓋臉地把孩子訓一頓。因為暴怒會讓你忘了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也許還會說出許多不理智或傷感情的話。懾於你的威力,孩子可能會暫時讓步,但由此產生的後果是嚴重的、惡劣的,不但會深深傷害孩子的自尊,影響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而且會為以後更嚴重的衝突埋下隱患。

  這時,需要的是冷靜,採取「走為上」,讓自己離開孩子,把這事和孩子放在一旁。等沒人的時候再找個切入點,重新來談這個問題。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和孩子都經過了思考,想法相對更全面;孩子在大人面前贏得了面子,也有愧疚的心理。這時,則可以直接指明孩子的缺點所在,同時要告訴他(她)你不願看到類似事件(在外人面前衝突)的再發生。這種方法對於能講通道理的孩子是非常有效的。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不能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尊是人類生命的本源,是人走向群居生活的基礎。自尊心則是人格的主幹,是一個人作為獨立個體的尊嚴感。一個孩子只有建立起自尊心,才能逐漸建立起自立精神。在他的意識裡,靠自己努力來獲得成功才是真正的幸福,這樣他會逐漸培養起主動學習的精神。

  父母要知道,任何一個孩子的自尊心都是從小培植起來的,是我們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所決定的。所以,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首要任務是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這是為人父母的一個基本前提。

  培養孩子的自尊心,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個基本準則。每位家長都必須明白,在人格上,孩子是和自己平等的主體,他理應受到平等的對待。要想培養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像尊重領導、同事、朋友一樣尊重你的孩子。

  要做到尊重孩子,家長首先要改變同孩子說話的口氣,要把教導訓斥的口氣變為平等的交流的口氣。其次,改變同孩子談話的方式,要把居高臨下批評教育的談話方式變為協助討論的談話方式。尊重在孩子生命早期最重要的表現是讓孩子說話,讓他把話說完,不要用你的判斷代替他的判斷。再次,當孩子犯錯誤或有不正確的想法時,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討論他們的所作所為,引導他們認識錯誤。尊重孩子的另一方面是要教他把自己當成另外一個人來尊重,即尊重自己。只有尊重自己,繼而承認自己,喜歡自己,這樣一個生命才會對自身的存在產生價值感。

  培養孩子自尊心要信任孩子。當一個人被信任的時候,他道德敗壞的可能性就幾乎不存在。家長首先信任孩子的人格,信任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人、有責任心的人、能夠自立的人。假如家長能把你的那種信任不斷地傳送給孩子,孩子想要做出與家長希望相反的行為就太難了。所以信任是對待孩子的第一態度,要相信孩子的話。家長不信任的態度將在孩子的心靈上留下懷疑的種子。

  培養孩子自尊心就要求家長與孩子平等對話,和孩子溝通。孩子的生命裡最大的痛苦是沒有得到和大人平等的對待,卻在能力上被要求和大人一樣做對事情。「有對話就有平等」,不論是誰,只要進入對話狀態,兩人之間的關係馬上變成平等地對待。如果成年人不能放低位置和孩子進行溝通,就根本無從知曉孩子的心中想什麼。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為什麼孩子對待微小的事物那麼感興趣?

  培養孩子自尊心還要保全孩子的「面子」。如果生命初期就沒有「面子」,孩子的自尊心根本無從樹立。「面子」是一個人自尊心外化的表現。太愛「面子」是虛榮心作怪,是在掩蓋自卑感。根據親子專家董進宇的研究表明,要「面子」的深層原因有三層,最外層是虛榮,深一層是自卑,最深層是自尊。一個沒有自尊的人,根本不需要虛榮。之所以表現得虛榮,是因為他還按人類社會的高尚標準來要求自己,當自己達不到標準時,就用偽裝的方式來實現。而自卑是用這個規範跟別人比較而自己達不到,產生自己不如人的劣等感。孩子在生命早期還沒有能力區分清楚這三層意思的區別,他所表現出來的是愛面子,希望在別人面前乾乾淨淨。

  另外,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責任成為孩子的榜樣,當和孩子有衝突時,一定要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不要為爭氣等原因固執已見。如果家長給孩子充分的愛、寬容、民主和智慧,孩子也會覺出父母的可愛與可敬。如此,孩子就會更健康、快樂、順利地長大。

learning.sohu.com true 綜合 http://learning.sohu.com/20141007/n404797783.shtml report 2318 孩子一天天長大,慢慢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唯父母之命是從,甚至有時會因為一些事情和父母賭氣、爭論或爭吵。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只要

