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全國校體聯盟(教學改革)湖南長沙高新區虹橋片區「愛·運動」體育成果展示活動及研討會在虹橋小學成功舉行。
集體託大球比賽考驗孩子們的分工合作和相互配合能力。
「巧制擔架抬傷員」比賽,將遊戲項目與安全課知識相結合。
紅網時刻10月31日訊(記者 周丹)熟練地在草坪上鋪開帆布,放置好兩根杆子,將帆布巧妙地兜在兩根杆子之間,三五下準備好裝備,就開始爭分奪秒「運送小傷員」……這是今天發生在長沙市高新區虹橋小學操場上遊戲的一幕。他們熟練的操作和配合令現場觀眾紛紛走上前來圍觀、拿出手機拍照點讚。10月31日,全國校體聯盟(教學改革)湖南長沙高新區虹橋片區「愛·運動」體育成果展示活動及研討會在該校成功舉行。本次活動是虹橋片區體育教育改革的新起點,也是該校落實體育教育改革政策、實行體育走課的新成果。
「愛·運動」成果展 「紅黃藍」方陣各綻放
比賽在分組上採取打破年級界線的「縱向分組」,孩子們分為紅、黃、藍三支隊伍,加強了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互助友愛。
本次「愛·運動」體育成果展示分為自救互助安全篇、「一校多品」展示篇、全員運動競賽篇三個版塊。孩子們打破年級和賽項的界限,統一分為紅、黃、藍三支隊伍,在玩樂中進行項目PK。整場活動包括了健美操、花樣繩操、親子放鬆操等展示項目,以及「巧制擔架抬傷員」等19個競賽項目。
不同於傳統的中小學運動會是「極少數人在跑,大多數人在曬太陽的現象,虹橋小學「全員運動會」要求全員參與,學生、師生、親子全員運動。該校體育改革學校旨在要面向人人,不能只養「幾朵紅花」,更要栽種「大片綠蔭」,推動所有學校和學生都「動起來」,還要力爭有「一技之長」,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來自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專家團隊,和來自省內外學校的300餘名教師觀摩了活動,學校家長還通過網絡直播同步收看並積極參與互動。
全員運動會 娃娃齊上陣
親子放鬆操展示。
「自救互助」類項目將安全技能與體育競技巧妙融合,讓學生在遊戲中學會基本的自救互助方法。包括有「滅火器接力」「溺水救援」等五個項目。如「滅火器接力」時隊員們通過比賽熟練掌握「一拔二壓三噴」的動作要領,「巧制擔架抬傷員」要求隊員們熟練配合、掌握簡易擔架搭建方法,「溺水救援」孩子們要掌握結繩、拋物等小tips……「安全」教育與體育活動完美整合,既拓寬了全員運動的外延,又豐富了全員運動的內涵。
在「一校多品」特色展示環節,是高新區虹橋片區在「小學生六年內熟練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這一核心理念指引下,積極開展體育改革實踐的成果展示。
虹橋小學、金橋小學、高新二小、楓樹小學和推山小學分別展示了素質健美操、足球、啦啦操、武術、羽毛球、跆拳道、繩操等品牌特色,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充分體現了片區各校因地制宜為城鄉學生的多元發展提供展示平臺,以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全員運動」競賽環節,全校紅、黃、藍三個方陣一千八百多名學生打破年級、班級的界限,積極參與集趣味性、合作性和挑戰性於一體的團隊競賽。「旋風跑」「鑽山洞賽」「集體託大球」等競賽項目節奏緊湊、無縫銜接……校園裡洋溢著的陽光激昂的音樂,加油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體育+學科」多維度結合選課走班初顯成效
虹橋小學從2017年下學期開始進行了「體育走班制教學」的實驗。根據學校師資情況,開設足球、籃球、健美操和花樣跳繩四個項目,推行「一年級普修、二年級主副選修、三至六年級精選修」的走班制教學實驗。一年級的孩子通過體驗性和介紹性學習,了解與未來選修有關的足球、籃球、健美操和花樣跳繩的學習內容。發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以打下較好的身體素質基礎。其他年級的孩子根據興趣選擇、組成體育班上課,逐層推進。
「體育走班制教學,學生能夠得到最好的專業學習,熟悉並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體育教師隨著班額的減小以及教授自身擅長的體育項目,專業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學成就感愈發顯著。」虹橋小學校長周琳介紹道。
在該校活動展示區,體育學科與語文、英語、美術等其他學科整合的學生展示作品十分引人注目。「體育活動不僅是讓孩子們走出課堂,走向運動場,我們還與其他學科充分結合,讓孩子們真正享受體育、感受運動。」周琳說。
在孩子們筆下,26個英文字母有模有樣地做著韻律操;跳動的線條描繪出一幅幅抽象人物的運動圖畫;蒼勁有力的書法記錄下催人奮進的比賽格言……體育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融入並充實到校園文化之中。
「今天的活動很精彩。這些遊戲設計巧妙、可用性和借鑑性很強,不需要太多道具和技巧,能夠因地制宜的展開活動。這次的參觀學習很值。」外省學校前來觀摩的張老師頻頻稱讚,還拍下了不少活動視頻。
在下午舉行的全國校體聯盟(教學改革)研討會上。聯盟特聘課程教學改革工程首席專家李國華以《新時期義務階段學校體育責任與聯盟的10+8工程》為題做了專題報告。周琳從舉辦全員運動會、開展體育走班制教學、創新大課間活動與賽事三個方面分享了分享了該校「一校多品」特色發展及體育教學改革工作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