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大多是家長「陪」出來的,學會正確陪伴效果事半功倍

2020-09-21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在談到家教的時候,很多家長都知道,陪伴孩子是一件十分很重要的事情。但是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內涵卻並不是那麼的簡單。

有些家長對於陪伴的理解產生了較大的偏差,所以,雖然也經常「陪伴」孩子,但是卻沒有陪伴出效果。

為什麼都是陪伴,但是有些家長的陪伴就沒有效果呢?很簡單,這些家長沒有領略到家教中陪伴的含義,只是單純的認為陪伴就是和孩子在一起,這就會導致一些奇怪現象的發生。

比如:孩子在看書,家長想到要陪伴孩子,於是就和孩子坐在一起,但是卻並沒有看書,而是拿起手機玩起來,而孩子看到家長在自己身邊玩遊戲,自然心思就不在看書上了,心裏面總想著玩手機。

最後,家長的陪伴不但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甚至還是幹擾孩子樹立好習慣的元兇。

還有些家長,知道陪伴並不是單純的待在孩子身邊,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幹什麼,這就出現了另外的一種情況,家長往往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就開始對孩子進行說教,說孩子的不是,挑孩子的毛病,最後造成的結果呢?

不是孩子對家長產生了牴觸感,就是激化矛盾,讓孩子不再願意和家長進行溝通等等。

而這一系列的行為,最終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心理、人格等方面的健康發展。

那麼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才具有積極的效果?

1)清楚的認識陪伴的含義

陪伴在家教中的含義,並不是家長和孩子只待在一起,而是家長基於孩子的成長,而和孩子待在一起,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態和進程,並且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糾正,以便讓孩子的各方面都能夠健康、全面的進行發展。

所以,家長要想讓陪伴孩子有一個較好的效果,那麼就需要正確的了解到家教中陪伴的含義,並且能夠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才會從中受益。

2)陪伴孩子不是控制孩子

有些家長有一個毛病,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出於種種原因,總是希望孩子完全聽從於自己。

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控制行為,也是一種限制行為,限制了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動手能力、思維拓展能力等等。總體來講,就是一種打壓、限制孩子發展的行為。

這樣的陪伴,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家長要是不能夠給孩子真正的陪伴,那也請不要給予孩子這種陪伴,這將是毀掉一個孩子的開始。

3)陪伴孩子時,要對孩子做到足夠的尊重

有些家長本身的長幼次序觀念比較嚴重,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家長就是家長,家長需要得到孩子的尊重,但是孩子在家長眼中卻不值得尊重。

不要覺得自己沒有犯過這樣的錯誤,其實很多家長潛意識都有不尊重孩子的心理。

而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如果將這種不尊重表現出來,那麼陪伴的效果很可能將會走向負面。

還是覺自己沒有不尊重孩子?

那麼,請家長看看自己有沒有產生過以下幾種情況:

  • 不認真聽孩子說話,覺得幼稚。
  • 孩子的問題,經常不及時回答,不夠重視。
  • 孩子的不同意見,家長根本不考慮。
  • 多人相聚的時候,家長只顧和大人說話,卻忽視孩子的訴求。

當然,家長不尊重孩子的行為還有很多,但是這幾點是比較常見的,如果你有過這種情況,那麼就需要深思一下,自己是真的尊重孩子了嗎?

4)陪孩子娛樂,也是一種積極行為

不少的家長都覺得,自己工作比較忙,陪伴孩子的時候,應該是和孩子一起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事情。

比如學習知識、培養習慣、鍛鍊能力等等,對於陪孩子玩這件事,卻從不看好,也不陪孩子做。

其實,這是不對的。

家長對孩子的陪伴,應該是具有全面性的,陪伴孩子一起娛樂,就比如看看電視、做做遊戲,甚至是偶爾做一些「出格」的事情,都是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好處的。

有人說「出格」的事情不能做,其實,冒險精神也是孩子應該具備的,當然,家長在陪伴孩子一起「出格」的時候,要注意把握好一系列可能出現的狀況,確保孩子的人身安全,以及思想觀點不會受到負面影響。

優秀的孩子,大多都是家長「陪」伴出來的,如果你看完這些,還是不知道該如何陪伴孩子?那麼建議家長去看一下《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于敏是一位有20年教學經驗的高級教師,她說:「孩子的小學六年是成長的關鍵期,也是黃金時期,因為這六年的時間,將決定孩子的一生。」

書本從每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身心特點來講述,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學校,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並且讓家長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陪伴,明白陪伴不同階段的孩子,需要做什麼。

另外,在書中也有很多的真實案例為家長展現,並且給予家長們實用性的建議,讓家長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從而得到最好的陪伴效果。

這本書原價49.9元,現在活動價只需29.9元,一頓飯錢,讓孩子受益一生。

小學六年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期和關鍵期,如果家長給予了孩子正確的陪伴,那麼就為孩子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初中階段正確陪伴方法)
    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難怪有人感嘆: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考試,不僅僅是卷面上的知識競技,更是教育投入的比拼。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場所,在家庭。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 優秀的孩子,是家長陪出來的
    自古以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祖國棟梁之才,但是並不是每個人的願望都能實現,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到這三點。一、提升自我。 俗話說得好,「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碌碌無為,那家長就一定要先提升自己,不一定要讓自己全面發展,但是一定要在孩子心裡樹立良好的形象,畢竟孩子在小的時候都會通過模仿來學習,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這樣才能給孩子奠定良好基礎,並且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也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其實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做錯事情,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這樣他才能在不斷犯錯的過程中得到成長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6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最需要這五種高質量的陪伴真正優質的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大部分是家長陪出來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孩子其實與學校教育沒啥大的關係,多半是這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做的好;而一個所謂「差生「也多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 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新學期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陪伴的五個「坑」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68位高考狀元真實身份曝光,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父母及時表揚或督促孩子,讓孩子發揚長處,彌補短處。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家教|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敷衍太過,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
  • 優秀的孩子,都靠「陪」出來的,高質量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6歲是孩子內心開始出現矛盾,開始叛逆的一年,家長需要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家長如果能抓住每個重要的時期,給到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將來一定會非常優秀!我們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最合適的成長道路。在家長陪伴的過程,就是給孩子做好榜樣的過程。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 「小學·陪伴」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伴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出來的。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下面是優秀孩子都需要的5種高質量陪伴方式。成績並不意味著一切,孩子還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找到孩子最合適的成長道路。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新學期1-9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優秀孩子都是「陪」出來的最需要這五種高質量的陪伴
  • 一生E本分享|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父母陪伴的五個「坑」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育兒」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父母給孩子做好榜樣,和孩子一起交流學習,共同成長。難怪有人感嘆: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考試,不僅僅是卷面上的知識競技,更是教育投入的比拼。投入的主角,是父母;比拼的場所,在家庭。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
  •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出來的(附1-6年級陪伴方法)
    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培養出來的!有人統計過68位高考狀元的真實身份,發現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這3個特徵: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幫助孩子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父母及時表揚或督促孩子,讓孩子發揚長處,彌補短處。優秀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出來的,所有家長都要知道。