");}

相關焦點

  • 父母價值觀不同導致孩子的價值觀經常有衝突,怎麼辦?
    學員問:跟親密的人價值觀不一樣,導致孩子的價值觀經常發生衝突,大家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怎麼辦呢?陳焰老師答:當我們跟親密的人價值觀不一樣的時候,最重要的其實是先理解對方的價值觀。其實,價值觀的衝突往往來自於我們對同樣一件東西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感受有關係。在親密關係中,常見的衝突就是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 廣州心理諮詢:父母與孩子老師有衝突,怎麼辦?
    當權威的父母與代表權威的老師因價值觀不同而在培養孩子的教育方式方面發生一些衝突,該怎麼處理呢?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衝突在所難免,衝突也是一種互補,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源,若能好好利用,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意義的。
  • 孩子不自信、害怕衝突怎麼辦?
    在這個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的環境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父母、老師、周圍的人評價孩子的標準只有一個——分數。家長見面習慣了問,你家孩子幾年級了啊?考了多少分啊?漸漸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注度,越來越聚焦,就是分數。我家孩子今年馬上小升初了,在他三年級的時候,語文成績沒有像一二年級的時候拿高分,普遍的開始到了八十幾。
  • 警惕父母間的衝突:對孩子來講,長久的衝突比父母離異還可怕
    詳細來講,父母衝突就是因為意見不統一或是其他一些原因而產生的言語上的爭執或身體上的攻擊。有研究也表明,父母之間的衝突對孩子的情緒、認知、人際關係、學習成績等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甚至有人曾經說過,父母之間長久存在的衝突對於孩子的影響會比離異對孩子的影響還要大。
  • 孩子跟父母有衝突,頂撞父母怎麼辦?心理學家的建議,家長要看看
    心理學家這麼說在上述事件中,因為媽媽把孩子的網給斷了,導致孩子出現非常極端的表現。那麼在這個家庭衝突中,究竟是媽媽的錯還是孩子的錯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從心理學角度來,孩子有叛逆階段,媽媽所選擇的極端方式,正好激起了孩子比較叛逆的心理,所以才會有後續這場鬧劇。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媽媽所選擇的方式存在錯誤。
  • 與孩子發生衝突時,聰明的父母要學會「有技巧的退出」
    當我們和孩子因為某件事吵起來了,應該怎麼辦?如何做,才能讓我們減少對彼此感情的傷害、及時止損,並完美解決當下的問題?這一章,就來說一說「親子衝突」那些事兒。(一)父母主動退出,是面對衝突的最好應對方式膽子小、畏懼權威的孩子,很少會和父母發生明面上的衝突,更不會和父母對吼。
  • 孩子發生衝突,家長怎麼辦?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情況我們一定經常見,那我們需要了解的是:孩子為什麼會發生衝突?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好情緒呢出現衝突情況,不外乎就這幾個原因:社交能力低、語言發展不成熟、心智不成熟。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新的開始。心理學家高普尼克也說,孩子的頭幾年就是混亂的,混亂到常常把房子搞得一團糟,混亂到好朋友之間經常打架。
  • 當孩子和他人發生衝突應該怎麼辦?巧虎KIDS來幫忙
    同伴之間交往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重要資源,與同伴一起學習的效果也是其他教育形式無法替代的,但是因為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在和別人交往的時候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不愉快,產生衝突,當孩子和他們發生衝突該怎麼辦呢?我通過讓孩子在巧虎KIDS學習,找到了答案。
  • 春藤家長圈|父母育兒理念發生衝突,怎麼辦?
    相信很多家長在家裡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家長和孩子約定好的時間,他可以按照這個執行的時候。另外一個家長卻沒有按照這樣的約定執行,孩子就會插空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這樣就會造成兩個家長之間發生衝突。關於父母育兒理念發生衝突這個話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齊靜老師怎麼說。
  • 伴侶經常與孩子發生衝突,自己應該怎麼辦?
    前兩天一個家長給我發問,說,孩子媽媽經常指責打罵孩子,因為這個,孩子跟她衝突不斷,問自己該怎麼辦?這個怎麼辦,是很一個很複雜的流程,我就告訴您第一步該怎麼辦。如果您發現,配偶跟孩子起了衝突,很激烈,您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我相信出於本能是想保護孩子,是不是?我安撫孩子的情緒。畢竟覺得你大人你是次要的,而且你有能力平復自己的心情。
  • 孩子跟人發生衝突怎麼辦?別總是叫孩子忍讓,三招化解衝突
    原來是有個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廣場裡玩,自家的孩子卻與小男孩發生了矛盾衝突,本來事情沒什麼大不了,但家長卻氣不過,命令小男孩跪在廣場上,而小男孩心裡害怕,只能照做。這個家長的做法得到了聲討,那麼在孩子與人發生衝突時,家長應該避免哪些錯誤行為呢?
  • 父母教養衝突易傷害孩子
    ,由於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因此對於照顧孩子自然有不同的觀點。如果夫妻之間經常因為孩子的教養問題而起衝突,那麼無形中將破壞家庭的和諧及夫妻的感情。況且每次為孩子的問題而起衝突時,雙方又非常容易流於意氣之爭,將子女問題演變成發洩對另一半的不滿,這就更會影響家庭生活品質與夫妻的感情,因為對方會認為你早就積蓄了很多不滿的情緒,只不過是找理由借題發揮而已。當婚姻因為頻繁的爭吵而變得不穩定時,孩子無疑就成了最可憐的犧牲品。
  • 父母和老人教育孩子不一致怎麼辦?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家裡的老人就幫著帶孩子。但當兩代人的教育理念出現衝突,導致孩子有不好的行為,家長就有些束手無策。老人幫著帶孩子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好責怪。家長雖然意識到問題,但又沒有時間陪孩子糾正行為。這時候怎麼辦呢?
  • 父母教育孩子時,觀點不一致怎麼辦?
    今天我說一個比較敏感的家庭教育問題,當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觀點不一致怎麼辦?發生了很激烈的觀點對撞,矛盾衝突怎麼說?可能有的家長跟我說,你看我管孩子他就跟我擰著,老跟我想法不一致,結果孩子多受傷啊!家長,您別這麼想,凡事都是有兩重性的,其實我倒覺得夫妻兩個人觀點不一致未必都是壞事。
  • 孩子有狐臭父母到底該怎麼辦?
    孩子有狐臭,父母怎麼辦?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因為狐臭一般都發生在青春期,而這個時候,他們往往還都是個孩子,所以需要我們的家長特別的注意這個問題,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問題,看看孩子有狐臭,作為他們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孩子一直是家長們比較為們關心的,不管是從學習生活,還是各個方面.尤其是孩子的健康問題,都是家長不容忽視的。
  • 14歲孩子叛逆不上學,父母應該怎麼辦?
    最近有一位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諮詢說:「自己的孩子14歲了,非常叛逆,什麼事情都和我對著幹,現在孩子不想上學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14歲的孩子其實已經進入到了青春期,我們有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叛逆,不好管。
  • 小家囧事 - 父母與太太發生衝突幫誰?
    有一個可愛的女寶寶。因為我身體不太好。 生了場大病。現在恢復期所以我們就與父母同住。太太的性格比較強勢,脾氣比較暴,說話也直接。昨天餵寶寶吃飯時候因為寶寶哭鬧不好好吃飯就吼了寶寶幾句。父親覺得心疼就出來說了兩句被太太說我在教育孩子你不要來影響懟了回去。然後父親的脾氣也很爆,回房後又氣不過就衝出來破口大罵了,然後就吵得不可開交。最後好不容易勸住了。太太就和嶽父嶽母回家了。
  • 怎樣化解兩個孩子之間的衝突?
    打他,擔心會給孩子留下陰影;不打,擔心他以後更加肆無忌憚。最後把他關在屋裡反思。這樣的情況頻繁出現,我該怎麼辦才能不傷害他,也能培養好他。一個兩歲的孩子敢打七歲的孩子,就是有爸爸媽媽護著。如果沒有爸爸媽媽護著,他不敢這樣做。他們能夠多次持續的鬥爭,後面的兇手其實是你。你讓你的孩子鬥爭不止,爭鬥不休。當兩個孩子打架、發生矛盾和衝突,大的把小的打哭了的時候,你不是批評大寶,而是把兩歲的孩子抱在懷裡。等他安全不哭了,然後告訴他為什麼剛才姐姐要打你。
  • 作為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生一次大病,他的心理就會對生病產生極大的恐懼。作為父母在孩子生病前後最好的做法就是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鼓勵,讓孩子不要擁有那麼大的心理恐懼,父母又該如何去做呢? 那麼作為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時候又該怎麼辦呢?
  • 老師和家長起了衝突怎麼辦?別為難了孩子
    如今的社會,學校教育似乎已經滿足不了大多數家庭的需要和期望了,尤其是家裡只有一個孩子的,孩子便成了家庭的最中心。於是父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孩子的未來不敢有一絲懈怠,這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種家庭教育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